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模式构建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蕴含着丰富教育功能的一门教育学科,美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鉴于幼儿兴趣和情感需求的考虑,美术教育生活化已经成为了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
  0.引言
  美术教育生活化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指教师通过采取多种美术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形式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客观上来说,美术教育生活化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求的。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的自主性,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幼儿的自我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1.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1对美术教育生活化认识不足
  尽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美术教育生活化已逐渐崭露头角,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一定地位,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生活模式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巨大促进作用。但是实际上,美术教育生活化仍未受到大部分幼儿园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上的滞后性还是不信任该种教育模式,即使有所涉及,也是流于形式。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要求相关美术教育老师在美术教育中推行生活化教育,相关资金投入也不足,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1.2美术教育方式传统,单一
  部分幼儿园的美术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无法适应生活化模式的传授方式,而沿用的传统教育方式,未能充分挖掘幼儿的生活体验,只是在教学课堂上单纯的对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学形式内容单一,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不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实现幼儿美术的教育目标。
  1.3幼儿美术生活化程度不够
  由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在我国实施只有几年,在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因此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开发力度还有待于加强。从当前现状来看,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最多只是在幼儿园美术教师的美术教育示范课中有所涉及,并未实施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开发力度还普遍较弱。另外对其的资金投和师资力量还偏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 。
  2.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
  2.1加深对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认识
  幼儿教育工作者是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只有充分重视到生活化模式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将美术教育生活化落实到实处。因此,相关部门及幼儿园应当加大对生活化教育模式的资金投入,并对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动员,为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前提条件,以更好的发挥生活化美术教育对幼儿人生的积极作用。
  2.1在生活中挖掘幼儿美术教学的材料
  材美术材料作为幼儿学习与创造的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美术教育工具。将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搬上幼儿美术教育的舞台,能够大大提升幼儿的创作兴趣。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生活化的美术教材。例如,在老师讲完《美丽的蝴蝶》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适量的旧纸壳,各种形状的瓶子,电线和剪刀并鼓励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蝴蝶。在制作完蝴蝶之后,为充分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幼儿利用剩下的材料作出其他的物品,如,用旧纸壳改造制作成效汽车,塑料瓶做成花瓶等。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的提升[2] 。
  2.1将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实际的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幼儿平常在家庭以及社会上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与美术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并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内在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对于符合孩子认知的教材内容可以酌情拓展和延伸,而对于超出孩子认知范围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同时,将幼儿的兴趣年龄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有计划的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美的熏陶。
  2.2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课程都完成于课堂上,幼儿的美术学习过程是在老师一步步程序化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样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改善美术的教育形式。采取活动课,体验课的方式,让孩子充分参与实践进去,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下有效的学习美术知识[3] 。
  3.结语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幼儿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生活体验,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教育者应加深对美术教育生活化的认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实现幼儿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推动幼儿美术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艳娥.浅谈如何运用农村特有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J].青年文学家. 2010(16)
  [2]梁玉美.直观教学法——学前美术教育幼儿美术活动方法探索[J].大众文艺.2011(06)
  [3]《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评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13(04)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白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不但保存了本民族传统服饰的精粹,而且还以极大的包容心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本民族传统服饰创新与发展。然而在众多强势文化的影响下,白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将从白族服饰的现状、建档及传承进行研究,为民族服饰的建档和传承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白族服饰 建档 传承  1 云南大理白族服饰现状  云
以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万tPA66切片连续聚合项目为例,介绍了日本横河公司CENTUM/CS3000集散型控制系统的配置及其功能,并从聚合工艺中浓缩槽液位的控制回路、联
探讨物料粉碎机理与物性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从而提出在干磨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物料选择不同形式的粉碎刀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首选湿磨的观点.
一、舞蹈教学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增进友谊  在校园里,特别是幼师生,都是清一色女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会出现摩擦、矛盾,造成关系紧张,思想不愉快,在班级、学校这个集体里,建立稳定、和谐的友爱互助关系,使同学之间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相处。  舞蹈创编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学生通过分组创作,用集体的智慧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从中获得友情。舞蹈表演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