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多样性的叠合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y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叠合”是对“界线”的超越,是采取一种新的建筑创作方式和思维,突破和超越的建筑领域许多现成的定式和规范,包括挑战习以为常的设计思维习惯,从而给人们带来了崭新艺术体验。以镜街&99金鼎项目为例,从建筑功能、空间、形体、地域文化等方面,采用了“叠合”设计思想和方法,打破城市综合体的庞大体量,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籍以此法,在和谐融入区域环境的同时,为使用者们创造舒适便捷、丰富多彩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多样性;功能与空间;传统与现代;地域与文化;叠合
  一、项目背景
  当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大发展,城市规模急速扩张,城市人口也相应地快速增长,为城市服务的各种设施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商业区。为节约用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城市空间正在从水平发展转向竖向发展,建筑性质由单一走向综合。为满足市民生活、工作需要,经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城市综合体油然而生。
  城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每个城市综合体都会引入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的文化、娱乐、休闲等场所自然融入城市综合体中,这样,不仅改变了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而且会改变居民的生活、工作、休闲及生活方式。城市综合体由原来单纯的商业购物功能转变为集商业、休闲、娱乐、办公甚至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建成都会成为城市或区域的中心、地标。
  二、项目概况
  芜湖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而名誉华夏,为近代“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半城水、半城水”是芜湖城市空间结构的真实写照,皖南文化、烟雨江南给予建筑创作地域情结。镜街&99金鼎项目基地位于芜湖市步行街商业中心区,北依赭山,西畔镜湖,是市中心一处依托环境、传承文化的创新之地。
  山水江城虽经过大规模城市建设改造,但至今传统的古城区依旧保留着古城的韵味,步行街商业中心区现已充满现代化都市气息,建筑创作对滨湖建筑的把握时,是选择承古还是创新,处于两难境地。项目是集餐饮、购物、办公、居家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图1)。建筑功能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较大体量现代化综合性建筑在尺度、肌理上与传统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中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建立具有传统与现代有机叠合,是该项目创作的挑战,更是创作思路的更新。
  1 总平面图
  三、建筑生成的叠合
  地域文化、基地环境决定了设计构思,奠定了建筑形体、尺度、空间的叠合关系。建筑创作的目标就是为镜街&99金鼎注入灵魂,使其建成后成为一种象征,商业区的一种地标。使传统文化带动建筑艺术,建筑艺术引领居民生活。各种文化的融合体现着艺术、风格、美食、时尚和音乐的叠合。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精致打造不同的功能空间,将风格迥异的建筑空间贯穿并叠合为一体。真正意义的叠合是对简单的否定,叠合之所以有价值,其最大意义莫过于为人们开启了新的认知空间。那里,有丰富的色彩、真诚的思想和无穷的创新;那里,新的叠合或许已开始孕育。
  (一)建筑功能多样性的叠合
  城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组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其业态丰富,包含餐饮、购物、娱乐、服务和办公等多种功能。镜街&99金鼎宛如一个完善的生活港湾,兼容性很强。
  99金鼎以居家办公和休闲会所为主,“居家办公”起源于美国纽约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然后风靡全球发达地区,提供给那些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居家办公”是混合型的,在这里可以办公、可以居住。根据不同的职业需求,设置灵活的室内空间分隔方式,以适合不同公司对于办公环境的个性化功能需求。“居家办公”的会所设置在99金鼎的五层以下,功能定位为设施完善的休闲配套,有健身、壁球、羽毛球、游泳等,以创造商业中心区高贵典雅、舒适便捷的居家感觉。
  镜街以娱乐、购物、餐饮为主,有金街、西街、南街、北街组成,采用商业步行街的形式将四栋建筑贯穿一体。滨湖、沿街部分设置商业购物,中心区域设置餐饮和娱乐,各栋建筑围绕休闲广场布置,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完全并富有包容力,对于人群有无形的聚集作用。镜街&99金鼎通过多种建筑功能的有机叠合互补,广场的有机连接贯通,以展现该项目在市中心商业区的核心价值。
  (二)建筑空间多样性的叠合
  建筑的空间伴随着建筑实体特征及与其相对应的使用对象而调整,这种调整涉及到建筑內部空间系统和建筑外部空间系统二个方面。镜街&99金鼎被作为结构整体植入城市体系之中,多种室外、室内空间的叠合,是该项目建筑创作必须考量的关键要素。
  99金鼎封闭性的室外空间与镜街外向性的室外空间,看似二种有着矛盾特质的空间通过广场融合在一起。建筑在北侧与西侧临近城市道路和湖面的界面上对城市表现出明显的柔软度和渗透性,以开放的态度把人流引入中心休闲广场。在行进的路径中特别注重由线形空间走向广场空间的收放变化,形成模糊的地域边界关系;沿东侧通过旋转建筑朝向,以及建筑竖向发展的方式,尽量减少99金鼎与街道界面的长度,弱化建筑与街道的界面关系,形成清晰的地域边界关系。
  新型建筑类型的创作,也是需要为未来室内空间创造一种全新的空间探索。“居家办公”设计时引入了采用推拉活动隔墙灵活分隔的方式,使办公与其它居家功能空间形成可分可合的自由关系,“分”可形成独立的办公空间,不去干扰居家生活;“合”可形成办公与居家整体空间,即集办公、起居及客厅于一体的流动空间,使人深感办公的自由和乐趣,生活的方便和安逸。会所空间根据项目的使用要求进行整合,形成高低错落的层次空间,灵活布置的区域空间,满足使用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镜街商业、餐饮设计成自由、开敞、包容的空间,可以自由徜徉停驻。
  镜街&99金鼎通过庭院式布局,屋顶景观露台、临湖休闲平台的设置(图2),与中心广场和区域环境----镜湖、赭山的互动,以及内与外、动与静、互动与停滞、开放与封闭等多种空间的叠合,从而形成以中心广场为中心的流动而又互容的整体空间。   2 滨临镜湖的休闲平台
  (三)建筑形体多样性的叠合
  烟雨江南的情结贯穿项目创作始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建筑形体浑然、流动的性格特征。打破商业综合体庞大建筑体态的设计惯例,契合环境、高低搭配、化整为零成为该项目形体处理的关键方式。考虑到项目地块位于镜湖东岸的独特地理优势,拥有丰富的湖景资源。设计将建筑建构为沿湖青砖黛瓦的多层江南风格建筑,并截取了亲切宜人的建筑尺度,以优雅的姿态与作为城市精灵的湖面亲切融合,充分表达建筑对自然环境的最大尊重,而在用地东部设计一栋高层建筑,让“居家办公”取得极佳的观镜湖视界、揽赭山视角(图3)。
  沿湖建筑采用坡屋面,从形式上与湖面及湖中的传统建筑及小品相呼应,从文化上突出古老江城传统风雅精致的韵味(图4)。行走镜湖之畔,步入“徽韵”浓浓的长廊之中,仿佛悄然地掀起一个世纪前的江南风情。每个建筑形体之间均通过开敞的玻璃廊蓬和明亮的玻璃廊桥有机地串为一体,又以露天活动广场为核心,将初始的几何形体在新秩序下进行围合重组。
  (四)建筑语言多样性的叠合
  对建筑环境、地域、功能、形态的塑造是建筑设计中的本质追求,更倾向于对建筑语言的表达和诠释。建筑创作始于对地域、环境的关注,最终回归到建筑语言的回应。镜街&99金鼎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语言平行构筑,是凭借深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质彻底颠覆传统的商业形态。传统建筑的青砖黛瓦、滨湖长廊,融合现代建筑风格气质的砂岩、玻璃、钢构,创造一方自由、包容的空间,一份神韵、优雅的都市生活。青砖黛瓦的怀旧建筑与钢构玻璃的现代建筑之间围合成一个尺度宜人的休闲广场,已优雅的休闲广场体验商业综合体的核心价值。
  镜街&99金鼎宛如一段悠闲的时光旅程,起点是镜湖碧水,终点是现代化的城市广场,由渗透传统江南味道的骑楼、长廊、清水砖墙、明清木雕的滨湖街道(图5),经过幽深的街巷,进入充满现代气息的玻璃幕墙、木质壁挂、璀璨灯饰休闲广场(图6)。起点是传统的中式庭院,终点是欧式洋房,一端是亭阁翼然、小桥流水、绿荫匝地的江南私家庭院,另一端则是覆有珍奇皮革饰品的法式餐厅、泛溢着红色迷情的德国酒吧,弥散着清新内敛的英伦时尚。通过文化和时间的叠合,在此,可以怀旧追思,品味异国风情。
  四、细部与技术
  城市综合体为使用者的公共行为空间提供场所,一般包括行走空间和停留空间。镜街商业部分沿街、沿湖界面,在建筑的底层设置外廊,各栋商业之间设置交通长廊和廊道,部分露台设置玻璃敞篷,为顾客、游人等参入着提供自然、舒畅、便捷的高品质交通和休憩场所(图7)。在立面玻璃幕墙部分,有意使用多层表皮化处理方式,外挂金属方木纹格栅。从效果上考虑,打破大面积玻璃的单一性,有意赋予建筑的轻盈气质,同时,统一建筑界面,制造建筑朦胧的传统氛围。从使用功能考虑,玻璃解决建筑内部采光需求,格栅对侧向采光起着遮阳作用,减少阳光直射的同时,为室内增添富有韵律的光影效果。
  改进传统建筑外挑天沟的排水方式,采用在坡屋面末端设置内天沟,从沿街视角范围内保证坡屋面的完整性,同时也避免了大尺度外挑檐沟对传统建筑立面尺度的不利影响。在建筑物的非沿街、沿湖部位,集中设置设备区域,采用金属仿木格栅遮挡,保证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图8)。通过建筑物的化整为零、分散布置,多层境街与高层99金鼎完全分开,可以降低镜街的防火等级,以节约消防设备成本投资。
  五、结语:
  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曾經说过:“人们习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一去不复返的古代民族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在‘石书’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时代”。作为一种提示,建筑不仅承载着功能和技术,还记载着时间、文化和环境。“叠合”作为镜街&99金鼎的创作原则,对这一提示作出了继古而望今的恰当回应。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度的放缓,城市进入了一个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发展新阶段。本文通过参与性的制度、开放性的思考试图深入了解当下城市老旧居住区生活环境的主要问题和居民发展需求,通过社区规划师制度建立社区环境改造者、维护者和使用者的链接,结合关键问题探索居民、企业、设计师和政府多方协作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经营维护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增进居民
期刊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的纵深发展,传统社区建设的不适应和不匹配日益显现,构建以人为核心,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的智慧社区迫在眉睫。新时代下的智慧社区作为目前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造力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模式,已成为全球城市社区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剖析了三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现状,深究了其建设的制约因素,力图从建设规划、治理模式、监督反馈、管理导向、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新时代下的三明市智慧社区建设寻找一
期刊
摘要:基于晴隆·普安县城拓展区建设,对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进行研究。主要从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建设用地管制区、耕地与基本农田及土地利用用途空间布局优化方面对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分析晴隆·普安县城拓展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形势,确定其土地利用的重点及难点,为拓展区城镇化建设用地规模挖潜、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的途径和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是对发展不充分、受限严重的典型市县在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主要分析望谟县内城镇低效用地现状、类型、空间分布及存在问题,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等工作打基础,为新增建设用地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用地保障方式提供依据,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从而实现节约集约用地。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方法对城镇低效用地进行认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低效用地总面积为66.6392 hm2,定性指标分析图斑个数为31个,定量指标分析77个;城镇低效用
期刊
摘要:近几年,建筑环境的成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建材市场供应状况的饱和,建筑单位要紧随市场发展的步伐,更好迎合市场发展的新需求,从而更新现有的盈利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建筑单位的效益来源关键依靠对市场的掌控和对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后投资收益,所以,在建筑经济活动中重视成本控制革新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成本控制;创新途径  一、成本控制的
期刊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而能源缺越用越少,所以加大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对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绿色建筑不是字面意义的将建筑进行绿化,以绿植装饰建筑、改善居住环境,而是在建筑的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节能空间,以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绿色建筑的工程需要被广泛设计应用,将绿色建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土地用地开发量也逐年增加,一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开发量与需求量也随之变大。随之而来的征地拆迁难点问题凸显,该问题也被戏称为“难如登天”。珠海市相关部门在此问题上推行合理合法征收、公平公正征收,拓宽工作思路,助力重点项目工程的大步迈进。  关键词:征收;拆迁;工程;土地  一、主要概況  以珠海市D区土地征拆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2月底以来,该片区累计完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阐述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成果导向的课程开发及实训条件建设,其课程开发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单元和课程教学开发;其实训条件以实际工作环境及教学工程项目的需要来进行建设。  关键词:技能、课程开发;工程造价;实训条件  一.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成果导向的迫切性  连年的扩招,高职生源素质普遍偏低普通本科院校,以及教学内
期刊
一、新的规划背景  今年3月,国家成立自然资源部,统筹整合空间性规划,给城乡规划领域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新的要求下,空间规划在纵向上垂直管控进一步加强;横向上不同领域管控边界更加清晰。5月,住建部开展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规划与建设、管理相关工作联系愈发精密。现在,海量空间规划信息不断集聚,规划信息的整合和重构成为地方规划管理新的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城
期刊
摘要:截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问题。关于乡村建设的政策导向也从最初的求新求变,逐步转变为在尊重农村特色的基础上完善设施条件、追求城乡协调。本文从乡村规划服务主体角度出发,探讨了村庄规划的立场问题,从更基本的层面,探索更符合资源型乡村需求的产业发展策略与方法。本文以大连花园口老古林村为例,阐述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即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突出地域特色,坚持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