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在临床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肺外并发症的系统分布和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伴有肺外并发症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有80例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在该阶段不伴有肺外并发症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有40例作为对照组,搜集全部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肺外并发症的系统分布,并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形成肺外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形成的肺外并发症属于神经系统的比例最高,属于皮肤系统的比例最低;研究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发作大于七日的比例以及影像学检查存在肺部实变影的比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发作大于七日属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肺外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过高、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以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发作大于七日都会增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肺外并发症的风险性,在临床中应定期检测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早期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便于降低肺外并发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