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为你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ang198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新风口罩


  这款口罩配置有智能新风模块,工作状态下会主动向口罩内部送风,实现呼吸阻力的降低,使佩戴者不再感到憋闷。此外,它还可以重复穿戴使用,除了可更换的滤芯、位于外侧可拆卸充电或更换的新风模块外,与佩戴者接触的其余部件均采用耐高温抗菌材质,能够无需工具直接拆卸,并通过高温水煮的方式杀菌消毒,实现再次佩戴使用。

——智能头盔


  这款智能头盔选用高品质聚碳酸酯材料,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内层设计有缓冲层,强度可靠,韧度也极佳,能够在摔碰中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头部安全。
  盔体内部集成有蓝牙、防风降噪麦克风、高清耳机等模块,可以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当有来电接入时,仅需按下盔体上的接听键,便能够流畅通话了。盔体正中配备有运动摄像仪,可以拍摄视频或照片,骑行途中既可以化身行车记录仪,用来取证避免纠纷,也可以记录下沿途风景与趣事。

——智能骑行箱


  长途旅行往往让人觉得疲惫不堪,拥有一款能够用来代步的智能骑行箱会让你轻松很多。它配备有强劲电机轮,能够帮助旅途中的人们骑行代步,速度可达8千米/小时。理论上,普通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千米/小时,以这款智能骑行箱代步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穿梭于机场、车站,并且全程电能驱动,毫不费力。此外,它采用专利铝制框架,载重可达100千克,用户可以放心骑乘。在箱体内可收纳各类行李,也无需担心挤压。

——智能跟随箱


  除了智能骑行箱,还有一款智能跟随箱,可以帮你减轻旅途的负担。它内置有超宽带高精准定位模块,以及红外测距仪、超声波探测仪等感应模块,能够一边定位用户的坐标信息,一边判定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实时规划适合的跟随路径,做到智能跟随、灵活避障,让用户可以在旅途中解放双手,玩得更尽兴。此外,这款跟随箱还配有专用App,能够用来查看旅行箱的各项数值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检测。

——坐立两用智能平衡车


  这是一款可实现坐立多姿态的出行装备,具有既可以站着骑又可以坐着骑的特性。这一特性降低了它的学习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仅需要先尝试坐姿骑行,熟练之后再学习站姿骑行,便可以轻松掌握平衡车骑行的诀窍了。有了这款平衡车,不仅可以感受騎行的乐趣,还能够用它来代步,无论是取快递、跑腿还是前往车站的“最后一公里”,都能够用这款“激情与速度”兼具的平衡车来解决。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我国极地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美国南极中尺度预报系统的存档数据,分析了Dome A至普里兹湾沿岸地区下降风风场的时空分布和大气质量通量,给出了该地区下降风的基本特点。该地区下降风受南极冰盖地形影响强烈,艾默里冰架西侧等陡峭地区风速总体较大;下降风随季节变化较大,冬季的下降风较强。强下降风在前进过程中有绝热增温现象,并给艾默里冰架西部带来近表层升温。下降风风速最大处位于地面以上约100~200 m高度,风速较大地区的下降风在垂直方向上分布较为深厚。下降风在普里兹湾沿岸的表层大气质量通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
我国海洋一号C卫星(HY-1C)和海洋一号D卫星(HY-1D)实现了对南极布伦特冰架持续时长约28个月的冰裂缝变化与断裂过程的全程监测。自HY-1D卫星于2020年6月11日发射后,与HY-1C卫星形成上下午组网卫星观测。HY-1C和HY-1D卫星均配置了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紫外成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CZI),其中CZI幅宽为1 000km,空间分辨率为50 m。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
北极极端气旋过程能够反映北极气候变化特征并对北极水文气象要素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其活动及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值得关注。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定义北极超强气旋(Arctic Super Cyclone,ASC)过程,结合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 Snow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