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言环境 培养发散思维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环境是语言交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散思维在优化课堂语言环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有独到之处,它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判断、假设、否定、明确直到肯定进而完成推理过程,实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营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语言环境。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自己的情绪,让微笑与鼓励贯穿课堂,和蔼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课堂的欢乐,以此唤起他们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千万不能摆架子。应时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热情,营造宽松、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第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畅所欲言,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使其能冲破束缚,自由地各抒己见,这也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向学生提问时,需给予他们足够的判断时间,让他们有自我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机会,或利用引导性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大胆回答。即使他们回答得不准确、不全面,也不批评或挖苦,应该耐心开导,使他们重新判断新的答案。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讲授现在进行时的第一节的生词时,笔者俨然一个天真快乐的学生,毫无架子地边跳边说:“What amI do-ing?”随着我活泼的表情和动作,学生也踊跃地答:“You ale jumpmg,”我一边口头重复他们的答案一边板书,并故意把答案“jumping”写成“jumppmg”,一直专注于我的表演的学生很快发现了拼写错误,并因我没有架子而大胆提出质疑,此时我怀着感恩和虚心的态度接受学生的纠错。师生之间这种互相改正错误的过程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了发散思维的机会。另外,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积极性。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可用“Good,but…”等评价用语,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错误,这样的过程能让他们感受到思考的愉悦和开口的收获。
  
  二、整合零散的教材知识。培植发散思维广度
  
  英语知识点是发散思维的出发点,即发散点。英语知识(语言、词汇、语法)博大,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繁杂。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有机组合,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知识、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挖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准发散点,确定各个环节的发散点之间的联系,并进行串联。教师在呈现新材料的过程中,还得注意新旧材料的优化组合,巧设情境、导入新课。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要自然、衔接要流畅,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进行整体的“复习-呈现-操练-巩固”。例如:授讲“The Olympic adventure”这个模块时,课前可尽量搜集有关Olympic sports的材料。如play baseball,football,basketball;throw a frisby;ride a bike,a home;ny kites,planes;swim,run,jump等,以playing games的线索贯穿始终,整节课以talkingaboutgames-learningaboutgames-having a match为主线,把教学内容从旧到新、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步步递进,收放有度。这样教学,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培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广度。
  
  三、设计别开生面的呈现方式,拓宽发散思维的新奇思路
  
  别开生面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求异思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这些形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多解、好比、善变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发散思维,从而开发创新潜能。
  1,综合发散形式。呈现新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旧的知识去挖掘本节课所有语言点的沟通关系网,让所学内容与旧知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如,在教学“The Weather”模块时,笔者从月份开始入手,带出季节的划分,再以四季为线索,讲每个季节的特点,详讲气候特征,最后再拓展到每个季节的活动项目及不同国家同个时期的不同气候特征。这样,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可以了解到多种综合性的内容,利于他们发散思维。
  2,对比发散形式。对比引入,是广大教师常用的新课呈现方式,通过同类比较、新旧对比、数字颜色的比对,使新课内容形象具体、通俗易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课前必须认真研究并熟悉教学内容,找出具有相反、相似甚至意思相同但表达不同的句型结构,凭借多媒体的生动画面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乐比、善比,从而培育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纵横发散形式。为了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笔者在每一节的导入时,都先检查上一节课所布置的FreeTalk,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使用与前两课相关的词语和词汇,必要时可给出关键词,采用纵向发散创景复习,在上课的前5分钟进行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话题演讲。然后再采用横向发散形式进行模拟动作教学导人新课,逐个引出本节的新知。当学生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发言时,教师可以采用导入时的熟悉词组鼓励他们进行横向思维活动。将学生置于知识交替的情景中,使其思维不会因内容枯燥而停滞,从而调动他们的乐解、善解思维,促进智力发展。
  
  四、巧妙设置课堂提问。拓展发散性思维的深度
  
  课堂提问是课堂大舞台中一个很重要的链条。所以,要精心设问。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在教材和学生两方面下工夫,精心设计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难点的问题,不仅让学生知道What is it?更要让学生知道How does itgo?Why does it go like this?How wouldyou give the ending for it?How you feelif it has another ending?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紧密关联,有助于为学生创造情境,体会其中_的妙处,享受渐入佳境的喜悦感。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变成教师自问自答就无从谈及发散思维了。
  中学生思路敏捷、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求知欲强、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只要注意设计有深度的课堂提问,就一定能尽快拓展其发散性思维的深度:发展学生横向、逆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他们不只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努力学会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创造。塑造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在综合自然地讲解课文知识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语言环境,有意识地发散他们的思维。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 “90后” 德育 对策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0.12.011    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这是教育工作者奉行的基本准则。桂林市宝贤中学建校以来,一直都坚持这样的传统。在做好“90后”中学生德育工作方面,宝贤中学采取务实、灵活的态度,走出了比较扎实的一步。  要做好“90后”中学生的德育工
期刊
教学设计新趋向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广兵在《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9期上撰文,介绍一种近年来逐渐在欧美国家兴起,并日益受到重视的新的教学设计方式——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设计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包揽一切、排斥学生参与的现象,学生的参与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实施环节。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实施阶段(分析阶段、方案形成阶段、方案执行监控阶段、方案评价反馈阶段)都多了一个师生间
期刊
【关键词】 真情 感动 心灵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0.12.012    “90后”的孩子普遍有着光鲜的“幸福外衣”,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从小就接触多元化的教育,英语、书法、美术、音乐、舞蹈都是他们周末的必修课。“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本应成为家庭的宠儿,但实际上却很少能从整日忙碌于事业的父母那里得到
期刊
【关键词】 留守孩子 弊端 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0.12.015    谈到“90后”的学生,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中学工作的教师,我首先想到的是为数不少的农村“留守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教育氛围,以及由此影响到他们人格发展和性格特点的问题。换句话说,时下农村留守孩子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其教育对策,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又一个
期刊
自去年6月自治区决定在全区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活动后,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灵川县“以管理提升质量,以规范推动均衡”为主题,在全县教育战线上形成了“抓常规、比管理、提质量、促发展”的积极氛围,义务教育常规管理成效显著,成绩喜人,并于今年4月1日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区首个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县(区)。为了通过验收,灵川县做了大量具体、扎实、有效的工作,总结这些经验,对我区广大学校会有一定的借鉴
期刊
本刊讯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这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从2010年起连续实施3年,其中主要有“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两大类,中央
期刊
2009年秋,一个女教师从靖西到田阳出差。走在大街上,她突然被人从后面拦腰抱住,当时她被吓得脊背发凉,第一反映就是“我被人抢劫了”。可当她惊慌地扭过头看看是怎么回事时,却哭笑不得:原来是刚毕业出去的学生,一个一米七高的男孩子,见到老师竟激动得像见到久别的母亲一样,忘情地抱住她。  这个被学生挚爱如母的老师,就是靖西县第二中学的副校长、语文老师陆凤美。  1987年,陆凤美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离越南不
期刊
一、问题提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课改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以课例为研究对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力求让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反思力,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益获得较大的提高。现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为例浅析“一课多上多反思”的课例研究活动。    二、教学设计背景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完成三角形有关概念学习后独
期刊
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元祥在2010年第5期《基础教育课程》中撰文指出,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实施、培养、教研、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的面比较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不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规范有待建立;综合实践
期刊
受柳州市教育局派遣,2010年4月6日~5月14日,我和局属各高中的挂职干部一行10人到北京市西城区5所完中挂职,学习我国教育最发达地区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经验。挂职期间,我们互相走访了挂职的5所学校,又通过西城区教委联系了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鲁迅中学参观学习,还利用第一批挂职成员的资源,到西城区外国语学校参观学习。与此同时,抓住机会参加了西城区教委组织的几次大活动。如“西城区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