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那《集量论·遣他品》综论

来源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量论·遣他品》是印度佛教哲学家陈那论师系统阐释其语言哲学"遣他论"的专论,核心观点可概括为:语言(s'abda,"声")所能直接指称的除了共性(sāmānya,"总")之外别无他物,可直接感知的事物根本就不在其直接指称的阈限之内。但是由于《集量论》梵本不存,藏译难读,汉译久佚,汉语学界对该品的研究一直难有深入和突破。本文利用国际最新刊布的梵文材料,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前期比较成熟的译注工作的基础上,择要介绍《遣他品》的形式与结构,阐明其思想背景与立论宗旨,梳理其内在逻辑,并对其主要内
其他文献
调查表明,西藏农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同时又体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西藏农村文化资源的匮乏和农民阶层的分化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失去载体同时也加大了教育的难度
探讨了虚拟图书馆服务创新——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原则及技术要求,综述了虚拟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同时对实现虚拟图书馆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西藏边境村镇的建设事关国防安全与西藏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地处中印边境的山南勒布沟麻玛门巴民族乡以民族文化、地域景观资源为根基,打造出风情独特的边境小镇,促进了这一区
阐述了数字化图书馆在电子政务中的主要作用,论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体系结构。
目前棉花加工厂、油脂加工厂剥绒车间,根据加工量或油厂规模,大都配备几台、十几台或几十台剥绒机,按照分道剥绒,分类分批打包的原则,一、二、三道剥绒机所产生的棉短绒采用分道共
棉花检验(以下简称棉检)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属自然科学范畴。它的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棉花标准,对棉花的品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群众性、服务
前言近年来网络技术和现代测控技术在棉花加工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加工厂的生产、检验、管理岗位上。例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棉
德格是英雄格萨尔的故里,也是史诗《格萨尔》的发源地。生长于德格县的白马益西是格萨尔丹仲(吟诵)说唱艺人的杰出代表,为此研究他的说唱经历与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对说
近几年,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在棉花加工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棉花工业一次质的变革。笔者结合目前棉花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市场形势,以及
本人研读了由王荣国馆长领衔编著、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办馆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一书,欣喜万分,情不自禁地感慨说--办馆要办这样的馆,写书要写这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