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先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升榜
  锦织圭
  凭借在澳网的出色表现,锦织圭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亚洲的智慧和坚强。在追平了亚洲男球员大满贯的最佳战绩后,他的世界排名也创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佳。看来,被戏称为“越前龙马真身”的锦织圭是要把龙马精神坚持到底了。
  阿扎伦卡
  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决赛即夺冠军、WTA的第21任世界第一,能够同时拥有这两项成就对同是新生代的沃兹尼亚奇和科维托娃而言可谓是梦寐以求。好在新赛季才刚刚开始,全新的争夺必定也会愈加激烈。
  下降榜
  索德林
  因单核细胞增多症久疏赛场索德林正在逐步消耗他2011赛季初21胜1负的雄厚资本。原本计划在2月重新出发的前世界第四,其复出的时间一拖再拖。而即使回归,能否重返巅峰也着实令人担忧。
  克里斯特尔斯
  澳网的卫冕失败是克里斯特尔斯排名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这个即将再次退役的比利时人而言,排名的高低早就不是她所在乎的了。在澳网的赛后采访中,克里斯特尔斯坦言期待能在法网有所斩获。而在那之后,或许家庭才是她唯一的重心。
  

其他文献
母亲追求完美的个性,给了网球世界一个总是“爆炸”的萨芬,一个试图变得完美的萨芬,铸就了一个另类的鞑靼英雄。  如果你想看到的是一个网球手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的故事,那么请你阖上这一页。因为马拉特·萨芬与励志无关。  挥霍天赋的天才  母亲是退役的网球手,父亲曾是田径运动员,妹妹萨芬娜登上过WTA世界第一的后座,马拉特·萨芬的运动天赋人见人羡。“萨芬的身高、力量和球感似乎专为网球而生,是当今网坛最具天
期刊
曹幽说自己是一条漂泊的小船,直到遇到博德维,才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这条漂泊的小船,心里满满装着中国青少年网球的发展。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样来形容曹幽一点都不为过,她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推动中国青少年网球的发展。  虽说已经立春,可是北京的天气却没有表现出该有的春意盎然。春寒料峭的午后,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朝阳公园深处的博德维网球俱乐部,有点熟悉、有点安静、有点惬意。气膜馆内,网球爱好者们正在挥汗如雨
期刊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介绍了青少年比赛底线策略中的section1建立优势策略,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底线策略中的section2进攻策略,以及section3防守和相峙策略。  进攻策略  Attacking tactics  建立优势后进入进攻阶段。进攻同样需要使用策略,绝对不是一拍致胜那么简单。  1 站位  Court position  不管是底线型选手还是全场型选手,都要有在底线上或者底线内发
期刊
Q=《网球俱乐部》杂志  A=王冯天马  Q:能和我们简单谈谈您目前的网球生活现状吗?  A:我目前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要从事网球专业培训,赛事策划等网球事业推广工作,希望以后提到起点网球俱乐部,就知道是专业网球培训机构,就如同提起新东方大家都知道它是首屈一指的英文培训机构一样。但目前公司处于原始积累状态,由于人手不足,我得负责很多方面的事情,教学是基础工作,还要管理手下的教练,市场的营销,包括
期刊
让五星红旗在赛场和会场高高飘扬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梦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网球这项运动,充分地感受网球这项运动的魅力,是我的理想。  提到“城市网球”,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生活在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网球爱好者。但如果说起“乡村网球”,人们对此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中,很少有人亲身体验。  大城市的高生活水平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在这里开展网球运动有着很多优势,网球人口众多,运动气氛浓厚,而热爱
期刊
2012年3月3日,上海国际网球联盟的10支队伍将进行为期一年的网球团体联赛,这其中包括了本地球队、台商队以及来自日本、欧美的球队。开赛将近,本刊也对赛事的两位主要组织者陈仲修和尹菲进行了专访。  Q=《网球俱乐部》杂志  A=陈仲修(上海天马乡村俱乐部副总)  B=尹菲(上海天马乡村俱乐部总教练、上海国际网球联盟秘书长)  Q:何时产生成立上海国际网球联盟的想法?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A:成立
期刊
“Cowboy”是Raudel Barba的外号。在美国,圈内人更熟悉这个外号。  Raudel Barba曾是美国全国健身冠军,佛罗里达州网球排名第一,他曾打过7年的职业巡回赛,教过数名国家顶级的网球选手,是美国名将费什青少年时期的教练。曾经执教过中国网协希望之星球队。现在,作为BDA百动国际网球学院的外方培训总监,他来到中国。  “Cowboy”是Raudel Barba的外号。在美国,圈内人
期刊
本期达人嘉宾:周冰,国际网联白牌裁判,曾多次执法国际国内重大网球赛事,在二月份于深圳举行的联合会杯亚大区比赛中担任裁判组长。球龄十余载、见多识广的她可谓名副其实的网球达人,让我们昕昕她的网球故事和见解。  对莎娃、阿扎伦卡这种网坛“尖叫女声”的看法?  很反感!我有一次在温网做裁判,莫亚正在比赛,隔壁场地的球员喊声特别大,莫亚就特别生气。我觉得这种尖叫声确实是干扰了球员比赛,不光是干扰了对手,可能
期刊
人生其实就是一段又一段的经历,有的时候它像一张难以捉摸的拼图,你不知道你的过往会组成什么样的图案,你也不知道你的经历会把你引向何方。毕雷的人生就是一张斑斓的拼图,他曾经过着略显漂泊的生活,他曾经拥有一个关于网球的梦想,他曾经义无反顾地选择中国……  毕雷出生在美国,因为父亲一直在亚洲从事体育用品方面的工作,毕雷的童年几乎是在亚洲度过的。他3岁就到了新加坡,5岁到了香港,小学三年级前往台湾,之后又几
期刊
在上海国际网球联盟的大家庭中,彼此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肤色,有的只是一颗为球痴狂的心。十位来自联盟内队伍的队长,宣告着他们早已准备好,期待着2012属于他们的网球赛季。  1 David Barr  天马Ziva队队长  我来自英国伦敦,今年已经是我来到中国的第15年。我从10岁开始学打网球,从此,网球就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刚来中国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正是网球拓展了我的交际圈。我结识了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