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冠脉急性闭塞,导致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达1小时以上,从而引起部分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胸部闷痛及胸骨后剧烈疼痛,持续不缓解,少数病人无疼痛而仅觉胸闷,重者可突然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室纤颤和心跳骤停。有些病人疼痛的部位及性质不典型,比如上腹部痛常被误认为胃肠道疾病,我科还遇到过1例牙痛难忍的病人,经过严密分析后才确诊是心肌梗死,另外少数感觉不到疼痛的多为糖尿病病人。此病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往往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治疗。
  我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了近百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大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这些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抢救治疗
  迅速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给药途径,及时准确遵医嘱用药,保持静脉管道的畅通,必要时可开两条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免滴速过快加重心脏负荷。并尽快嚼服拜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药物以抗凝治疗,疼痛明显、烦躁的患者应用安定、小剂量吗啡镇静止痛,以免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
  溶栓治疗:早期溶栓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近期和远期死亡率,现在临床一般以0.9%氯化钠100ml+尿激酶150万U 30分钟内静滴。但溶栓治疗容易引起出血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因此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现象及呕血、血尿、黑便等征象,每日测出凝血时间,并持续心电监护,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
  吸氧:入院后立即用鼻导管或鼻塞法持续给氧,宜高流量4~6L/分,待疼痛减轻或症状消失后改为2~3L/分,持续吸氧≥72小时,病情平稳后可停氧。持续吸氧的患者应每日更换氧气管及蒸馏水、湿化瓶1次,两侧鼻孔交替使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对吸氧不配合,一是心理上认为无关紧要,二是吸氧导致鼻孔干燥不适,三是怕增加经济负担,所以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吸氧的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并加强巡视,确保用氧安全。
  持续心电监护:入院后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最易并发心律失常,以室颤最多见,心电监护能直接监测到心率、心律的变化,监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波形,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发现可能作为心室颤动先兆的任何室性早博及室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等,为抢救赢得时间。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立即配合医生积极抢救。一般情况下心电监护持续3~5天,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者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监护时间,并向患者解释,嘱其不要随意将心电监护仪摘下。
  护 理
  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小时内病情易变,死亡率高。因此1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谢绝探视,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限制床上活动。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如洗脸刷牙、进食排便等。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如无并发症,第2周可逐渐在床上坐起,下床在床边活动,逐渐开始室内行走,鼓励病人逐步增加洗漱、进食等活动。第3周如病情稳定,可离病室活动及散步。第4周可准备出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不听劝阻,疼痛过后随意下床活动。因此,护士应反复向患者解释,加强巡视,避免过早活动引起病情恶化。
  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剧烈疼痛,加之心理及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巡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根据情况给予安慰,做好家属工作,避免提及不偷快的事,以免情绪激动加重病情,共同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愉快、和谐的养病环境。并且选派技术力量棒、服务态度好的医护人员组成抢救小组,以熟练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病人的信赖,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饮食护理:心肌梗死病人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加上绝对卧床,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降低,第1周应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忌浓茶、咖啡、烟酒及生冷腥辣等刺激之物。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必要时加食水果。避免进食产气食物而引起腹胀。心衰患者限盐。1周后根据情况给予半流质或软食。
  保持大便通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因绝对卧床以及镇静止痛药物对肠胃的抑制作用,加之心功能差等原因,易发生便秘,而排便用力又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加重病情,故排便护理不容忽视,保持大便通畅显得尤为重要。病人入院后,护士应了解病人平时排便习惯, 按时督促患者排便,给予腹部按摩或缓泻剂(如复方芦荟胶囊、番茄叶、果导片等),必要时可给予开塞露灌肠,禁用大量肥皂水灌肠,以免刺激肠蠕动,或排便次数过多而增加心脏负担。指导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憋气,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上鼓励患者多进食一些含纤维素丰富的新鲜蔬菜类,血糖不高的患者可口服蜂蜜水,食用水果,每日晨空腹吃一根香蕉,在心脏能耐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入院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5~30分钟巡视病人1次,每4小时测1次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注意输液速度,急性期以20~30滴为宜,输液量不宜过多。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做好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面色、口唇、神志、尿量及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积极防治心源性休克和左心衰,备好除颤仪,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出院指导:①嘱病人注意休息,病后4~6周病情恢复后可出院,嘱患者适当活动,避免劳累。日常应避免重体力劳动;②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避免饱食,戒烟酒;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④树立积极乐观的思想,安心休养,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避免大喜大悲等不良情绪刺激;⑤避风寒防感冒;⑥遵医嘱按时用药;⑦定期到门诊复查。
  
  参考文献
  1 王景伟,赵立新,王文杰.急性心肌梗死死亡诱因的预防和护理.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23(1).
  2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医学发展,2009年10月1日.
  3 徐晓春,孟庆平,孟昭健.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0,7(14).
  4 岳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体会.中国医疗前沿,2008,3(6):123.
  5 贺春红,顾景,王小红,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1).
  
其他文献
提出约束活塞型内燃式水泵的概念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建立了阀式配流系统的动力模型。给出约束活塞型内燃式水泵主体部分及进水阀和出水阀、的动力方程,并对该阀式配流系统的工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0.232  小兒口服中毒洗胃是首要的救护措施,其目的是清除胃内毒物,避免毒物吸收。小儿消化道官腔细长,牙齿及咀嚼肌发育不全,咀嚼不充分,对食物机械消化能力差,胃内容物颗粒体积大,给洗胃带来很大困难。现将我院2009~2010年小儿急诊洗胃2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一、美国债券市场担保体系概况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美国债券市场成长迅速,与之相配套的担保业商业化速度较快。美国债券市场的担保是从对公司债券担保开始的.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债
2007年3月16-26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派任洪斌、张彦敏和丁培瑶为代表,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国际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会议(ICMOES)。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依此研制出一种新型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真实的行驶工况下对汽车车轮各维载荷及其他重要参数进行实时测量,提供可视化信息,方便研究人员在各种路面环境下对汽车的性能进行基于有效信息的评价和诊断。介绍了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整个试验系统的构成以及相关的信号处理和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证明了传感器测力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系统的有效
刚刚从分散走向集中并建立了众多应用系统的银行IT部门正要喘口气修生养息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些原来对大集中不感兴趣的业务部门在面临外部监管、混业经营、海外投资、股东价值
当今所应用的ATM机出钞技术,分为两种:摩擦出钞技术和真空吸钞技术。摩擦出钞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全球70%的ATM机使用该技术。
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褥疮共26例(其中院外12例)其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2007年,某证券公司发生宕机事故,营业所交易中断。失去了机会财富的众多股民,因一时气愤砸了营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