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属病毒反向遗传研究概况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向遗传是通过DNA重组技术有目的、精确定位改造基因的精细结构来确定基因变化对表型性状的影响,使从分子水平开展RNA病毒研究的目的性更强。反向遗传技术核心是通过构建RNA病毒的全长cDNA分子,并使之受控于RNA聚合酶启动子,通过体外转录再次得到病毒RNA,然后将该转录物RN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可拯救到活病毒,开发新型疫苗。论文综述了麻疹病毒属病毒反向遗传系统及主要病毒的反向遗传研究现状,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99-01~2003-01行颈椎前路界面固定治疗颈椎疾患22例,经过护理,患者恢复良好,体会如下.
中文状态下直接输入英文以v开头,如输入“venglish”空格即可得到英文“English”。
为了解大雁、天鹅源沙门菌相关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采用 PCR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45株大雁、天鹅源沙门菌的毒力岛SPI-1、SPI-2、SPI-3、SPI-4、SPI-5的毒力基因 invA、spiC和 t
利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技术制备O型口蹄疫病毒(FMDV)核酸检测标准样品.设计O型FMDV 3D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的克隆引物,RT-PCR获得相应片段,连接至PGEM-T载体,测序后采用体外
构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衣壳蛋白VP1重组质粒pET-41a(+)/VP1,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进行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通过PCR扩增获得VP1基因片段并转进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内进行表达
为了构建能够表达猪pAPN—SPC段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1-pAPN—SPC,并在vero细胞中进行表达,本试验从猪肠道黏膜组织基因组中扩增出pAPN-SPC段基因,插到带有EGFP基N的真核
目的对比分析针刺椎枕肌与常规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CSA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
为分析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分子分类地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株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的线粒体CO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序列与 GenBank中的皮蝇科、胃蝇科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
为确定诱发中华绒螯蟹肠炎的病原菌,筛选潜在的防控药物,采用传统方法从患肠炎的中华绒螯蟹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菌(DD5),通过API20E 细菌鉴定系统和16SrDNA 序列分析对菌株DD5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