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作文中动起来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3318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学习,善于观察积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参与写作评改,动脑动手,写出佳作。
  [关键词]让学生投身参与写作,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作文有兴趣,才会把作文写活,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出佳作。
  
  新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主动求知。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已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全员、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课堂永恒的主题。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善于观察积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作文有兴趣,才会把作文写活,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出佳作来。
  一、在写作前动起来
  1、投身生活,亲身体验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同样,作文不是缺少题材,而是缺少观察和思考。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孩子多一双眼睛,多一个角度看待生活,善于思考生活,用心去理解,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一瞬间,以小见大,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活水,才有甘露可饮。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用在生活和作文的关系上,是在贴切不过了,作文的材料绝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作文的材料只能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不仅来自个人经历,更要来自一颗敏感的心。那么该如何体验呢?我认为应该从“小”做起,小到看白云变化、踢石子、种花、跳绳.......如描写春天的文章,春天到了,让学生走进春天,去观察发现柳条、小草、野花有什么特点等。去发现柳条每天的变化,有的同学就写出这样一段话,“嫩嫩的柳条就像美丽少女的长发,还缀着一些可爱的头饰,有的柳条上还是嫩黄色的小苞,有的已展开两三片嫩芽,有的柳叶已全展开了,“真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佳句来。
  2、参与积累,做读书笔记
  从一年级起就鼓励学生从写一句话到一段话到看图写话,写观察日记,写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感想,看法,写一星期的天气变化,写日记直到写作文循序渐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参与积累,善于积累,摘抄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事、物、随想等。这样,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既锻炼了学生观察、思考、选择、比较、辨别的能力,又有了作文材料的仓库。鼓励学生学会使用素材进行加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写起文章才能左右逢源,下笔如有神助!
  3、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充分感受其中的乐趣。比如:班级组织中队活动,活动后可让学生写写活动的过程和场面;开学了,写写学校都有哪些变化;秋天来了,可组织学生观察落叶,欣赏田野美景;运动会、看电影、下雪了……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耐心去指导,一定会帮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二、在作文教学中动起来
  每次作文教学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讨论自学的方法学习写作文。
  1、参与审题。写作文前,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并说说应该怎样写。
  2、参与讨论,小组集体作文。如写你去过的一个景点,小组先讨论都去过哪些地方。如去过同一个地方的同学重新组成一个小组,去讨论如何拟题、如何选材,如何安排详略,细节描写,如何使文章条理清楚。
  3、参与编写作文提纲。
  4、写作文草稿。
  三、在作文批改中动起来
  1、学生自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培养学生自改文章的能力。一块刚采出来的石头,粗糙而无光彩,只有经过工人们的精雕细琢,才能变得光彩动人。文章也是这样,只有精心修改加工,字斟句酌,才能成为好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好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我让孩子们写完后先自己读两遍,如果发现哪里不顺畅就及时修改,改掉错别字,加上标点,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2、学生互改
  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自己写的文章,有时自己也看不出缺点,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鼓励他们,人人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教给他们修改的方法:(1)逐段修改,勾画出错别字,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2)看语句是否通顺。(3)看是否紧扣主题,抓住中心。(4)做出点评,点评以鼓励表扬为主如发现优点及时在旁边加以批注,如在一篇《我学会了滑冰》一文中,一位同学的评价写到:“看来你学滑冰还是吃了不少苦哟,不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现在的滑冰技术可真高超呀!”
  3、师评
  完成“自评、他评”以后,就可以把作文交给老师,这时的“师评”就要发挥作用了。因为经历了两次评改,所以老师只需要在评语上做到画龙点睛即可。在评价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有些学生“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统一的标准“一刀切”。在改作文是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在评价孩子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尽量挖掘习作的闪光点,肯定习作中的每一个进步,实行高分政策来激励学生,因为老师评语中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诚挚的希望会给学生带去无穷的力量,让他们更加喜欢习作。如、“读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老师为你精彩的描写而喝彩!”“你又进步了,老师祝贺你!”或画上“红花、笑脸、竖起大拇指”,以表示对习作的赞赏。
  四、在作文讲评中动起来
  每次作文讲评,学生的眼睛都会发亮。因为在这里,他们的成绩会得到肯定,会迎来羡慕的目光,并且也会得到同学们善意的指正。作文写好的同学当众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用心聆听,听完后评议,他写的哪些地方好,好在哪里?有语病的句子及时提出来共同修改。多表扬少批评,这样及时鼓励,就会使学生有信心创作,就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好势头。
  总之,让学生在作文中动起来,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动脑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老师做他们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及时引导和点拨,这样,既能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又能使学生再评改中逐渐摸索与领悟文章的技巧与方法。这样训练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集灵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语文教学更让我充分认识到,兴趣不但是最好的老师,还是最好的向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得到激发,就能唤起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主动投身于学习,从而达到忘我乐学的境界。随着兴趣的产生,他们的学习意愿也在发生改变,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乐在其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善于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那么,他的学生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 音乐课 兴趣 教学模式    一、激发音乐学习的趣味  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
期刊
品德心理理论认为,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出现的道德观点和道德概念大多浅显易懂。然而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粗疏地讲解,仍然难以达到“明理”的目的。“明理”不是指简单的知晓,而是要透彻的领悟,要使学生真正透彻地领悟,就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
期刊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小学数学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当前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
期刊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虽短小,但是,它却好比桥梁,联系着新旧知识;好比序幕,预示着后面内容的高潮和结局;好比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于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是啊,好的导语像磁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点火石,能给人启迪,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每堂课的特点,抓住学生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置于学生生活大课堂中,不管是课前,还是课中,乃至课后都紧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了解任何知识都有它生活
期刊
我面对67张可爱的笑脸,感觉责任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
期刊
众所周知,创新是人类文明最美丽的花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不尽资源与动力,创新也是个人成功的最佳途径,创新是从观念到行动的革命,创新需要有境界、有气魄、有胆量。  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必须创新,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必须创新,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就是财富,创新就是力量,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创新,而所有的一切都将决定于教育培养的大量创新人才。针对我国创新人才缺乏
期刊
[摘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而农村更是一块习作的沃土,拥有美丽奇妙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只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捕捉,习作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为城里的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他们多到广阔的农村生活中汲取写作的不竭源泉,大胆地释放孩子丰富的情感,让孩子们言真物,抒真情,写真文。这将是多么欣喜的画面!  [关键词]大自然 乡村风俗 捕捉素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又
期刊
[摘要]努力营造充满情趣而有活力的课堂,以引导学生步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我是如何努力营造充满情趣而有活力的课堂的呢? 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巧用文本,让学生的情“动”起来;巧用文本,让学生的能“放”出来;巧设情境,让学生的心潮“荡漾”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堂 情趣 活力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