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延续与突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自媒体井喷式的发展,平民大众拥有了更多的媒介选择权和话语权,但是,大众的媒介素养却并没有能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齐头并进,综观当今社会的媒体环境,自媒体的勃兴并没有逃离传统传播的窠臼,而且还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自媒体环境下,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说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那么提高媒介素养则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
  【关键词】单向度 自媒体 公共领域 媒介素养
  
  上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意指在现代工业社会通过技术,特别是各种传播手段潜移默化的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丧失否定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统治和同化作用。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没有兴趣去发表不同意见,社会个人已经不能合理地批判以及考虑自己的需求。马尔库塞认为“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表面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给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更加丰富的生存模式,而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提供给人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
  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有人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双向度的社会,否定马尔库塞的这一单向度理论的人禁不住欣喜于得到了确凿的实证。实际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了“WeMedia”(自媒体)的概念,即“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的具体形式包括BBS、博客、播客,也包括像推特(Twitter)一样的手机信息群发。他们基本上都基于一种被称之为Web2,0的网络技术。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由此可见,与其说web2.0是一种技术,不如称其为一种理念。其核心是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具备话语权。
  自媒体之所以被认为是高度反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正是由于自媒体的特点所产生的自由表象所导致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不必经过传统主流媒体的过滤
  自媒体赋予草根阶层话语权,从而彰显民意。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使用自媒体并不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其门槛较低,操作简单。从而使自媒体发布者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成为可能。一方面在自媒体条件下,个人不再只是被动的生活在由传统媒介所营造的媒介镜像中,信息是由使用自媒体的每个个人所提供的,个人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另一方面运用各种自媒体手段所传播的信息不必像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信息那样经过层层把关才最终到达受众一端。所以自媒体传播的信息也许缺少全面性但有时却更加符合事实的原初状态。
  
  2、”葡萄藤”式的传播,速度快,反馈广泛
  去年,一架客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美国各大报刊所采用的第一批照片中,有一张就是一位游客用iPhone发布的。今年智利发生地震时,推特使用者在地面还在震动时便发出了推讯。推特作为一种短信群发的形式成为了“平民新闻”的交流场所,在传统的新闻机构尚未得知所发生的事件时,推特却已经将之公之于众。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说是典型“葡萄藤”式传播(有的学者称其为“病毒式”传播),“这种传播采用小群体交叉传播,多向性、交叉性强,速度快,覆盖面以几何级数增长。”具备更强的实时性。从反馈方面来看,在当下这样一个泛媒体的日寸代,总会有一种手段使任何接触到信息的人都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毫无顾忌的发表个人观点。
  
  3、全媒体环境下,信息编码的多样化
  全媒体是由“跨媒体”逐步衍生而成,体现了不同类型媒体的互融趋势,随着各类媒体井喷式的发展,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大行其道,而种类繁多的自媒体更是从传播形式上几乎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在信息编码形式上充分挖掘声像的表达潜力,力求眩人耳目。
  正是由于自媒体这些自由表象与井喷式发展,使一部分社会学者认为,人们进入了一个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畅所欲言的双向度社会。有人认为“在自媒体时代, ‘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诚然,自媒体的发展从理论上看应当是有利于人们建立一个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的活动空间。也就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领域。而具备理性的公共领域是双向度社会的重要标志。但是实际上,尽管自媒体蓬勃发展,各种自媒体设备层出不穷,使用自媒体也蔚然成风,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而且,“媒介即人体的延伸”,传播媒介的每一次革命,都意味着人类感知世界能力的延伸,但是自媒体的高调参与并没有使理性的公共领域建立起来,反而愈发让人觉得危机重重。
  综观当今社会的媒体环境,我们可以发现,自媒体的勃兴并没有逃离传统传播的窠臼,而且还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网络推手成为新的舆论领袖,主导了议程设置
  自2005年网络推手在中国大陆出现至今,短短五年的时间,它已经制造了无数个网络奇迹,从“芙蓉”到“凤姐”推出了数不清的网络红人,导演了一个又一个真伪难辨的悲喜故事。网络推手几乎成了人们日常谈资的幕后总导演。随着网络推手的逐渐专业化,网络推手已成为泛媒介时代的真正舵手,很多时候这些推手甚至能够左右主流媒体的意见。而网路推手的工作往往是为了经济利益来推波助澜,蒙骗普通网民。网络编辑和版主们是左右被炒作事件或人物曝光率的关键力量,事件或人物的重要性和真实性完全无关紧要。美国硅谷的技术预测师保罗·萨福说到“新闻不再是靠报道传播出来,而是推出来的”。
  
  2、挥之不去的沉默螺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奎尔认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意见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几乎必然出现。在自媒体环境下,尽管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但是由于普通大众缺乏对事件真相的调查,所以他们对事件的判断只能 受制于意见领袖。而且人们很多时候,甚至只是通过第一时间所了解到的信息就盲目做出判断。随着后续信息的改变,他们对事件的态度也随之改变。这就造成了近几年人们对许多新闻事件比如哈尔滨杨松岭案、上海奥巴马女郎风波等所持态度的戏剧性转变。由此可见,尽管人们拥有了可以肆意发言的空间,但是,很多时候,为数众多的普通人都成为墙头草,随风倒,最终只不过是成为舆论领袖们见风使舵的走卒而已。
  
  3、随心所欲的表达,使传播系统的熵值加大
  信息论认为,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与消除。然而在媒体环境下,许多仅仅是关乎某个个人的私密信息,或者不痛不痒的鸡毛蒜皮之类的事件,充斥到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中。一方面这些数量庞大的“伪信息”造就了一个汪洋大海,从而使人们获取“真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同时也为谣言四起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另一方面信息爆炸与信息形式的眩人耳目使人无暇进行理性思考。目不暇接的信息导致人们对真正值得关注的信息变得麻木,鱼龙混杂的信息质量,增加了有用信息传播的噪音,从而使传播系统中的熵值加大。
  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单向度的窠臼,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原因,而非技术的原因。自媒体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虽然正处于勃兴时期,但是作为最核心的因素——个人的媒介素养却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   在自媒体环境下,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说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那么提高媒介素养则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只有个人的媒介素养提高了,才有可能打造“绿色自媒体”。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泛媒介的社会,媒介镜像成为人们的生存空间,而要使这个媒介镜像更加真实,使人们能够更加合理的考虑自己的需求与发展,使这个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突破单向度,建设理性的符合人的发展的公共领域,必须朝着双向度的和谐社会去发展。
其他文献
电影《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集剧情、科幻、动作为一体,作为这一系列三部曲中的终章,在猿类与人类二元对立且矛盾不断激化、不可调和的情势之下,人类的凶狠、残忍、罪恶的一面亦激发了猿类的黑暗、复仇、抗争的一面,人猿由对立而冲突的终极之战一触即发。  一、 人类病态具象化的后现代讽刺表达  (一)同质化反讽表达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反常识式的惊喜,这种全新尝
【作者简介】  电影《黑衣人3》海报一、字幕翻译的归化、异化和改写  电影字幕的翻译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归化(Domestication),另一种是异化(Foreignization)。这里的归化或异化主要是指对电影字幕源语言中出现的文化词的处理方式。归化是指源语言按照目的语的文化习惯翻译成目的语时,要尽量为读者着想,为他们扫除文化障碍。(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载《中
[摘要] 《绝望的主妇》是近年来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该剧描绘了美景镇紫藤巷的五位家庭主妇的婚后生活的方方面面。观看美剧不但是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好方法,而且还能让我们对欧美文化有更为生动和具体的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并与西方进行交流。  [关键词] 《绝望的主妇》 美国文化 独立 个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8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当今世界电影中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在2000年又相继获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等。阿尔莫多瓦的电影有各种刺激性的商业元素,缤纷狂野的画面语言,外加他所持有的西班牙式的黑色幽默,被称为西班牙的“鬼才”导演。在他大部分的影片中不变的基调是在爱欲的范围内充分的展现对人性的善与恶的反思与关怀,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独特的叙
【作者简介】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剧照 原定名为《美丽有缘》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是一部充满了社会现实多元素的影片,主要讲述了怀孕待产的北京女孩文佳佳(汤唯饰)和Frank(吴秀波饰)在西雅图有缘相遇,从而演绎出一段充满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然而影片不仅仅在叙述一个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从另一角度看,影片更传达了一份对当今女性具有鼓励和教育的正能量——女性应该对自我社会身份进行不断提升和成长蜕变。
1994年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是经罗贯中同名小说改编的历史剧,共84集。这部大型电视剧不仅将历史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还塑造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比如鲍国安扮演的曹操、唐国强扮演的诸葛亮、陆树铭饰演的关羽等。其中,鲍国安还凭借其塑造的曹操形象荣获第15届飞天、第13届金鹰男主角奖。唐国强也因“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出色表现获得了飞天奖和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虽然这部《三国演义》本身是反映历史
由光线影业出品、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泰囧》,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片,更是一个有着强烈旅游元素的旅游风光片。影片的笑点集中于两个不同身份和经济地位的主角身上:一个是英文流利、收入丰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白领,另外一位则是卖葱油饼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影片在两个完全处于不同层面的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在电影良好的摄影技术和传统的公路片风格的移动换景之中,融入泰国文化中标志性的元素,展现了泰国的民俗文化
[摘要] 《雾中风景》是安哲罗普洛斯的代表作之一,影片饱含了导演的忧伤情怀,探讨着关于孩子被动成长中与成人世界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体悟。在带给观者绝望感受的同时又总是保留着些许希望,这其中既有导演对于现实世界的影射和思考,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其本人追梦一生的最好象征。  [关键词] 追寻成人世界生命意义 希望  在海伦·卡兰德罗舒缓沉郁的音符里铺展开影片,弥漫着忧伤悲戚的情绪,我似乎感觉导演
韩剧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韩流”已然成为一种潮流文化影响着受众群体。学术界对韩剧的研究不胜枚举,总结近5年来的韩剧理论研究成果后可以看出,从创作者、受众、审美文化、人物形象、叙事审美、制作传播、媒介营销等方面学术理论较为广泛,运用各种影视批评方法对韩剧进行分析的也不在少数。这些研究方法角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使得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对研究的主体挖掘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影视精神分析
[摘要]主人公的成长史不但是好莱坞一贯的英雄成长母题的延续,还整合了成为通俗艺术的“精神分析学”。韦斯利的俄狄浦斯阶段始终是一个空缺,他的生父“没有得到菲勒斯的地位,所以没有作为菲勒斯被人承认”。韦斯利作为一个小人物,在没有“长大成人”之前,深处后工业时代美国社会的挤压中。伴随着“破镜”与“入境”,韦斯利的“主体”建构才算完成,真正实现了人格的成长。  [关键词]好莱坞 精神分析 拉康 镜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