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困境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96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作为经济研究的对象和经济发展的现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行为。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需要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如何利用自身文化参与市场经济的问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否能够建立起市场经济的联系,决定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在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产品消费之间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于文化消费的社会环境,努力融入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进而提高中国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特殊性;普遍性;文化;发展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作为经济研究的对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在现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自我独特的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的现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自我的发展模式在呈现出独特性的同时也将中国少数民族这一群体特殊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性,不仅仅表现在其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距离中,更体现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在选择自我独特发展模式的同时,无法脱离市场经济普遍性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使得其在作为经济研究对象以及理解这种经济发展现象时,无法完全将其置于经济学或者民族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域中。这也表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并非纯粹只是经济学或者民族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位置这一理论预设,使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成为经济研究的对象以及经济发展的现象成为了可能。
  二、是否是因为中国少数民族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或者不发达的地区,才使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成为经济研究的对象?
  经济层面学理问题的提出往往与经济实在存在着距离。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力资源欠缺等因素,无论是何种群体,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其经济或许就意味着欠发达或者不发达。这也就使得,中国少数民族这样的群体,并非是其经济不发达或者欠发达的原因,而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之所以具有特殊性的原因。当以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准来评判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时,由于其自身文化体系中可能缺乏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这样的标准必然使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被贴上了诸如欠发达或不发达的标签。陈庆德在研究民族经济时指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中,传统经济学对经济活动效率与最优化的追求,最先树立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产出指标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愈来愈多的经济学家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差异,民族特性和文化等许多所谓的非经济要素开始被纳入多种不同的指标体系中,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这就表明,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后果促使人们反思并使得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物质财富数量上的多寡来评判,生态环境、休闲程度、幸福程度等因素也越来越受到经济发展指标的重视。这也就说明,纯粹以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或者将其置于纯粹西方经济学的视角中分析,并假以区域经济学或者国民经济学的学理分析,试图理解与解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往往有可能在学理与现时之间造成更大的差距。
  三、人类经济行为的功能除了在于维持个体生物性的生命维持与延续之外,更在于将个体和群体置于相应的社会关系网络中。
  个体和群体通过其各自的经济行为,不仅满足了其基本的物质性需求,而且也承载着满足其精神性需求的重任。但现代性社会则将人类经济行为的物质性功能置于人类整体之上,即人类经济行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满足不同个体、不同群体的物质性需求,个体或者群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创造物质性财富,这也直接导致了经济行为即为资本经济行为、经济行为即为市场经济行为等价值判断标准的产生,这种经济行为以寻求物质的数量性积累为主导,而将人的精神性需求遮蔽。而随着经济人类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非西方等少数群体的文化研究,拓展了人们的经济视野,使人们对经济行为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数量性的物质财富。
  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之所以成为经济研究对象,正是基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现时考量。
  因为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基础的差异,那些偏离市场经济发展中心的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必然有待提升,生活于此区域中的群体与个体,其生计方式与生活水平自然无法与中心相较。若恰恰这样的群体与个体拥有少数民族的身份,往往有可能成为分析其经济不发达或者欠发达的原因,但基于社会整体发展的考虑,少数民族身份并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分析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之所以绝对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原因。或者说,少数民族身份并非是决定少数民族经济之所以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存在,无论是作为经济研究对象的存在,抑或是作为经济发展现象的存在,都意味着中国少数经济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若不发展,不利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虽然少数民族的身份及其少数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但这并不遮蔽其作为中国整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普遍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所表现出的特殊性不能成为其脱离于现代经济普遍性的缘由。
  参考文献:
  [1] 陈庆德.民族经济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英]C. A.格雷戈里.礼物與商品[M].杜杉杉,姚继德,郭锐,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5][美]米歇尔·萨林斯. 石器时代经济学[M].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6] 陈庆德.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开发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7]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在新的幼儿教育形势之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园最近几年来不断的加大了对幼儿教育优化改革力度,更为强调将幼儿当前实际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作为教育开展的基本内容。对于一名园内教师或者管理人员来说,都应该意识到自身肩上的重要责任,自觉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社会主义伟大复兴得以实现的后备力量。在展开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践行新时代幼儿教育理念,将每一个幼
期刊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与变化,因此主动建立起适应网络环境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了教师的重点问题,还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重要措施。下面从网络背景下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分析探究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教学;开展策略  现如今,初中阶段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以往只注重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并未高度重视学生
期刊
【摘要】由于体育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会来带良好的社会意义,为此本文提出浅析体育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性。首先分析了体育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体育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体育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此完成浅析体育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经济;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对于教育的要求逐渐从知识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其主旨是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观念,并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之下,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并逐渐适应社会的变革。小学时期是学生各项能力培育的黄金阶段,由此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律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应用,指导学生自行进行学习能力以及思想行为上的学习和
期刊
【摘要】新媒体产业的急速发展使得市场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为学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此,本文先阐述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然后详细分了新媒体背景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变革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在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对新闻传播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甚至是更严苛的要求。各高校只有迎难
期刊
某个周末,我在办公室加班,儿子在一旁做作业。不知什么时候,他站在我的身边,“有什么事吗?”我问。“妈妈,您在忙呀?”“怎么了,你想说什么?”我停下手里的活儿,望着他。小伙子憨憨一笑,“您先忙,我一会再考您。”“你说吧。”我关了电脑。他递过来一张纸,希望我给纸上的句子划停顿线。我看了一眼句子,“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我很快就完成,请他看看,“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他一本正经地说:“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变革,在国家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核心素质已成为社会当下的关注焦点。核心素养不但对于中学道德和法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了良好的核心素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道德和法治学科核心素质培训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期望对更广大的教育工作人员有一些的参考价值。  【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融合,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教学方式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的优势互补,提升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推动高等教育在内的课程教学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探讨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内涵作用、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学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及其对高校课程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作业成为现在教育发展中备注瞩目的一项研究,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学科的教学平台,能够极大地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给课堂增添了非常生动且新鲜的元素。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结合智慧作业的理念和研究方向,提出几项有关智慧作业的运作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智慧作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对教师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现如今,高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