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可行性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成为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善治的新路子。本文试图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意义等方面探析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乡贤文化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中,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地方治理新模式,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成为一大亮点。
  一、 新乡贤与乡村治理
  现代社会“乡贤”被注入更多元素,泛指在各行各业里面取得成就,以自己的所长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的精英,他们可以是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等。20世纪90年代徐勇教授将“治理”一词引入乡村社会的研究领域后,对乡村治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乡村治理指的是治理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把乡村事务管理好,治理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谁来治理,用什么方式治理,治理效果如何。
  二、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国家推行村民自治之后,乡村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镇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更多的乡村开始尝试多元化治理。
  (一) 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1. 乡村社会失序
  传统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尽管物质不丰富,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生活有序的社会。如今随着人口流动,这种良风美俗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费孝通先生对于人口流动造成乡村社会失序做了如下的描述“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2. 农村发展空心化,优秀治理人才缺失
  乡村发展的空心化是指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资金、技术、人才和需求等资源大量流失,乡村治理可利用的手段严重匮乏,从而陷入乡村发展的困境。笔者曾经走访过本地一些农村,发现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村委会上班时间人还多些,而一些落后的农村村委会基本大门紧锁,甚至出现村书记也外出务工的现象。
  (二)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1. 历史传承
  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在传统社会一度盛行,邻里之间产生纠纷矛盾时,村民更倾向于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乡绅出面调解,因为这些人声望高,也热心于乡村的公共事务,赢得村民们的尊重与信任。如今的乡村社会治理中也迎来了一批热心反哺家乡的“新乡贤”,这是一种历史传承,能为传统单一的治理模式注入新鲜血液,如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优秀的传统理念融入现代化的治理模式,将是乡村社会的一大福音。
  2. 国家政策支持
  近些年来,国家在农村方面出台相关倾斜政策,地方省市为了吸引乡贤回乡也出台很多优惠措施,包括用地优惠、专项资金扶持等,成为乡贤回乡的推动力。有的地方如浙江等地推行“新乡贤”和“乡贤文化”参与新农村建设,广东省潮州市成立各村“乡贤咨询委员会”等组织,为乡贤返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优势
  农村要加快发展速度,必须把现代化知识引入农村各项事务中,而新乡贤能承担起这个媒介作用,他们早年离开家乡到外面打拼,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积累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家乡情结的牵引下,部分外流的乡村精英开始反哺家乡,通过各种途径扶持家乡的发展。而在村民自治的影响下,农村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乡村精英能很快融入到本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更对治理公共事务有着空前的热情。
  4. 新乡贤参与治理有利于形成多元化治理模式
  新乡贤回到家乡参与治理能够为乡村政治输入新鲜血液,能够补充村民的话语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沟通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当两者之间矛盾冲突时,在两者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一方面乡贤能成为村民权益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成为村级治理的参与者。
  三、 发挥新乡贤作用,完善乡村治理
  当前很多省市开始重视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治理,但要让新乡贤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中,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 政策引导
  很多省市已经对乡贤回乡参与治理出台相关措施,例如2015年10月,广东省潮州市率先在本省创建村级“乡贤咨询委员会”,这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中的一次创新,在该市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2016年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已经建立覆盖全市1015个村居的咨询委员会并开始运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2. 完善乡贤参与治理相关制度
  “经济能人开始积极参与乡政,在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缺乏对于能人经济有效制约,加之他们在乡村治理中具有权威强大、权力集中,权威治理等特点,所以提出能人治理有必要向依法治理转变。”“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为避免在处理乡村事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言堂”,权力腐败等人治现象,有必要出台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律法规,把乡贤治理的权力纳入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
  3. 提升新乡贤参与治理的社会责任感
  新乡贤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自身掌握的优势资源,管理好乡村事务,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乡民谋取更多的公共利益。因此新乡贤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面对农村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注重引导农民走上现代化路子,国家推行村民自治,给予乡村更多的自主权,目的就是希望激起村民参政的热情,因此,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借助自身优势,为村民树立榜样,灌输农民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观念,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南文艺出版社,2007:69.
  [2]徐勇.《鄉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徐勇.《由能人到法治: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转变——以若干个案为例兼析能人政治现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04).
  作者简介:吴柳莹,广东省潮州市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的启蒙场所,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课程游戏化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中班为例,从游戏环境、日常教学、幼儿课程等方面分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现路径,旨在利用儿童的天性完善幼儿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幼儿课程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创设环境  一、 引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教学的发展趋势,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
摘 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也是陶老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心中充满爱,用爱去滋润每一位幼儿的心灵,让“爱”种进幼儿的心中,伴随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爱满天下;幼儿;幼儿教师;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以“捧着一颗心来,不
摘 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的发展对学生整个人生的走向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在现代化幼儿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做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教学,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但是教师组织的大部分游戏,比较死板,趋于传统化和章程化,没有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
摘 要:教师资格证统考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改革,对于示范性学习而言,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本文分析了教师资格证统考背景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新要求,并探讨具体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统考;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在2015年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在全国推行,2015年后入学学生,无论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都要参加考试,这是我国《中华
摘 要: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股主力军,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中职学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内心充满着极其强烈的矛盾心态,心理发展会产生很多质的变化。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是中职学校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维护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咨询;
摘 要:每一名儿童都是祖国的花朵,留守儿童更是祖国娇嫩的花朵。我们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15年8月31日,带着各级领导的谆谆嘱托,我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奔赴梅州市五华县塘湖学校支教的路途。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首过去有笑、有泪、有苦、有甜。下面是我在该校的具体行为。  一、 了解情况  我虚心走访了上一年教过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相近或相似的概念,学生对此不好把握,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现就有关人教版的《经济生活》几个误区列举。  关键词:经济生活;举例;误区  一、 金银与货币  【例1】 在下列关于货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
摘 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校也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确定位小学心理健康的位置,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才能让这门课准确着陆,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以生为本”“精心设计”“着眼应用”几个方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理念,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以生为本;精心设计  近几年,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