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纹之趣、断弦之思与残琴之响——张岱诗文中的古琴书写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明文人张岱现存诗文中,涉及古琴书写的,诗歌近四十首,文二十余篇。作为雅士身份的象征,古琴之于文士素有重要意义;张岱这些与古琴相关的文字,在显现了明清古琴文化变迁的同时,亦昭示出张岱深厚的琴学素养,并托喻着其高旷清远的人生境界。张岱诗文中的古琴书写,显以甲申巨变为界,前后期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面相与精神风貌。从断纹之趣、断弦之思、残琴之响的层面切入,探究其古琴书写的丰富面相与精神意涵,并结合《沈复燦钞本琅嬛文集》新出琴诗进一步考量其易代世变后古琴变徵之音的内在情思,有助于我们从特定角度重新认知张岱文学创作的审美品位、人生理想的复杂性及其身份转寰与生命自醒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经历了规范与标准化时期、共同发展时期、重心凸显时期和全面推广普及四个时期。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通过建立全员参与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机制,重点提升贫困人口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赋能社会经济,助力区域经济增长;充分挖掘语言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乡村
期刊
语言是各民族沟通的桥梁,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有利于民族发展进步,实现各民族融入现代社会,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整体发展能力,有效改善各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社会性、系统性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我们要及时澄清社会上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片面化、单一化认知,从各个层面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攻克“推普”道路上的难题
期刊
报纸
基于民族地区乡村国家通用语学习实际,结合村民国家通用语学习意愿及需求,本研究构建了“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即孩子教父母学习国家通用语路径。自“我把国家通用语带回家”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路径在乡村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学习氛围建设有待加强,教的方式有待提高,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学习效果提升缓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政府、村委会、学生、家长、研究者多主体出发,提出推广“我把国家
期刊
清乾隆年间,余庆远随其兄至云南维西,根据在维西亲历见闻撰成《维西见闻纪》一书,记录了当时维西地方山川风貌、气候特征、道路交通、物产器用、民族种类、分布与源流、宗教信仰等情况,反映了清代维西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是一部有关清代维西地方的重要民族志文献。通过对该书多民族文化记述的梳理、分析,并结合田野调查,比较滇西北纳西、傈僳、藏民族文化的古今异同,探讨滇西北地区多民族社会的交融发展。从余庆
期刊
<正>王文静,曾榕清在《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6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内在规律与实践路径》一文中提出,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师道精神,遵循师德涵养逻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教师的师德涵养及生命成长关联起来,探究构建适合中国教师的师德涵养之道,有助于唤醒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动力。
期刊
师德师风建设事关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推动党建、思政、人才三项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同向同行,协同建构大教师工作格局,齐力打造“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期刊
在当今低碳发展时代,林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创新是林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中国各省份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林业创新水平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波动过程,总体保持平稳;(2)创
期刊
<正>课文《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一生对故国以及早年的一些追忆,展现出张岱对故国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以及对人生雅趣的追求。读《湖心亭看雪》时,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一个孤独的诗人在白茫茫的雪夜中,走向湖心亭观赏雪景的场面,全文共157个字,虽然文章短小,但是其中透露出的意趣和情感让人拍手叫好。我们在阅读张岱的文章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时代的背景,对张岱进行深入解读,才能体会
期刊
我国自古有尊师的传统。荀子思想体系中蕴含着宝贵的师德观念,是当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宝贵财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是中国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职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择荀子师道观及其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启示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