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识的锤炼与超越——刘中树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来源 :文艺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裴迪有诗《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实际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亦如深入宝山,刘中树先生游于其中,他撰写或主编的《鲁迅的文学观》、《〈呐喊〉〈彷徨〉艺术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史论》、《现代文学基础》、《刘中树文学论集》等著作,尽展现代文学的“丘壑之美”,也为我们展现了系统的治学理念和成熟的治学方法.面对当下的文学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批评,在任何时候,都已经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而是一种有意味的文化思考、道德考量和学术底蕴的丰盈与否”.
其他文献
在巴赫金看来各种文化领域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封闭的,而是对话的、开放的;各种文化的对话和交融正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动力。互文性的理论来自
期刊
《家风》的整体架构是以线性行进为主,情节的推进又时时呈现出纵向交织的态势,可以说是舒展流畅,读来顺风顺水,没有滞涩的感觉.小说应属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俺”是一个百岁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水平提升等都具有重
“数学思想方法”长期以来备受一线教师、数学理论界关注,主要是因为在整个初中教学中,如何有效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因为在实际数
声乐艺术是唯一一种以人体本身作为乐器、用人声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形成既优于单纯的诗歌朗诵,又优于纯粹的器乐演奏而使音乐和文学的功能都得到增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几乎是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它可以直接充分的表达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是对美的诠释最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社会功能和强烈的社会影响。  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
近年,现代贵金属币收藏市场“老精稀”板块(泛指2000年前发行的发行量少、题材受欢迎的经典金银币)尽管在近年持续出现5倍甚至10倍以上的暴涨之后出现了20%~50%不等的下跌,但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人与人交流的载体和基础,它不但传递着文明,弘扬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还是人们学习、工作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随着信息
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兴起的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文道论是这场运动的核心观点。对于文道论的研究,相关言论不可胜数。但仅从文学的视角审视文道论,并不能圆满地解决所有问题。例
期刊
错误是思维火花的闪现,是正确的先导,蕴含着宝贵的亮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练就一双慧眼,用心挖掘和及时捕捉错误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智慧,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发展及文学观念的嬗变是由文学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因素的交错叠加促动演进的。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时期的文学均具有突出的政治色彩,国家意识形态主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