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生存的意义何在?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建辉的短篇小说《绿光》(载《延河》杂志2016年第3期),让人读了不仅眼前一亮,甚至会在心里感到一阵阵吃惊,并且吃紧。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小说中展示的人的生存之复杂与矛盾,也因为他在一个短小的篇幅里所探讨的问题之严肃与深湛。
  小说取名《绿光》。“绿光”是什么意思?一时难以回答。不妨先读小说。题目下面有一个作为题记的引语(也可说是隐喻):“无意苦争春”。 这句出自陆游《卜算子》的诗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题记与“绿光”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系,比如补充和解释性的关系,在“绿光”的承载者,从某个角度来看,小说的两个主人公“显隆”与“澄迈”身上所体现的,正是类似“无意苦争春”的发潜德之幽光的人生“退守”。仿佛无心插柳,却柳树成荫的结果一样,他们即使以决然和自我“破坏”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不断“退步”,却换来了若无若存的幽香,令人回味再三。即使在读小说之前,我们对这些还不确定地清楚。
  题记下面,还有一个献辞“献给子愚”。“子愚”是谁?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没关系。因为献辞通常是私人性质的,即使我们不知道,也不妨碍对小说本身的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显隆,是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深切的反思,同时又不乏自我反省,没有失掉他对所做的事情的基本判断。但是,由于现实的考虑和个性的原因,他又没有成为这一切的直接抗拒者——他不能砸掉自己的饭碗。于是,他的才能转化成了对这一切(包括对他自己的)的反讽,比如他说自己,“能力肯定是有的,但能力这个词在当下倍受质疑”;比如他讲自己的工作:“我刚刚完成了上头交给我的一篇文稿,这篇具有表态性质的论文花费了我整整四天的功夫,我却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干。它全部由渴望及物的真理组成,没有一点私人的观点,遵循教科书般干燥而完美的逻辑,不能使人信服,却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某种意义上说,显隆活在由他的自省和现实的落差所造成的巨大虚无中。上大学的时候,他曾想投身于学术,可是后来发现自己缺乏天分。于是,他“加入了诋毁创造的队伍”,“拒绝响应那些正确的偏见”。
  他自述:“也许我天生就与这个时代投合,我是否该为自己感到羞愧”——尤其是在面对澄迈——显隆的朋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的时候。不仅如此,“当我谈论自己的时候,我知道我是在对着北方说话”,北方,确切地说,是显隆的朋友澄迈生活的城市北京。显隆这里的话显示出澄迈对于他的重要,仿佛澄迈是他的一面镜子,也即是他的生活的一个重要参照。
  小说在显隆对自己的质疑,以及与朋友的对比中,引出了小说的另一个核心人物:澄迈。从显隆的描述,不难想象,澄迈与显隆的不同,甚至境况的“糟糕”。根据小说,显隆和澄迈是大学法学专业的同学,后来,澄迈转读哲学系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去了北京。澄迈则在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妻子,可说是“优渥”。
  小说第二部分,澄迈因为要办理身份证,回到南京,与显隆相见。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澄迈生活在一种常人很难理解的状态中。他仿佛患了“写作病”的“病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在糊口之余,只是写作。他们的对话从对日常的细节和看法开始,进入彼此熟悉的阅读,再进入能够确定澄迈身份的写作,带来的却是彼此对自己的失望。显隆承认,做学生的时候期待有一个书房,可是在真正拥有书房的时候,却失去了读书的兴头。澄迈则说,自己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纯粹的阅读心”。“我过于想看到自己的理想,过于想成为作者。多样性对我来说不再具有吸引力,我变得越来越挑剔,或者说越来越狭隘,几乎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我只能读自己写的东西,更准确点说,我只能读那些始终有待写出的作品,以触及永恒的影子……我不得不写。这种不情愿的必要有时是一种自我赋予的使命感,我想我必须一刻也不松懈地工作,因为那些早已死去的和尚未出生的人们感到了干渴,正在等着读我的作品。有时是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就如同吃喝拉撒一样,与激情没有任何关系,这在艺术上大概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亦是没有办法的。事实上我始终怀疑我的文字可以被称为作品,它们更像是某种间接的日记,因而拒绝见到光。在光下面,它们会成群死去的。而在另外一些时候,我几乎是在强迫和自己发生关系,写作对于我来说带有屈辱的意味,就如同只有杀了人才能成为黑社会,而唯有借助于写,我才能成为人类。我分明在反抗我的手,可除了手我还有什么呢?存在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以至于我不相信有什么人道主义。我的勇气还是不够,不能忍受自己的不存在,还是不甘心就这么轻易地死去,这世界恐怕惊不起一颗尘埃。可难道这就是我要求自己坚持活着的原因,为了让自己的死动静能大一些?这也未免太荒唐。尊严又何在?我觉得自己坠入了鬼道之中。我竭力发出绿色的光。”
  这是小说堪称核心的叙述。这是一个写作者,或者说一个患有“写作病”的重病号对自己的写作、乃至自身的趣味对阅读的败坏的诚实描述。其实也是对自己作为一个患者的“病情”之描述。但是,不要以为这样的病号真的不再读书了,也不要以为他们不是个“好读者”,细心地、再三品味作品的读者——事实上,他们的阅读极有可能一点不比常人少,深入程度常人难以企及。就澄迈来说,他对于写作活动的深刻了解,以及由此而来的敏锐和挑剔,只会使他更容易抵达写作的本质,因而显得犀利和苛刻。他之显得“病重”,在于他是一个写作上的强烈“竞争者”——T·S·艾略特和哈罗德·布鲁姆意义上的竞争者。
  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写作对于写作者的“伤害”,“过于想看到自己的理想”,“过于想成为作者”,过于追求某个维度,以至“多样性”(写作的多样性,而非存在的多样性)对他没有吸引力。也因此,到了几乎无书可读的地步。注意这里的叙述和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挑剔,……狭隘,几乎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只能读自己写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相当自恋的)……准确点说,只能读自己有待写出的东西——“以触及永恒的影子”。这是一种不断让步的、“节节败退”式的叙述。而在这种不断“败退”的最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对于写作的无限的野心——“触及永恒的影子”。在众多的写作者中,有多少人的写作是指向永恒的?又有多少人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和追求?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一篇小说。这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位作家。关于这位作家,作者没有过多的外在描述,而是很快地切入这位作家关于写作的令人吃惊的理解,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写作的内部。就此来说,澄迈的身份——作家,并非像贴标签一样那么随便和任意的。相反,从他所说的话来看,他不仅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甚至是“写作病”的“重症病号”。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在一篇小说里写一个小说家,而这个小说家在深入地谈论关于写作的事情。这样关于写作的小说,也可称为是元小说,也即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种写作也可称之为元写作,一种关于写作的写作,本体论的写作。
  上述引文的最后,在澄迈的自我拷问中,他既获得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也绽露出一种逼人的真实。它可怕得令人窒息,甚至——如澄迈所言——让人感觉仿佛他堕入了“鬼道”。这让人想起鲁迅的“鬼气”。所不同的是,鲁迅的“鬼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他人的怀疑、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而澄迈这里的“鬼道”似乎更具存在论的意义。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怀疑、自我拷问的现代人,他的存在就建立在这样刀锋一样的存在之上,一个同样对自我进行怀疑和拷问的现代作家,他的写作也建立在这样锋刃般尖利和困难的基础之上。这是写作与生存的双重悖论。澄迈不无自嘲地“觉得自己坠入了鬼道”。或许这正是现代人的处境?不仅因为怀疑,也因为与怀疑互为源头的至深的黑暗。“我竭力发出绿色的光”——也即“绿光”。它不仅照应了小说题目,也使小说的重心,从显隆身上向澄迈倾斜,向显隆生命中虚线的那一面倾斜。
  值得追问的是:何谓“我竭力发出绿光”?一个进入深刻自我怀疑怪圈的人,竭力发出绿光,证明自己是“鬼”;还是以此方式来激烈地自我反抗?或许都有。无论如何,绿光,向我们显示出多重含意:“鬼气”与生机,甚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鬼气”……小说至此,被巨大的无声和无意义所包裹。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澄迈是对一个对自身存在极为认真的人。显隆也一样——虽然在行动上,他更多地是以逃避、甚至“诋毁”存在的姿态出现。
  从澄迈的这种自我逼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与显隆是怎样互为镜像的。对于后者,存在之问,没有被提出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隆早早地因为感到自己缺乏才华而退出创造的一途,甚至转而“诋毁创造”;即使做着“没有任何生产的工作”,也自我麻痹,以之为愉悦了。澄迈则不同。或许他也感到自己缺乏天才(以他的自省,不会对此问题毫无敏感),或许他以为自己还有点天才——无论如何,写作、创造,是他获得自我认知的唯一途径。他艰难地行走在那条路上。如他所说,“如同在石头中行走”。就此而言,他和显隆两个人各自做着对方没有做(却或许想做)的事,以成为对方另一半可能的方式,互为对方的镜子。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很难简单地认同前面显隆所说的,“这些可能性只是分有了他,并没有分裂他”,看似“分有”而没有“分裂”他,可能只是显隆之前的想象。
  从澄迈的出现,到他几乎有些不谙人情以致鲁莽地讲出上面这样一大段心里话——也是内心深刻的困惑,显隆不得不重新打量身边的这位朋友,同时,也重新考量自己和他之间的距离:“澄迈是以一种平淡的口吻来供陈他的那些过于复杂而阴郁的想法,以至于我无法准确地衡量他究竟经历了什么。那大概是一个处于过去完成时的、轮回的世界,不要说是评判,甚至连旁观都不可能,而唯有解脱者才看得清楚。我只能站在他的身边,又好像是独自一人。”
  在小说随后的叙述中,显隆的妻子回家了。澄迈为他们做了一顿堪称神奇的晚餐。在餐桌上,以及饭后的谈话中,同样有很多精彩的谈话,让我们看到澄迈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显隆妻子对比下的差异。
  次日,澄迈去办自己的事,办完之后,与显隆相约在单位门口见面,简单的相聚之后,又在地铁站告别:“那天地铁里的风似乎很大,连我也感到了凉意。载着澄迈的列车早已消失在轨道中,站台上只剩下我们两人。真的很冷,妻子用右手揉抚着左臂嘀咕道,朝站台的另一侧走去,我却懒得理她。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离别的无聊。上行的列车已经进站,此时正处下班高峰期,妻子朝我招手。我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她的手势,也许是我不想这么快回应她。结果我们被人潮冲卷到车厢里,像两个陌生人一样看不到彼此,又借助人而联系在一起。我极需要独处,我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独处。”
  接下来的文字,像电影镜头的深度切换一样,展现的完全是另一重景象。一段时间以后,澄迈在北京失踪了,或者说,甚至让人觉得,他是“有意”让自己失踪的。澄迈的女朋友打电话给显隆。显隆去北京见她,却没有澄迈的音讯。拖着疲惫而失落的身心,回到南京,显隆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是他的领导自杀,后是他自己出轨。在妻子提出离婚时,他似乎无意挽留,仿佛他快意于一手毁掉自己创造的“优渥”的好生活。就此来说,作为澄迈之“对立面”的显隆,现在却显得与澄迈越来越相似。
  从更深的意义来看,显隆的出轨、离婚,与澄迈的失踪一样,都是某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离开,意味着与分裂身心的生活的决裂。而他们的另一半,则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讲述他们父亲的故事?从世俗层面来看,显隆的妻子,几乎无可挑剔了——吊诡的是,这正是她的缺点。当她向显隆如此卑顺地征询,甚至有些低三下四地表示可以顺从他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所可能做出的让步,乃至牺牲。在此,她不仅放下了自己的颜面,也放下了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人,她是无辜的。她的不幸看起来只是因为她是显隆的妻子。这是另一种人生的悲剧。小说在此,向我们展示出两个世界的巨大张力,以及蕴于文本中的巨大的容含能力。
  最后,可以来说一说小说的题目——“绿光”了。在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它像是在单纯地比喻澄迈。而在小说结束之处,它仿佛一种传染病,也感染了显隆——甚至,在它的光芒下,也有总编的影子。在小说结尾处,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显隆身上同样显出“绿光”的痕迹。它是自我放纵式的颓废,是鬼气森森的不可名状,却也打开了板结的生活链环,意味着可能的自由与真实。   就此而言,小说《绿光》,通过显隆视角和自述,仿佛在讲述他从正常、刻板的生活失落,转而染上“绿光”——“鬼气”与自由,重新回到自我状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澄迈既是显隆的潜在的“启蒙者”,也是显隆的倒影。澄迈消失了,他的影子和位置由显隆进行了填补。也可以说,显隆正走在澄迈走过的路上。因而,小说不再是显隆对澄迈故事的叙述,也是他对自身故事的叙述。“绿光”不是他对澄迈之旁观的观感,也是他从自己身上看到的结果。
  如果说小说前半部分,尤其第二部分,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何谓写作?何谓写作的意义?写作对于人的存在意味着什么?那么后半部分,尤其第四部分,则直接将我们带向了追问生存意义的前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绿光》一部元小说,也即关于写作的小说——更是警策我们追问自己生存意义的小说。哪怕合上小说,只要一想起它,我们就仍然能够感到它所发出的锋利、逼人的寒光。它也在逼使我们自问,生存(以及写作)的意义何在?
  再回到小说题目下的那句题记性质的“无意苦争春”。基本可以确定,作者借用陆游的这首诗,不仅从字面上与“绿光”相应,而且仿佛在更深的意涵上,暗示某种从外在现实的无意义的劳碌中的某种出离、抽身、撤退,甚至某种自守——哪怕是以放逐、疯狂、甚至自我毁灭来表现的。哪怕这个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悖谬。某种意义上说,领受悖谬,就是领受自由,至少是领受自由的开端。对于现代的生活,尤其如此。
  作为小说,《绿光》算不上完美。比如,它的人物性格和语言方式的差异应该更大一些,小说的语言也可以更放松一些。不过,相比它的优点,这些都显得次要了。
  对于有些人,写作首先是因为好玩、有趣,对于另一些人,则不尽如此。比如对于残雪,是为“复仇”而写。对于任建辉,我们也可以说,是为了与无意义搏斗而写,虽然对于写作他也常常生出自我的怀疑和否定。他的小说常常指涉或蕴含着一些思想问题,就像在《绿光》中那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任建辉说,他不会首先考虑他的文字是否像一个小说,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像一个小说。他更愿意称之为文字或东西。这也部分地说明,为什么他的小说艰涩却又耐读。
  任建辉的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官场小说或生活小说。与我们如今的生活极为相近的生活场面,只是他小说的叙述背景。他的小说的重心,却不在这个上面,而是在人心。甚至可以说,他的小说是心灵小说。虽然年轻,任建辉的抱负可说不小。《绿光》中为数不多的景物描写,精确、微妙,充满现代意识,也显示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写作者的小说写作能力。
  无论如何,仅就《绿光》呈示给我们的思想问题来看,任建辉的文字也值得更多的人读到,也值得我们期待。相信经历过此一细读过程的人会承认。
其他文献
春暖花开时 我们再相逢  这个冬天 来得太早  我归去得 依然很迟  那些与我灵魂交会的  蝴蝶 蝉 还有蛇  又先我一步走了  生命的本质——何其相似  我也该回去睡睡了  我把我的春秋大梦  安排在了冬天去完成  雪落的时候 请不要吵醒我  我不忍看见那些  流血的雪人  再见了  那些曾祝福我幸福快乐的人  再见了  那些曾给了我寂寞忧伤的人  我注定要爱你们一生  春暖花开时 我们再相逢 
期刊
雨天笔记  城门紧闭,架独轮车的少年  擂响倒悬的战鼓,狠命  甩着红色的马鞭  积雪堆满乌云。一位临街的孕妇  撑起树形的伞,在阴暗的巢穴里  寻找一把避雨的座椅  而现在,那被雄鹰掌控的天宇  变幻出了黑暗的针形,缝制着  大地浅绿色的胎衣。纯色的柏油路  在变幻的队列间,析出  雨滴般虚拟的木炭  我看到远处的一棵小树  为黄昏的山峰遮挡着雨滴  万物在暴躁的闷热间  从绝望里打捞着性和欲望
期刊
速写:春雨  真好!夜色具体,黑暗弥散开来  还有一盏灯  靠在窗户旁,面朝春天淋不熄的寂静  沉默着  一株海棠的敌意  速写:拷问  凋零,浸没在冬天的景象里  犹如一段弓腰驼背的山坡,顺着清瘦的弧线  渐次滑翔  尔后,我把视线缓慢挪向一株废弃的荒草  在此过程中  尘埃扬起,没有理由  只能是  一阵风,推翻了我的想象力  速写:实习手记  他们模仿自己的名字,31个人  交同一份答案;大
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教授  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  吕向阳的散文是一种纯粹的西府文化之全方位立体式之裸裎。他的写作是建立在乡村文化伦理中心地带的写作,是一种建立在乡村野史、野趣、民间传说基础上的写作。西府传说、歌谣,在当时是民间性的东西,而民间东西经过上千年岁月的积淀,把原始的东西保留下来了。这些原始的东西正好是乡土中国最有生命力、最应该发掘和展现的东西,与复兴民族传统时代要求自然接轨。  其次,我感觉吕向
期刊
与长安书  过分珍惜这世界,留恋遇到过的山水  一草一木  都能成为心上人  昨夜,我与水  同流而下,试图在生前  犯下更多错误  清晨之时,独自一人立于天桥  两腿分开  仿佛世界臣服胯下  不耐烦这日出  照亮长安城遍地尸骨  闪闪发光的宝藏,锈迹斑斑的铜臭,是死未 死的佣兵  你的前世今生  这城市,你看  车里的男人靠在女人的怀里哭泣  中学里的男生与男生接吻  地下通道里的流浪狗遇上无
期刊
有人不吃花椒,说辣。有人不吃花椒,说麻。我喜欢花椒,做酸菜鱼、水煮牛肉,炸一小把花椒,吃起来满口奇异的香味,吃饭时得多盛一碗,胃口开了。  川渝人真能吃花椒。几个人团团坐着,每道菜都放有花椒,青花椒红花椒青红花椒。面条里也沉浮着几颗花椒。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四十种之多。其最大风味是麻辣,搁很多辣椒胡椒花椒。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是川菜的主要调味
期刊
不需佩剑的威仪  我们怀着深刻的醉意  在一个暗红的黄昏,顺利抵达  随我们同来的驼群,驼峰间埋有珍贵的水渍  呼吸和,狡猾的细沙  我们在舟子千疮百孔前换乘  在沙尘到来时起草遗嘱并咆哮彼此之名  在争吵时把饮水的罐子打破  怀着爱意恨意这纷纷扬扬的雪迎风而立  歇息的树下,鸟鸣混乱。好几天  我们是喑哑行走的木头人,不曾说话  就像同时叫上帝收割去了舌头  我们在地上画桃花,说多情的宫女和  
期刊
苹果  一枚苹果呈现在我眼前  如此诱人。如落雪的圣诞  一个哲学狂热分子告诉我  苹果即禁果  我并不把《圣经》作为枕边读物  亚当和夏娃,他们的羞耻心  是上帝惩罚他们的开始  然而惩罚之沉重,是必然的  正如我对某些事物感到厌倦时  会有人跳出来告诉我真相  “如果你见过一些庞大的事物死亡,  就会发现一切毫无意义。”  在伊甸园里  只有上帝明白一切  降雪预报  我是从朋友的口中偶遇那场
期刊
纸房子  从一件事情上下来  阳光开始整个地铺开  我囚于一室的地方只是一间纸房子  没有被雨打湿的纸房子  那灰色的柱子  是我虚构而来的一次建筑  它塌下去的一角  是一个手工的材料  适合被做成一只纸蝴蝶  放在我重新挑起的眉梢  我终于可以将肩头的落日放下  并将我明媚的王朝  在有鸽子飞抵的诗歌上建都  音乐再次来过  和那些兰花一起  梅依旧开放  仅是一朵或者两朵  它开在雪意的一瞬
期刊
一  最先被扔进池塘的家畜是代爽家的那头母猪。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时分,失踪的母猪赤条条地从村子西头的池塘浮出来,它通体鬃毛脱落,像开水褪过一样干净,在村里人眼前亮光光的。不过母猪很廋,虽然被浸泡了很多天也还是原来那副模样,细心人说母猪身上的鬃毛不是开水褪过的,而是被拔光的,有些地方的皮都被揪掉了。好残忍的手段,得费多大工夫啊。村里人一下子感到一种不祥之兆,七嘴八舌分析是谁对母猪下了这样的毒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