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对高校传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德育 内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
  文化的多元发展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潮流。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我国的多元文化也逐渐朝着更加复杂和多层次方向发展。①
  就学校德育而言,文化造就了德育,德育中间也蕴含着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大的文化发展环境。同时,德育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形成新的文化创造了条件。
  2 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多元文化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和思想,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理解能力。同时,多元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带来了一些冲击。青少年正处于半成熟向成熟过渡阶段,自主意识不断提高,需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选择,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些都给高校的传统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2.1 道德信仰的危机
  在中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想观念聚集,学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做出善恶是非和价值标准的判断,从而导致日常社会活动缺乏道德和价值标准,对于一些新的道德标准问题用原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去解释辨别时,出现了是非颠倒的现象,使青少年出现了信仰危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危机主要体现在,原有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受到质疑和放弃,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仍没有完全确立。这段期间,学生面对新的道德问题而显得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做出选择。
  学生在多元化背景下,接触了很多的文化、思想和道德标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不知道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不知道怎样设立正确的人生,盲目地崇拜歌星和球星,缺乏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和热爱。这种情况十分普遍,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2.2 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即我们通常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中所讨论的人的意义、理想、信念和道德等。②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重视人文精神 。教育学生首先要做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互联网文化近几年得到迅速的发展,使交流更加迅速快捷,文化传播也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先进文化传播的同时,色情、暴力、功利、消费至上的不良思想也传播开来。具体表现在:学习上投注更多的是在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知识和技能上;在就业问题上,更多地将经济收入高低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人际交往中,努力结交有利用价值的朋友。
  2.3 道德行为失去规范
  新世纪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的融汇和交流也更加频繁,由于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标准,因此难免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学生会出现道德标准的困惑,价值标准选择的迷茫,进而导致青少年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行为的失范是指青少年做出的种种不符合道德标准要求的行为,如抄袭、作弊、不讲信用、唯利是图、损人利己③等行为。
  3 高校德育教育的建议
  道德源自社会生活而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多元文化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应地对传统高校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的德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1 明确学校德育的使命
  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高校德育教育首先要明确高校德育的使命。大学是一个培养未来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当前多元文化不断汇集的大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碰撞,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受到冲击。在遇到新的道德问题时,一些大学生在道德标准和行为选择上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高校德育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指针,才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德育相关工作者必须坚持根本方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德育问题,使他们能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对未来的问题。
  3.2 重视德育课程改革,注重实践
  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创新和过于重视理论,因此容易忽视学生的独特性,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当前,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德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学校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德育实践。④
  学校是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学校文化的氛围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将高效德育教育融入到学校文化中,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的渠道,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日常德育体验,也是重要且有效的德育课程实践环节。
  3.3 优化创新德育方法和载体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是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场所,以课堂说教為传统教育方法。如今,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播途径丰富,文化内容多样,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且对传统德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德育教学手段除了依靠教师讲授之外,其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也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不同优化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将丰富我们的德育课堂,改变以往理论性过强,趣味性不高的德育教学环境,使高校德育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   高校德育载体是指那些能够承载高校德育活动进行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事物,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⑤
  有形的德育载体包括大家熟知的课本,课堂这些常见的德育教学素材。有形的德育载体是高校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我们对有形的德育载体进行改革和优化是高校德育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但是对无形的德育载体却容易忽视。如校园文化是无形的,但是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同样也是高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场地。我们要改变过去依托单一的班级体系,进宿舍、进社团、进生活区、进网络,扫除德育盲区;依托多种大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健全高校德育教育管理体系,提高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率,逐步形成高校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⑥
  3.4 加强高校德育资源开发
  德育资源既包括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校外的教育资源。德育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程度有限单一。经过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德育资源的开发,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德育经济资源短缺;德育文化资源结构单一;部分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各资源之间缺乏整合协调等问题。
  面对多元文化的迅速发展,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加强高校德育资源的开发,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资源的观念,重视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自主性。其次,因地制宜,开发适用于本地,具有该地方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最后,我们需要活用教材,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增强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在多元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课堂德育教育上,而是需要在各个领域内加强德育文化的传输和引导,从而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全面发展。总之,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是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⑦我们需要重视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文化影响力。
  注释
  ① 卢旭.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
  ② 刘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77.
  ③ 郑金州.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3.
  ④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⑤ 傅大友,吴继霞,陈晓强.高校德育创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⑥ 徐雅芬.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2):45.
  ⑦ 贾仕林,崔景贵.全球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1(12):8.
其他文献
因初高中化学两个学段的层次的差异,初高中化学部分教学内容出现了跳跃。所以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至关重要。文章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轶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是自动化、数控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抽象、难学、实践性繁琐。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都进行了改革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药剂学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学生不容易掌握分散的重点知识。微课具有针对性强、时间短、重点突出、容易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以提高TUR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在我院行TURP的2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并对其随访,研
两种蔬菜经大型水蚤生物测试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其中青菜汁的毒性大于空心菜汁,与实际施用农药情况相一致。本次实验初步证明,此生物测试法完全适用于蔬菜的农药残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进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为适应目前产业结构的转变,广告学专业教育在整个架构上的确宜作适当转型。而推动精致广告学教育首要策略即为产学合作,希望透过产学合作机制提升高校教育的职业化特点。本研究即针对广告学专业产学研基地建设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 广告学 广告产业 产学合作 产学研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Advertising
摘 要 当今社会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顺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是教师进行课程整合方法研究和实践的关键。会计教学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的整合,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改善教与学的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领域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异军突起,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踏上了转型之路。而随着媒介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不同于以往,
本文详细介绍了风电运营管理云中心的搭建策略,从风电生产数据特点出发,采用hadoop技术与云计算平台架构。云平台可有效节省投资、实现快速部署,同时平台不受物理设备存储容
目的:随访胫骨Pilon骨折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各型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105例各型Pilon骨折,85例已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5组:A组运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