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甲状腺肿内的T细胞性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ain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78岁.结肠癌术后半年,发现颈部肿块伴呼吸困难2个月,于2007年1月入院.体检:左颈前区肿块直径约4.5 cm,随吞咽上下活动.B超示:甲状腺左叶混合性团块。

其他文献
例1,患者女,50岁.因"双眼睑下垂伴四肢无力半年"来院,半年来双眼睑下垂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劳累后四肢无力现象,予抗胆碱脂酶药物治疗2个月,症状稍有缓解.经CT检查诊断为胸腺增生,临床诊断为胸腺增生伴重症肌无力(MG),于2002年10月行胸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症状缓解出院。
期刊
一、概念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5位,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总的5年生存率约5%,中位生存期为9.2个月~([1]),并且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甚至手术时亦难识别,明确诊断时已多为晚期,所以胆囊癌前病变的研究对胆囊癌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会和病理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0年4月15—18日在重庆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病理学家进行大会专题报告。另外选取疑难病例进行读片讨论。同时召开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多数呈CD117阳性.传统放疗和化疗对GIST几乎无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使GIST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为部分晚期GIST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存期的疗效.同时由于对GIST基因突变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使GIST的诊断率显著提高。
期刊
患者男,73岁.因"反复肉眼血尿1个月,当日血尿5h伴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于2009年4月11日就诊于本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专科检查:全输尿管无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
期刊
患者女,23岁.因大便性状改变及便血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呈羊粪状,外附血迹,色红,量少,偶阵发性腹痛,并逐渐加重,出现水样便.体检肛诊:距肛门5 cm左右直肠前壁可扪及一肿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
期刊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力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
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果蝇zeste 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属于PcG(polycomb group)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多种原发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目的 探讨BIOMED-2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成熟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成熟B-NHL组织标本72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35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反应性增生病变25例作为对照.提取以上组织的DNA,并以PCR来检测其完整性和可扩增性,选取质量合格的DNA.85.6%(83/97)的样品DNA长度>300 bp,其中6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分析5例鼻腔鼻窦IM'I'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用波形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调节蛋白(calponin)、h-钙结合蛋白(h-caldesmon)、结蛋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纤连蛋白(FN)、CK、S-100蛋白、Ki-67等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