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目录学理论研究之学术遗产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1840—1949)目录学是连接古典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之间的纽带,在目录学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对于近代目录学理论研究学术遗产的整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近代目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基本成熟,与校雠学、版本学、学术史等相关学科有了显著的区别。近代目录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有以叶德辉、刘纪泽、余嘉锡等人为代表的传统派,与以梁启超、王国维、柳诒徵、陈垣、杜定友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姚名达可以说是近代目录学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则将目录学的社会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近代目录学是在吸收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借鉴西方目录学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目录学理论与方法上多有创新,在编纂目录类型上也远超古代。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越越发密切,与此同时,案件出现的概率也越发高了起来,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发严苛,要求人民警察不但要对案件予以良好处理,也
运用深、浅部构造对比方法与宏、微观构造解析技术 ,结合历史地震资料分析结果 ,探讨了中强震过渡区地震构造环境的研究途径。圈定出六安 -霍山地震危险区。对该地震危险区进
在查获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就针叶树种无性繁殖技术 ,无性繁殖的生理基础等作了评述。着重介绍了无性繁殖中环境因子、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问题以及内源抑制物质与生根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与经济发展一样表现出随地区而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加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用土壤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别是
针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分析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优劣势,引导健康高效的阅读习惯。
干旱内陆河流域因缺水而引起的流域下游生态退化及社会矛盾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而现状水资源分配的优先权体系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制度和产权经济学层面提出以“
本文主要针对纳滤(简称NF)膜分离回收洁霉素发酵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平板型及卷式纳滤膜在动态条件下筛选出合适的膜品种及操作条件,对不同浓缩工艺操作流程进行试验研究,并加
系统根据两个激光测距信号相继到达接收模块的时间间隔,得到后方车辆的速度,再由两个后方车辆的速度得到后方车辆在一定时间内的加速度。利用统计学方法估计手动刹车所需的反
研究采用Co/Ti/Si三元固相反应的方法生长外延CoSi2薄膜。通过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条件,采用步退火,在Si(100)和Si(111)衬底上均成功获得外延CoSi2薄膜。实验用XRD.TEM、RBS/channeling等测试技术分析CoSi2薄膜外延特性,得到的CoSi2/Si薄膜的RBS/channeling最低产额Xmin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