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高考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高考最为熟悉的印象就是全国统一高考。民国时期,也曾实行过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也分文理科,只不过实施全国统考的时间不长,只有1937年至1941年四年左右的时间。当时民国的教育部设有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以及分配录取学生等工作。
  跨越千里参加入学考试
  1937年,为了适应全面抗日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提高大学普及程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五所当时中国顶尖的学府进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考”。
  当时的全国统考,考生仍须和清朝时一样届时赶考,因为并非每个县都设有考点。当时全国仅设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等十二个招生区(沦陷区除外)。对于偏远地区的考生来说,跨越千里参加一场关乎前途命运的招生考试,实属不易。
  统考定于每年9月1日至4日举行。笔试分文法商师范、工科、医农3组。考试科目为公民、国文、英文、史地、数学5门,另任选物理、化学、生物1门。
  教会学校学费昂贵 师范院校免收学费
  民国时期有三类高校,公立大学(国立、省立)、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各个学校的学费收取标准不一,私立学校学费100块大洋起步,高的达到200块大洋;教会学校学费200块大洋起步;公立学校学费是几十块大洋。即便如此,公立大学的学费与当时人们的收入相比,也是比较昂贵的。
  民国时期,有的师范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给予师范生经济补助,有的还提供免费住宿。因此,师范学校成为很多学生的首选。著名报人徐铸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刘和珍、许广平都曾就读于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破格录取的偏科大师们
  民国大学录取时,考试成绩是重要标准,但有时也会根据学生的素质、才能破格录取。
  早年闻一多报考清华,其他科目平平,作文特别优异,被主考老师赏识,破格录取。后来闻一多“投桃报李”,在1930年,他也破格录取了一位学生:臧克家。
  當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臧克家两题都做了,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短小精悍的三句话,富有哲思,打动了闻一多,他破例给了98分的高分。虽然在这次招考中,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鸭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
  考试题目千奇百怪
  早前,在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发现了一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立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卷。大致内容有:
  本国历史地理,中国最大之米市在 ;最大之渔场在 ;陶业最盛之地在 ;产大豆最多之地为 ;产石油最富之地为
  ;贸易额最多之商埠为 。
  世界历史地理,欧战的结果 国破裂, 国 国疆土削减, 、 、
  等同新兴。
  国文作文题,就下列5题中择一,“苦热”“晓行”“灯”“路”“夜”,文言白话均可。
  1932年,18岁的周祖谟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均被录取。报考北京大学时,国文试题之一为翻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据说题目是文学院院长胡适出的。报考清华时,试卷之一是“对对子”,题目为:上联“孙行者”,要求对下联,他以“胡适之”为对。这个题目是陈寅恪所出,标准答案是“祖冲之”,但是陈寅恪对“胡适之”的答卷也颇为赞许。
  北大、清华两所学校都录取了周祖谟,因清华学费每年费用较高,周家家境清贫,无力供给,最后周祖谟选择了北大中文系。
其他文献
本报讯(通讯员 封飞燕 张涛芳)5月24日,郴州市二十七完小爱心基金會成立,并举行了“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奉献爱心 快乐自己”爱心基金捐款活动。  据了解,该校爱心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是师生捐款以及其他义卖、废物变卖等活动筹得的善款,基金会以自愿为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学生每人每月捐1元,老师每人每月捐10元,多者不限。这些善款将用来为贫困家庭师生解决经济困难。
期刊
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据记载,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周宣王三次遣人去问纪渻子斗鸡有没有训练好,纪渻子都说没有。直到第四次,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这只鸡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罗群 吴敏 赵瑜 罗立贫)4月至5月中旬,邵东县两市塘高田小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本次比武从备课、说课、课堂展示、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对19名青年教师进行全面考查。参赛青年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制作PPT,在赛场上各显神通。  高田小学校长贺桥丁介绍,大比武充分体现了该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益阳首
期刊
新学期,笔者担任一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笔者在班里建立了“阅览图书角”,并在第一時间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开展了有趣的读书活动。笔者还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读书1小时,请家长监督并陪读。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天下午放学后,笔者准时布置阅读任务。晚上,学生在家里朗读并用铅笔对好词好句作出标记;家长上传读书视频或图片至班级微信群,最后点评或反馈。晚上
期刊
近日,安徽宿州市萧县教体局下发通知称,因部分学校供应的学生牛奶疑似存在安全隐患,经检测合格后恢复供奶,要求班主任提前一小时试喝,“待班主任试喝(牛奶)没有发现异样,确保安全后方可发给学生饮用”。(5月23日《新京报》)  班主任试喝制度,听起来有些像“校长陪餐制”——2012年6月,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实施细则要求,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负责人应陪餐
期刊
一直觉得女儿活泼开朗,父女亲密无间,如同朋友。可就在女儿读初一时,好像突然变了个人。沉默、封闭、叛逆,不愿意和我们交流。我苦恼、迷茫,不知所措。一個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篇家长写给女儿的信,饱含真情,充满睿智,我备受启发,于是开启了与女儿的书信交流。  第一封:含泪倾诉  我的第一封信是伴着无奈、委屈和泪水写完的。我告诉女儿,我很爱她,但因工作非常忙,没能有时间陪她,希望能得到女儿的谅解。结果却让
期刊
每学期的主题课程是学生最盼望的,学习开始前,学生们讨论这一次的学习主题,有的学生提出探究地球奥秘,有的学生想寻找旅行的意义,还有的学生关注四季更迭……文艺委员的提议让大家产生共鸣:“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丝路情,中国融。今年的主题课程就选择‘一带一路’吧!”  随后的班会课上,学生们以对话、表演等方式展示古丝绸之路的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西交流
期刊
每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既然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作者、编者的对话,就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与重构。  以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为例。  《狐假虎威》是一篇经典寓言故事。如果只是单纯了解内容,理解寓意,这堂课可能上得平淡无味。不少老师以重点句段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但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角度看,意义并不大。从课文最后一段入手揭示寓意,再联系生活理
期刊
6月8日,高考结束,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宣告着整个高中时代的终结。接踵而来的,是志愿填报大战。高考填报志愿被看作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新的起点,是人生极为关键的一步棋。  站在这个岔路口,迷茫、懵懂、坚定……过来人都在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一种姿态。本报记者采访并呈现几位过来人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经历过的人可以找寻自己的身影,即将经历的人也可汲取经验,理顺思路。  心无所属难如意  关键词:罗碧韬,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彭艳如 刘韶峰)5月29日,长沙市芙蓉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东风小学第六届科技活动节在東风小学举行。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真真切切走近科学,东风小学因地制宜,在开幕式的“环保”与“科技”两大主题下,设置了不同的实践体验区。  在“果壳贴画”体验区,学生将平时丢弃的开心果壳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画作;在“亲子栽花”体验区,父母和孩子一起感受种植花草的乐趣;在“海绵城市”体验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