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到底是个啥?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颜值的分数高低重新分配资源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权利展示。
  美国医学界专业杂志的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美颜APP风靡全球,人们热衷于看到美化过后的自己,对于自己样貌的小缺憾会感到焦虑。这会诱发一类被称为“体象障碍”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这种统一化的审美趋势,导致公众对于美的追求单一化、趋同化。

总觉得自己不好看?


  生活中有很大一群人,尤其是女孩子,当不想化妆和打扮的时候,就算只是上街买杯酸奶,或者去楼下取个快遞,也会特别害怕遇到熟人;如果不幸遇到,就会匆匆逃离,害怕对方认出来。
  很简单,这群人不想让别人,特别是那些见过她们“修饰”后的熟人,看到自己不完美的样子,所以大家往往这个时候会选择戴上帽子、口罩出门。
  一时间,外表,或者用一个更加贴合潮流的词汇—颜值,到了令人恐惧的程度。
  具设计感的发型、个性时髦的衣服、保养得当的皮肤、化妆完美的脸蛋、修图精准的自拍,甚至干脆用整容“一劳永逸”……即便人人为了美丽投入那么多,还会因为脸上的一颗痘、一条皱纹,就轻易产生懊恼,就好像我们对于自己的认同,完全来自外表。
  在这个视觉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主要载体,先从文字变成图片,然后又变为视频,比如在YouTube上,VLogger们就因为拍视频,月入超百万。而这个趋势,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今天,愈发明显。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以视觉为导向的信息。
  从各种各样的电影巨作、广告大片、网红视频、偶像明星中,人们知道了什么是所谓的好看、所谓的美,以及长得好看能给人生带来的巨大益处。颜,就是价值所在。
  我们已无法满足于“长得可爱”“看上去性感”“瓜子脸”“五官精致”这样的概括性的描述短语,而是需要一个简单粗暴、短平快的,可以量化的 “颜值”指数。就像高中的男孩子,偷偷给班上女孩子的长相打分,现在人们热衷于给所有人的外表评上一个具体精准的分数。
  有了这个分数之后,就会很容易看到,不同的分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那些颜值高的人,更容易收获喜爱,收获财富,找到好工作,脱离单身。更夸张的是,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主谋焦哈尔,就因为长得太帅,而被舆论请愿说,不要对他执行死刑。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记者采访全智贤饰演的女明星“千颂伊”,问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回答—“好看就行”。看似调侃搞笑的一句话,其实就是时代的特征。
  相对应的,有颜值高的,就有颜值低的。如同班级上成绩一般者,其中一部分选择了干脆就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一些低颜值者也有破罐破摔的心态,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外貌。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提高颜值上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而不让自己像那首风靡一时的网络歌曲《还不是因为你长得不好看》中唱的那样,因为低颜值而诸事不顺、一事无成。

颜值强权下的焦虑


  通过颜值的分数高低重新分配资源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权利展示。
  高颜值的人为自己获得的不合理的资源,进行正名化。长此以往,这种“高颜值=会取得成功”的观念,就深入人心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观念多少是合理的。古往今来,多的是因为长得好看,而独得万千宠爱的人。
  在当代社会,颜值更是变化为一种资本,转化为一种可以变现的资源。样貌好看,比例优越,可以获得跨阶级婚恋的能力;明星或者模特,光靠脸蛋就可以获得巨额的财富。同时,高颜值的人更容易积累社会的人脉,更容易得到帮助。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就是人们非常热衷于给颜值细分项目,立下标准:下巴、嘴唇、鼻子要三点一线,鼻子要高要挺,睫毛要长且自然,腰得是A4腰没赘肉,马甲线腹肌什么的也一定要有,腿要纤细匀称,男生需要有倒三角,女生需要前凸后翘的S型身材等,不胜枚举。
  但是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人,人们就发现自己会陷入莫名的焦虑,总是想着哪里哪里还可以再好一点。仿佛身上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不是自己的器官,而是语数英物化的各项科目,要门门100分。
  这样的负担,给人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压力会导致很多后果,比如那些沉迷于整容的人,那些自暴自弃的人,都因为这样的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压迫而做出应激反应。
  人们感受到颜值的趋势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是因为花掉的精力和金钱,是出于被迫,而不是主观的意愿。人们被这样的主流观念推着走,执着于想成为别人眼中的美,所以才会觉得焦虑,疲于追赶。
  那是否当我们不再追逐这些,而是自发地完全凭一己好恶,去看待自己、定义自己的美的时候,就不会如此焦虑了呢?

“美是难的”


  这时,问题就转变为—美是不是有一种固定的标准?
  到底遵循主流,还是相信自我?在古代,曾出现过各种各样迥异的审美标准,比如,以胖为美,以小脚为美,以肤色惨白为美,以细腰为美。如此看来,似乎好看和美没有一种恒定的标准,在今天,对于妆容、发型、风格、衣着,潮流杂志似乎每年都有新的解读,新的趋势。
  不可否认,人们对于美的定义一直在变,美的标准也一直在变。
  关于美的讨论,几乎就是人类的文明史,它是人类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大西庇阿斯》,是以苏格拉底和西庇阿斯对话的形式,集中探讨了美的本质问题。书中,苏格拉底问西庇阿斯“什么是美”,西庇阿斯列举出来的都是具体的人或者事物,而苏格拉底告诉西庇阿斯,他还是没搞清楚什么才是美的本质。
  什么是能区别于其他,成为美的事物?这其中,苏格拉底和西庇阿斯有多种猜测,比如“整洁是美”“健康是美”,但每一个都无法说服对方。所以,最终以“美是难的”这样一个悬而未决的答案结尾,以此告诉世人:对于美的定义是模糊而艰难的。而这一难题,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正因为是这样,人才如此容易被一些告诉我们什么是美的声音带着走。而人常常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当下对于美的定义,却很少能想明白自己对美的定义。
  颜值是很重要,我们无法否认颜值的益处,但颜值不是一切。长得好看与否,不应成为我们决定是否尊重一个人的因素,也不应成为我们追寻内心真我的阻碍。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趣个体。
  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颜值焦虑都会陪伴着我们。我们也会在很长时间内注视着镜中的自己,想着,哪里还不够好看。
其他文献
剑桥大学的李约瑟研究中心,原是“东亚科学史图书馆”,目前仍保留丰富的藏书,尤其有关中国科学史的部分,资料齐备.rn图书馆内有一盒盒的笔记卡片,卡上写满阅读索引,大多是李
期刊
我是一个被爱富养的女人.我若先到家,会赶紧做家务,心想,我多做点,他就轻松点.他在家,一定不会让我做.他说,看到我干活,他心里疼,宁可自己累点,也喜欢看着我窝在沙发里吃零食
期刊
在一档谈婚姻秘诀的节目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爷爷谈起婚姻秘诀,显得与众不同.rn老爷爷说,自打结婚开始,他妈妈就教给他一个让婚姻保鲜的秘诀:凡是从街上买来的盐,一律放进盐
期刊
住院还不到一个月,父亲忽然坚决要回家,谁劝都不听.rn我只好联系救护车和担架,七手八脚把他抬上车.rn救护车拐上高架,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不知情的司机很不合时宜地
期刊
照顾父亲三年多的看护阿妮在台湾地区的服务期满,回印尼了.我以为失智的父亲很快会忘记她,接受新人阿弟,没想到父亲在还记得阿妮的一个月内,抛弃了走路的能力、唱歌的能力、
期刊
今年“五一”期间,小区的向先生一家自驾游.平时,年逾七旬的父母为省钱舍不得外出游玩,孝顺的向先生这回“逼”着父母一起旅游.意想不到的是,其父在爬山时突发心脏病,急送当
期刊
去年体检,我被查出肝上长了一个20mm×22mm大小的血管瘤.我被吓得不轻,我知道那零件很贵,而且花钱都不一定配得到,绝对不可以出什么问题.回到家里,我打电话咨询一位在市级医
期刊
单位工会组织体检,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值9点(即毫摩尔/升,下同),餐后两小时14点.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我接受治疗半个月.rn出院的时候,指标有所下降.医生嘱咐:必须
期刊
刘杰,研究生学历,在银行工作,可他最终选择当一名月嫂.这个选择,还得从他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开始说起.rn辞职伺候妻儿rn2017年6月,刘杰的妻子怀孕.双方父母因为各自的原因,无法
期刊
我和老伴儿退休之后,就跟着老电影去旅游.rn电影《地道战》,从小就让我俩百看不厌.记得那是在退休后的第一年,我俩一合计,唱着《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兴冲冲地向冀中平原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