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戏漫谈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渭小曲戏是广泛流行在陇中地区的一种曲牌体民间戏曲,是隋唐燕乐新声散佚于当地民间遗响的一部分,兴盛于清代,繁荣于当代。它的存世对于研究隋唐燕乐、南北俗曲和明清时调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古代戏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运用乡语”而“音随地改”,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这是通渭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之一。
  关键词:通渭小曲 地方剧 戏曲 文化
  一、通渭小曲戏的形成
  任何一个地方剧种的形成都有一个吸收和创新的完整过程。通渭小曲源于陕西眉户曲子。在历史上,关陇文化盛极一时,绵延千年,陕甘共属一省,关陇互通。通渭马营镇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往来客商络绎不绝,他们通过演唱自己的地方戏曲遥寄乡情。清代前期,建于马营的山陕会馆一度成为眉户曲子传入通渭的集散地,一些戏曲爱好者在无意中学习了这些曲子以后,逐渐自觉地将这种学习的冲动转化为自觉行为,或者向东来西往的陕西客商学习,或者进入陕西直接拜师学艺,掌握的唱腔曲调和器乐曲牌日渐增多。
  通渭本地艺人在演唱眉户曲子的同时,不断吸收通渭本地的民间小调,充实和扩展小曲的曲牌曲调,使感情的表达趋于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一些受过专业教育的音乐工作者的介入,曲牌曲调的整理日渐规范化。在传承传统曲牌曲调的同时,一些新的曲调陆续出现,形成通渭小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出现了曲、百、科(介)相间的文学形式,形成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各种角色都可以演唱,更符合戏剧艺术的要求,逐渐形成通渭小曲戏自己的特色。
  二、演唱形式
  通渭小曲戏演唱取用通渭方言,唱词浅显易懂,故事情节完整,乡土气息浓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演唱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清曲清唱,自唱自奏,自娱自乐;一种是戏曲表演,依剧本分行当角色,化妆表演,说事唱情,曲调有喜、怒、哀、乐、忧、思之分,角色有生、丑、净、旦之分。
  三、格式与结构
  因小曲属联套体,根据剧目、唱腔内容变化所需,将若干首曲调依照一定的规律联套在一起,组成一出完整的唱腔。同时一个曲调与另一个曲调之间要衔接得融洽、自然、顺畅。不管任何小戏,以越调为开头,下接背宫或其他调,以越调作为结束调,并有开腔“先缓后紧”,曲调“先低后高”之规律。
  通渭小曲戏的唱词结构格律十分独特,属长短句组成的杂言体结构。词与曲的结合格式严谨、结构完整。每一首唱腔曲牌的句数都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有十言、九言、七言、五言、四言。在同一首曲牌内由四句、三句、两句和九言、五言等混合字句组成。唱词由七言(或七言以上)四句组成的唱腔曲牌有琵琶调、莲花调、大哭调等。由七言(或七言以上)二句组成的唱腔曲牌有岗调、西京、紧诉、凄凉调、东调等。总之,各种结构形式的唱词入曲,依曲填词。通渭小曲戏的“曲”是以地方方言形成其旋律,在演唱或配曲时一定要坚持字正腔圆,以词入曲,这样会达到唱腔易于上口、流畅自如的最佳效果。
  四、创作主体
  通渭小曲的创作主体有二:文人和民间艺人。文人创作的小曲特点是抒性灵、逞才情、讲规范,“工者以供鉴赏,拙者亦以资捧腹也”,文人进入小曲的创作,提升了小曲的审美层次,表述着文人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家国情怀。同时,戏曲艺术是从民间各种技艺形态发展而来的,不可避免地烙上通俗的印记,滑稽、奇巧、鄙俗等特征十分明显。在通渭小曲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民间曲艺艺人表现出极大的文化自觉性,逐渐取代了古典戏曲文人的创作而成为创作的主体,使得小曲创作更加民间化。近年来,通渭小曲戏艺人创作了许多歌颂国家政策、讴歌时代变化、反映通渭风土人情、挖掘通渭耕读文化传统的小曲戏,在通渭大地上广泛传唱。其着力点源于生活,根在大众,“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这些特征影响着小曲走向更加宏大的场面,却和民间民俗紧密结合起来,真实深刻地反映着民间生产生活的全貌,承载着历史不朽的记忆,为研究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递和民俗的嬗变留下历史的印记。
  五、教化作用
  源于民间的小曲,其滑稽、奇巧、鄙俗特征与礼乐传统所要求的审美趣味发生冲突。一方面,小曲在民间的流传需要保持民间的野性和原生态;另一方面,由于道统的约束,戲曲创作必须自觉地遵循礼乐传统,表达对忠孝节义情理等关系的社会共识,对维护和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作用。在这两种张力的作用下,小曲一方面保持着自身的特点前行,一方面自觉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发展。这些戏曲或以伦理道德为准绳,或以忠臣节义为依托,反映出民间朴素的家国情怀。
  通渭小曲经过无数小曲艺人的创作与传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通渭小曲戏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通渭县非遗工作的主要枝干。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渭小曲戏将会充满生机,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张童霞,女,大专,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舞蹈是人类文明起源以来产生得比较早的一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因其形式和内容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在提升群众审美层次和艺术修养上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娱活动的中心,承担着丰富群众生活、提高群众鉴赏能力的重要职责。因此,文化馆要重视面向群众的舞蹈培训工作,在执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对象的广泛性、培训方法的研究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服务群众。  关键词:舞蹈 廣泛性
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表明,细胞移植治疗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将帕金森病(PD)的细胞移植治疗发展为一种常规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仍面临着伦理、供体细胞的种类、来源、安
摘要:群众文化应该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在肩负起共筑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责任方面不能迷失,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不能缺位。  关键词:群众文化 担当 社会责任  文化馆负责的群众文化工作是面向辖区广大群众的。说是广大群众,其实群众中经常与文化馆接触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而且我们的工作也不是触及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实际上我们只是负责文化工作大项中的文艺,还是文艺中群众文化这一部分。时
背景和目的: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是具有精细分工的肌性结构,SO与胆囊在激素与神经的作用下,产生协调的收缩、舒张功能,并通过其收缩、舒张运动维持胆道系统的压力及调
摘要:文艺活动作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保证群众文艺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促进群众文化更加充分更加平衡地发展。  关键词:群众 文艺活动 发展 策略  一、对落后地区进行帮扶  推动文艺活动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开展,要对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帮扶,要精准帮扶、有效帮扶、长期帮扶。根据“需求侧”的需求,调节“供给侧
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和Am指数对217个烃类化合物的海水溶解性能进行了相关,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1)logs=-0.8936°X~ v+2.3677~2X~v+1.7271I-0.5819(N=217,R=0.975,Sd=0.2753,F=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体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本身,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于是诞生了体育经济(Sports Economy),它主要从生产与经营的角度出发,把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融合,形成了特殊的产业。本文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体育经济新闻报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经济 新闻报道 对策    随着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的“朝阳产
“开放”既是组织工作服务社会、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也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钱江晚报》正是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开放”度,突破思想禁区,打破固有框架,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如下:一、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代杂剧的巅峰之作,和《红楼梦》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文艺中的双璧,它是一曲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颂歌.这个故事来自于唐代大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