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来源 :自我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8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达法(1:1)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每日服用1剂,由本院的制剂室制作成袋装的药液,每天两次,每次一袋,在早餐和晚餐之后服用.两组的疗程均为十天.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8%,对照组有效率76%,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医院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取材于2019年1月-2021年2月时间段内,根据抽取时间段不同及管理方式差异展开分组对比.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基于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展开药房药品管理,将其纳入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基于人工+电脑联合管理模式展开药品管理,将其纳入观察组.两组干预后,展开药品管理效果及报废药品量的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药品管理效果经测验同比对照组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基于人工+电脑联合管理模式下实施近效期
目的:探讨血清esRAGE及IL-18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病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156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病的患者88例,单纯性心肌病患者68例作为对照研究.并比较2组患者esRAGE及IL-18水平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心肌病组较对照组比较esRAGE[(0.227±0.11) 比(0.359±0.110)ng/L]减低p<0.01,及IL-18 [(125.21±2.72) 比(93.27±6.328)pmol/l]显著增高(p<0.01).结论:esRA
目的:分析对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合用托拉塞米及多巴胺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方法:观察组合用托拉塞米、多巴胺治疗,同期对照组则采用呋塞米、多巴胺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vs对照组:97.30% vs 86.49%,P0.05;治疗前2组的血清BNP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血清BNP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通过联合应用托拉塞米与多巴胺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患者女性,62岁,5年前无意中发现腹壁一肿物,质硬,无压痛,未觉特殊不适,未治疗,五年来,渐感腹部包块较前增大,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肿块活动度差.CT示前下腹壁见最大断面约65*55mm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境不清.既往有两次剖宫产手术.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联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104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并对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标准组,每组各有患者52例,实验组主要选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以及美托洛尔三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而标准组则选择单独使用硝苯地平,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标准组患者血压下降的幅度明显要低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要优于标准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在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中,分析耳矫治器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29例患儿为对象,按照患儿年龄分为A组、B组合C组各43例,A组(7d),B组7-42d,C组≥42天,所有患儿均接受耳矫治器治疗,比较三组治疗结局.结果: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A组B组C组(P0.05).三组完全矫正率相比,A组>B组>C组(P0.05).结论:在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治疗中,耳矫治器具有良好效果,越早治疗患儿的完全矫正率更高,同时并发症较低,因此临床建议出生早期实施矫治.
目的:分析肿瘤整形技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n=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乳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肿瘤整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的治疗效果较好,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到我院经过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药物名称.结果: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由高到低分别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等;②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由高到低分别为超剂量用药、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③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名称由高到低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结论
目的:探讨PDCA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通过PDCA循环系统来为医院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医院对感染的有效管理.方法:在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这一时间段内,选取50例患者,对其进行对比观察,并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进行对比.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分别有25例患者.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来看他们在医院进行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利用的指数以及对医院使用PDCA循环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观察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在医院发生被感染的百分比为2
目的:探究细菌培养应用于老年呼吸道感染者病原体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痰液作为标本,分别分离、培养、鉴定其病原菌,分析鉴定结果以确定致病的病原菌种类.结果:在75名研究对象中,有68名患者因致病菌出现呼吸道感染,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各占22抹、37抹、9抹.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的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的致病菌.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且多重耐药菌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