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结合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近年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特点。
  方法对我院门诊2012年-2013年抗菌藥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趋势。
  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出现下降趋势。2012年-2013年注射剂使用情况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口服制剂使用呈现出上升趋势;2012年我院门诊出现三联用药(使用率约为6.7%),2013年三联用药获得控制;2012-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喹诺酮、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
  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大致合理,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给予综合干预,以提升药物合理利用水平。
  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609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363-01
  近年来,抗菌药物使用十分广泛,药物使用统计结果显示,抗菌药物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类药物,但是临床实践证明,抗菌药物过量使用不仅会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还会提升细菌耐药性,造成药物资源浪费[1]。为了充分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提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针对门诊处方进行了系统干预,本文以我院门诊20112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例,着重分析总结了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探讨了药物干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次研究统计资料来源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两年中每月15号(如遇法定节假日或公休日则提前一个工作日)抽查我院门诊开出的处方,其中2012年一年处方12000张,2013年处方13000张,结合处方内容进行资料整理。
  1.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处方指标统计内容包括处方中用药总类(a)、有抗菌药物的处方数量(b)、就诊时抗菌药物使用率(c=b/a×100%)、有注射剂的处方数量(d)、注射剂中有抗菌药物的处方储量(e)、注射剂中抗菌药物使用率(f=e/d×100%)。其它指标如限定日剂量(DDD,指为治疗主要使用证而设定的某一药品成人使用平均日剂量[2])、用药剂量(DDDs,参照WHO制定的剂量与《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药物剂量计算得出)、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其中DDDs=总用药量/该药品DDD,DDDs数值越大药物使用频率越高,DUI=DDDs/用药总天数,DDC=药品消耗总金额/DDDs所有数据均由衡量医师统计评估,并结合统计指标判断药物使用的合理度。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记作百分率形式,计量资料记作(X±S)形式,两种统计资料分别给予X2、t检验,用P<0.05来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给药方法下抗菌药物使用。静脉给药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给药过程中极易发生发热、过敏反应。本次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注射剂使用率为22.4%,口服剂使用率为70.2%,2013年注射剂使用率为20.0%,口服剂使用率为72.0%,2012年-2013年注射剂使用情况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口服制剂使用呈现出轻度上升趋势。
  2.2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二联用药法最为常见,且联合用药法仍在不断推广使用。2012年我院门诊出现三联用药(使用率约为6.7%),药物管理给予管理后2013年三联用药获得控制,保持基本稳定。
  2.3不同类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平均用药品种数前五名分别为喹诺酮、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喹诺酮、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统计结果显示,2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用药300次,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300次,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256次,大环内酯类药物250次,青霉素类药物使用148次。
  2.4抗菌药物用药情况。整体而言,抗菌药物使用总量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三分别为奥硝唑片(1080/日)、头孢克亏胶囊(705/日)、环丙沙星片(610/日);2013年DDDs排名前三为左氧氟注射液(2065/日)、奥硝唑片(1098/日)、头孢克亏胶囊(950/日)。DUI统计结果显示,DUI数值接近1的药物仅有奥硝唑片、青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几种药物,可见,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整体合理,但是仍存在问题。
  3讨论
  就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口服制剂呈现出上升趋势,该种现象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轻度感染患者选用口服抗菌药物更为安全相关建议。通常情况下,抗菌注射用药于急疹、儿科等科室使用率最高,这与患者病情危重有关,抗菌注射液局部用药使用率最高科室是妇科、皮肤科、五官科等,这符合患者局部感染治疗用药高浓度要求。我院门诊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发现,2012年-2013年喹诺酮、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广谱抗生素使用十分普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疗效强、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我院门诊在该类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过程中针对这些谱广药物还制定了严格的用药门槛,以控制药物滥用,效果较佳。本次统计还发现,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出现率有增加趋势,临床上二联用药法最为常见,一方面原因是部分疾病控制难度大,另一方面与医师用药观念不强有关。
  从本文统计结果来看,我院门诊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大致合理,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给予综合干预,以提升药物合理利用水平。医院可以建立门诊处方评价系统,定期对门诊处方进行合格检查,针对处方合格率高的医生给予奖励;组织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定期组织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讲座,指导医师熟练掌握用药配伍知识,提升用药合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静,朱瑾.2008—2010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24(10):789-794
  [2]王玮玲,李玲玲.我院2008-2010年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3,31(07):37-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并针对老年人就医意向进行系统分析。  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5岁的农村老年人572例。对所有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具有各种生活开支能力的老年人普遍存在非常强烈的社区护理需求;并且进行比较发现,独居老人同其余类型老人进行比较,前者具有较高的社区护理需求。高年龄段老人同低年龄段老人进行比较,前者需求非常强烈。  结论近年来,农村老人在社区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间6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治疗中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降壓药为硝苯地平,其用药频率为375,给药天数为220天,总用量为3600mg,其次为马来酸依那普,用药频率为312,给药天数为162天,总用量540mg。联合用药情况中可以看出用药情况中二联用药方式居多,占总比38%,其次为单一用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暗娼(FSW)、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孕产妇(PRG)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流行趋势,为相应疾病的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据。  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对FSW、STD、PRG人群进行监测。  结果PRG人群未检出HIV抗体,FSW人群阳性率为1.33%,PRG人群与FSW、STD人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F
期刊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社区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我社区中的糖尿病患者对社区的总体护理需求停留在一般水平,其中对促进健康的护理需求排在第一位,对预防并发症方面的需求排在最后一位。而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并发症、治理方式和年龄等三个因素,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本院NICU院内感染败血症的情况,探讨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等,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依据及临床指导。  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8月本院发生院内感染败血症患儿56例进行分析,共检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染色阳性24株(41.38%),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见;革兰染色阴性杆菌31株(53.45%),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见;真菌3例,为白色念珠菌。革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颈椎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降低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  方法2013.9-2014.3选择某院手术室92名护士进行颈型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近3个月颈椎片进行诊断和分型。  结果本组92 名护士颈型颈椎病的患病率为36.5%,不同手术室工龄、不同职称护士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其中10~15 年手术室工龄和主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检验前误差的产生原因,得出相应解决对策。  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在职检验医师30位,检验报告10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医学检验误差的产生原因。  结果100份检验报告,统计检验数据的误差发生情况,有30份出现误差,误差率为30%。对30份产生检验结果误差的报告进行分析,有25份是检验前误差,占83.33%,3份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检验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检验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慢性白血病患者11例(慢性组)、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急性组)以及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行组间比较。  结果急性组与慢性组的WBC与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GB或Hb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组CRP显著高于急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现代微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微生物检验技术,已经逐渐被医院所重视,并将其引入到医院并应用于感染控制中。临床微生物检验在现阶段已经成为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通过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632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一起参加婚宴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暴发调查,掌握食物中毒暴发特点,为下一步的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承办婚宴的食堂及参加婚宴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验。  结果发病的92例病例有共同进餐史、群体发病及症状体征相似等食物中毒的特点;采集的27份标本9份检出沙门氏菌,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  结论本事件是一起承办婚宴的食堂采购的食物受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