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师生之间的感情纽带。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适时地利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功用的正能量,收获课堂教学的别样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之间;情感功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35-1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情感作为师生之间的一种枢纽,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新教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
一、科学课堂教学中情感功用的表现
刚进入初中学生,他们对科学课的学习很感兴趣,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但随着学习的发展,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渐渐被动,甚至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分析原因,我发现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更多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教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造成学生失去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环境中哪些物质会威胁我们身体的健康。正常情况下,食物对人体是无毒害作用的,但也不排除有少数食物会引起人体中毒的现象,如:河豚鱼中毒:食用河豚鱼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总死亡人数之首。木薯:生食或食用前未经合理加工处理,可引起中毒。切皮、浸水、晒干或煮熟可食用。毒蕈中毒:蕈俗称蘑菇,有些蕈类含有毒素,误食即引起中毒。苦杏仁中毒:苦杏仁含有的杏仁甙,在体内会分解并生成剧毒的氢氰酸。不能生吃苦杏仁。食用苦杏仁,必须用热水浸泡半天至一天,勤换水,去皮去尖,然后再用清水浸泡数天,每天换水数次,直至完全无苦味为止,经去毒的苦杏仁,也要煮熟或炒熟再吃,一次进食量也不宜过多。吃发芽土豆(马铃薯)会中毒。化学物质污染了食品也会引起中毒。亚硝酸盐:腌制的蔬菜,青菜腐烂变质,煮熟的菜久留久存等都能产生亚硝酸盐。砷:其化合物一般有毒,俗称砒霜,用于农业杀虫。锌的中毒量为0.2—0.4克,用镀锌容器配制酸性饮料易发生中毒。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如生长在面包上的曲霉。这些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告知,学生就会觉得毫无味道。
教师自身的消极情绪产生影响。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工作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化作用。现实教育教学中少数科学老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或片面认为科学教师讲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的科学语言说明事理就可以了。比如讨论我国有许多上班族家庭早餐图省时,习惯吃稀饭,中餐在单位或学校吃快餐。晚餐回家大家一起美美地大鱼大肉享受一餐。请你分析,这样的饮食安排对人的身体有利吗?为什么?(不合理。因为人的身体营养过剩和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每天上班工作和学习都需要大量能量。如白天人的营养能量不够,尤其是上午,而晚上营养可能过剩,这样对身体不利。)教师应善于利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师生关系不和谐紧密是关键原因。教学中,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恶,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假如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热情、信任的状态,学生从内心涌起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导。反之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老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绪,同时一上课心里就烦,对老师讲的知识也烦,学生的这种不良情感宛如向板结成块的花盆土上浇水,浇得再多,可是实际渗透润湿不多。
二、科学课堂中师生情感功用的正能量
学生总喜欢那些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教师。俗话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教师应主动建立师生感情,运用情感教育打动学生的心灵,以情感人,激发他们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成绩。
热爱工作岗位,提高自身内涵。“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学生看到老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也促进他们努力学习。比如学习碰到意外事故实施急救时。发生了触电事故,你若在现场,将如何处理?(第一位是抢救生命,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对溺水者——首先要将他救上岸。对触电者——首先要切断电源。对气体中毒病人——首先要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立即催吐)教者做好示范,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探讨、辩论、总结,学生的积极性会好很多。
运用成功教育,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人总是不喜欢别人批评,要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教学要求应放得低一点,提问的问题应简单一些,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老师的笑容,以保护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情感。如果老师多参与他们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时,站在他们的队伍里一起为他们呐喊加油;一天学习活动完成后,跟他们一起到外面放松一下……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很乐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老师当成朋友。下课了,老师不妨在教室里多待一会儿,问问学生哪些问题没有明白,听一下他们对你上课有什么感受,他们会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平易近人。他们会由对这位老师的爱戴转化为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一旦有了这种兴趣,他们才会耐心地听从老师的教导,才会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注学生的情感,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干巴巴的分数!诗人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趋于完美的”!教育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加一分耐心,学生对科学老师才会心悦诚服,对科学学习才会产生兴趣,我相信真心的情感付出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充满豪情,走向未来!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之间;情感功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35-1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情感作为师生之间的一种枢纽,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新教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
一、科学课堂教学中情感功用的表现
刚进入初中学生,他们对科学课的学习很感兴趣,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但随着学习的发展,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渐渐被动,甚至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分析原因,我发现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更多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教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造成学生失去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环境中哪些物质会威胁我们身体的健康。正常情况下,食物对人体是无毒害作用的,但也不排除有少数食物会引起人体中毒的现象,如:河豚鱼中毒:食用河豚鱼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总死亡人数之首。木薯:生食或食用前未经合理加工处理,可引起中毒。切皮、浸水、晒干或煮熟可食用。毒蕈中毒:蕈俗称蘑菇,有些蕈类含有毒素,误食即引起中毒。苦杏仁中毒:苦杏仁含有的杏仁甙,在体内会分解并生成剧毒的氢氰酸。不能生吃苦杏仁。食用苦杏仁,必须用热水浸泡半天至一天,勤换水,去皮去尖,然后再用清水浸泡数天,每天换水数次,直至完全无苦味为止,经去毒的苦杏仁,也要煮熟或炒熟再吃,一次进食量也不宜过多。吃发芽土豆(马铃薯)会中毒。化学物质污染了食品也会引起中毒。亚硝酸盐:腌制的蔬菜,青菜腐烂变质,煮熟的菜久留久存等都能产生亚硝酸盐。砷:其化合物一般有毒,俗称砒霜,用于农业杀虫。锌的中毒量为0.2—0.4克,用镀锌容器配制酸性饮料易发生中毒。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如生长在面包上的曲霉。这些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告知,学生就会觉得毫无味道。
教师自身的消极情绪产生影响。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工作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化作用。现实教育教学中少数科学老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或片面认为科学教师讲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的科学语言说明事理就可以了。比如讨论我国有许多上班族家庭早餐图省时,习惯吃稀饭,中餐在单位或学校吃快餐。晚餐回家大家一起美美地大鱼大肉享受一餐。请你分析,这样的饮食安排对人的身体有利吗?为什么?(不合理。因为人的身体营养过剩和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每天上班工作和学习都需要大量能量。如白天人的营养能量不够,尤其是上午,而晚上营养可能过剩,这样对身体不利。)教师应善于利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师生关系不和谐紧密是关键原因。教学中,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恶,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假如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热情、信任的状态,学生从内心涌起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导。反之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从而对老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绪,同时一上课心里就烦,对老师讲的知识也烦,学生的这种不良情感宛如向板结成块的花盆土上浇水,浇得再多,可是实际渗透润湿不多。
二、科学课堂中师生情感功用的正能量
学生总喜欢那些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教师。俗话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教师应主动建立师生感情,运用情感教育打动学生的心灵,以情感人,激发他们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成绩。
热爱工作岗位,提高自身内涵。“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学生看到老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也促进他们努力学习。比如学习碰到意外事故实施急救时。发生了触电事故,你若在现场,将如何处理?(第一位是抢救生命,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对溺水者——首先要将他救上岸。对触电者——首先要切断电源。对气体中毒病人——首先要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立即催吐)教者做好示范,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探讨、辩论、总结,学生的积极性会好很多。
运用成功教育,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人总是不喜欢别人批评,要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教学要求应放得低一点,提问的问题应简单一些,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老师的笑容,以保护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情感。如果老师多参与他们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时,站在他们的队伍里一起为他们呐喊加油;一天学习活动完成后,跟他们一起到外面放松一下……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很乐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老师当成朋友。下课了,老师不妨在教室里多待一会儿,问问学生哪些问题没有明白,听一下他们对你上课有什么感受,他们会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平易近人。他们会由对这位老师的爱戴转化为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一旦有了这种兴趣,他们才会耐心地听从老师的教导,才会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注学生的情感,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干巴巴的分数!诗人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趋于完美的”!教育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加一分耐心,学生对科学老师才会心悦诚服,对科学学习才会产生兴趣,我相信真心的情感付出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充满豪情,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