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现状分析及预防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42-01
  在医院中,手术是外科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手术医护人员在手术中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的机会相对较多。随着经血液传染疾病的增多,手术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意外被针刺伤、锐气割伤,而可能发生感染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1]。因此,做好手术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工作,能更好地加强手术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这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对我院外科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我院外科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1月-2010年1月,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损伤原因、部位、程度、种类等。共发放调查表589份,其中手术医生占71.5%,手术室护理人员占28.5%,回收有效问卷557份,回收率94.6%。
  2 结果
  2.1 职业损伤发生率与种类:调查表明,发生职业损伤121人,占20.5%。其中118人为锐器伤,占97.5%,累计发生1次的有40人,2-4次的59人,5-9次的16人,≥10次的6人;3人为黏膜伤,占2.5%,2人为剖宫产手术时羊水喷溅至眼睛致损伤,1人為麻醉师气管插管时病人咳嗽,喷出的痰液喷溅至脸部。
  2.2 职业损伤原因:违反操作规程39(32.2%)例,防护不够71例(58.7%),工作环境欠佳9例(7.3%),其他原因2例(1.7%)。
  2.3 职业损伤发生的时机:主要为手术中传递刀片、手术缝合针导致损伤,共65例(53.7%);其次为静脉输液(套管针针芯)、加药和采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导致损伤,如静脉输液后未及时弃去套管针针芯损伤16例(13.2%),注射器使用后针头重新盖帽或移去未盖帽的针头32例(26.4%);其他8例(6.6%)。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手术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接触多种危险因素,如血液和分泌物等的污染、手术器械的损伤以及声、光、射线和电磁等。 目前,手术医护人员最大的风险是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据吴安华等[2]报道,被HBV、HCV、HIV感染的针和锐气刺伤或碰伤后,相应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30.0%、0.4%-6.0%、0.25%-0.4%.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而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3],手术医护人员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增强手术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3.1 加强手术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防护观念淡薄是造成职业损伤的重要因素,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督促手术医护人员坚持标准预防措施和足够的个人防护,是降低发生锐器伤、粘膜损伤的关键环节。
  3.2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遵守操作规程,是减少发生职业损伤的重要保证。本文资料显示,手术医护人员被利器刺伤最多发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占53.7%,分析其原因多为术中操作技术不熟练、不规范、工作粗疏、注意力不集中所至,如术中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对手术台下锐气的管理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建立合理的锐气用后处理办法,如抽血或注射后禁止双手重新盖帽,若需盖帽,则使用单手保护技术回套;禁止直接用手从使用后的注射器上移去针头。因此,对手术医护人员应加强技术操作训练,使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规程,通过考核方式督促医护人员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加强工作责任心,以免自伤或他伤。
  3.3 加强手术人员的防护教育。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够是造成手术医护人员污染和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手术医护人员应实行标准防护,标准预防是预防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接触到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的操作时应戴手套,手套是第一道防线,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破一层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即手术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损伤机会也降低了50%[4]。如果术中有可能出现分泌物喷溅,除了戴上口罩、帽子外,还应戴防护眼镜及面罩。另外应建立锐器伤管理组织和报告制度,对手术医护人员实施锐器伤害管理是预防锐器伤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宋晶哲,卢丹.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1):93-94
  [2] 吴安华,任南.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6
  [3] 毛秀英,金得燕.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4] 杨玉平,吴承菊.32例医护人员锐气损伤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2006,12(14):1350-1351
其他文献
难得的假期里,我带着4岁的熙熙去哈尔滨玩。这个生长在南方的小姑娘显然对冰天雪地中的城市很感兴趣:一会儿要买糖葫芦吃了,一会儿要看冰雕了,一会儿还说要我带着她去滑雪…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39-01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措施。  预防接种工作是提
期刊
老年人患高血压,常伴有全身动脉硬化,眼底检查往往有助于动脉硬化的诊断。因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属小动脉,它能代表全身小动脉特别是脑和肾的动脉血管的情况。关于高血压引起的
【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68-01  胆道梗阻是一种常见疾病,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胆道结石。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临床应用及其三维胆系成像等后处理功能的完善,使之能更清晰的显示胆道结石的部位和程度。常用的方法有: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表面透明法(Raysum)、曲面重建(CPR)和仿真内窥镜(MSCTVE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72-01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进展,乳腺数字化放射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因其较高的量子捕获率、较快的成像速度、较好的影像对比度、丰富的后处理技术以及较低的吸收剂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开发的三种不同数字乳腺摄影系统(DR),均采用磷光X线收集器与光电读出阵列的结合
期刊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冶金企业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内科常规体检及化验、B超、胸透对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各项指标异常占46.91%,占前三位的是高血压、脂肪肝、心电图改变。结论:冶金企业职工健康状况较差,早期预防、治疗,加强自我保健和劳动保护对提高职工健康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职工;健康检查;企业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82-01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睑皮肤及眼球、眼附属器官病变,常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局部疼痛或留下瘢痕、色素沉着而影响美观;可引起眼肌麻痹而致复视,累及角膜形成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可产生角膜瘢痕而严重影响视力[1]。我科2003~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4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2007年是我省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改革创新年,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悟,与大家交流。一、走出教学观念误区,形成新的教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60例(60眼)迟发性葡萄膜炎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西药联合组。西药组局部扩瞳,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等方法,中西药联合除应用西药局部治疗外拟中药明目消障汤剂口服。结果西药治疗组治愈24例(80.0%),无效6例(20.0%);中西药联合组治愈29例(96.67%),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