朱元璋为百姓盖房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上住房保障做得最好、甚至是有些理想主义的是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小农出身,受过苦,知道穷人没饭吃、没房住的滋味。
   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找一块空闲地,盖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一个月后,他又给上海(时称华亭)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前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上海人居住。
   旨意下发之后,地方官很快地执行了,朱元璋很高兴,认为试点很成功,又给中央的官员下了一道旨意:“今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以衣食;无依者,给以屋舍。”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没衣服穿的,国家给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给房子。而且全国各地都得这么做。中央的官员一想,这办不到啊,找朱元璋解释,朱元璋说:“尔等为辅相,当体朕怀,不可使天下有一夫之不获也。”你们在我的手下当官,就得体会我的心情,不能让我的百姓没饭吃、没房住!
   朱元璋的要求有点儿高了,不过朱元璋的理想是好的。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他是第一个逼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给穷人盖房的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
  (摘自《特别文摘》)
其他文献
小小的世界
近读《三国》,发现一部《春秋》不仅让几个三国人物出了名,还因一部《春秋》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魏国有个叫李典的武将,武功和智谋都很平庸。虽然李典没打过像模像样的胜仗,也没立过大的战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三国名将。李典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因李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曹操称其善。”好学的李典比较大度,又不与人争功,人缘极好,被尊为“军中长者”,久而久之,便被冠以了
色彩本身并无感情,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色感,此时人的大脑必然会产生某种富于感情的心理活动,如红色作用于人的眼睛就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使人的脉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产生温暖的感觉;而蓝色则能使人心境平和,身心放松。根据实验心理学研究,人对色彩的感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色彩的冷暖感:红、橙、黄使人联想到东方的旭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