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三友壶”的艺术审美和精神内涵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o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人低调内敛的性格形成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非常之多,紫砂这种载体恰恰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紫砂泥料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幻化成为许多迥然不同的器型,把大自然之中的代表我们期盼的美好品德的意象结合起来,形成了丰富的紫砂文化和精神内涵。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三友壶》采用了以竹饰壶的手法,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把三友之一竹完美地融入其中,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从整体上来看此壶,器型非常的简约流畅,三友之一竹的装饰也是充满了大自然的韵味和竹子所代表的精神内涵,让我们在欣赏此壶的同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文人风骨和精神
其他文献
在许多的文人雅士的参与之下,紫砂陶刻装饰等等形式完美地融合进来,形成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紫砂文化。宜兴的紫砂艺人充分地利用上天赐予的珍贵资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
中国是有着悠悠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智慧且勤劳的人民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及工商业等各方面,紫砂壶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是人类手工艺发展中造诣极高的艺术品
在紫砂名家时大彬的创新之下,紫砂成型终于摆脱了传统的模具范式的成型工艺,而且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紫砂陶制作技艺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完善之
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之中,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充分地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赋予了紫砂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和艺术性,特别是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许多的紫砂壶上面都有着陶刻
经过元代多民族文化和工艺的融合之后,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宜兴的紫砂艺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把历史上那些经典的工艺器性与紫砂艺术融合起来,共同成为了绚丽
紫砂壶器型随着时间已经慢慢变得丰富,样式也逐渐变多。大概可以按照形态制作分成:光器、筋囊器和花器。其中花器又主要是模仿植物、动物、器物还有人物加上艺术手法制作出来
紫砂艺术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形式完美地融合起来,观之令人啧啧称赞,紫砂质朴的积累和良好的可塑性让紫砂艺人有着充分的发挥余地,在后来的发展过
陈鸣远、陈曼生等人又把文人的思想和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以紫砂为载体呈现出来,让我们在欣赏紫砂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宜兴的紫砂艺人
紫砂艺术是在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的精彩绝伦的创新与创造,而六方井栏又是紫砂艺术中的进一步创新,其造型别致,是方壶与井栏壶的完美结合,不仅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而且具
悠悠岁月,华夏文明已经走过五千余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也应运了众多灿烂的文化,其中,紫砂文化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而受众人追捧,得以流传千古,一开始紫砂壶只是一种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