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谈论有关Pro/E课程的教学方式之前,首先要弄清其在现阶段技工教育中的定位。技工教育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生产、建设及管理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对于上述培养目标,我们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应的。笔者在这里,就对Pro/E这门课程的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法
1.传统教学法
在传统Pro/E教学中,都是老师讲完一个知识要点之后,剩下的时间给学生去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却不知道Pro/E在生产实际中的用法。那并不只是创建模型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地为生产服务。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改。教学效果要让学生知道学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在实际生产中怎么用。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对典型零件进行分析、辩论、归纳总结和操作,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Pro/E 使用技能。当然,其案例材料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涵盖Pro/E要求的教学内容,又具有实用性,并且具有典型性的二维图形、三维实体与装配体的实例是首选。教师在下次课的前两天就可以将下次的案例材料给学生,让学生先自行分析案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列出可能会有争议、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先自行查找相关知识,自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思考出实例的形状,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如需要用到哪些特征,可以怎样拆分或组合,用什么样的顺序、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有几种备选方法,学生可以按照这些思路来对案例进行预习。而课堂上,老师再加以引导、讨论,对比学生列出的一些方法,比较优劣,并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通过预习、思考以及课堂上的讨论、分析、辩论,学生即掌握了使用Pro/E的方法,而且也掌握了相关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对如何运用建模知识实现本次案例的思路方法进行整理。简单点评一下各种方法,并着重讲解并操作演示最简单的方法,使学生对本案例有更透彻的理解。清楚其重难点,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基本上知道怎么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实施起来,那样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的教学效果不需要学生掌握多高深的原理,但是要会基本的变通。因此,传统的不能全部摒弃,而应该将传统与新东西结合起来,用少量的传统教学打基础,用案例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学会应用。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信息技术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堂教学应尽量应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对问题的分析,而不是照本宣科。如果不采用多媒体,案例特征的形成是很难只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而我们又没有时间去一个一个地操作演示,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软件将各种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插入课件,使课件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清楚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含义,并又充足的时间去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课后辅导视频的制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上课听懂的东西,回去过个几天就忘了,这并不是学生不认真,而是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遗忘率的问题。学生每天要学那么多东西,不可能全都记得住。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利用屏幕录像专家这个软件,对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或建模演示。这就相当于把教师上课的东西做成了录像,学生忘了就翻出来看,还可以自行调节进度。这样,相信学生的掌握率将大大提升,而学生非常困扰的遗忘率问题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需要,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不仅仅是Pro/E这一门课,基本上所有的技校课程都需要改革,只是改动多少而已。至于怎么改,怎样改好,实践会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单位:清远市技师学院)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法
1.传统教学法
在传统Pro/E教学中,都是老师讲完一个知识要点之后,剩下的时间给学生去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却不知道Pro/E在生产实际中的用法。那并不只是创建模型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地为生产服务。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改。教学效果要让学生知道学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在实际生产中怎么用。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对典型零件进行分析、辩论、归纳总结和操作,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Pro/E 使用技能。当然,其案例材料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涵盖Pro/E要求的教学内容,又具有实用性,并且具有典型性的二维图形、三维实体与装配体的实例是首选。教师在下次课的前两天就可以将下次的案例材料给学生,让学生先自行分析案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列出可能会有争议、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先自行查找相关知识,自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思考出实例的形状,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如需要用到哪些特征,可以怎样拆分或组合,用什么样的顺序、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有几种备选方法,学生可以按照这些思路来对案例进行预习。而课堂上,老师再加以引导、讨论,对比学生列出的一些方法,比较优劣,并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通过预习、思考以及课堂上的讨论、分析、辩论,学生即掌握了使用Pro/E的方法,而且也掌握了相关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对如何运用建模知识实现本次案例的思路方法进行整理。简单点评一下各种方法,并着重讲解并操作演示最简单的方法,使学生对本案例有更透彻的理解。清楚其重难点,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基本上知道怎么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实施起来,那样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的教学效果不需要学生掌握多高深的原理,但是要会基本的变通。因此,传统的不能全部摒弃,而应该将传统与新东西结合起来,用少量的传统教学打基础,用案例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学会应用。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信息技术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堂教学应尽量应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对问题的分析,而不是照本宣科。如果不采用多媒体,案例特征的形成是很难只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而我们又没有时间去一个一个地操作演示,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软件将各种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插入课件,使课件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清楚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含义,并又充足的时间去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课后辅导视频的制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上课听懂的东西,回去过个几天就忘了,这并不是学生不认真,而是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遗忘率的问题。学生每天要学那么多东西,不可能全都记得住。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利用屏幕录像专家这个软件,对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或建模演示。这就相当于把教师上课的东西做成了录像,学生忘了就翻出来看,还可以自行调节进度。这样,相信学生的掌握率将大大提升,而学生非常困扰的遗忘率问题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需要,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不仅仅是Pro/E这一门课,基本上所有的技校课程都需要改革,只是改动多少而已。至于怎么改,怎样改好,实践会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单位:清远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