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的”哲人王之路——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核心问题探析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的理论叙述具有三个意义层次。首先,从484A至497A,此一意义层次主要探讨哲学家因何应当成为城邦的护卫者;其次,从497B至502C,此一意义层次主要探讨受哲学主宰之城邦的理想图景;最后,从502D至511E,此一意义层次主要探讨哲人王的实现路径即哲人王的规训与教育。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城邦具有双向的实现进路,即或者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或者城邦的统治者用哲学的训诫来统治和塑造城邦。真正的哲人本性是爱"真"憎"假",酷爱真理,并不断接近真理。哲人王需要具备种种优秀的品质,需要不断地进行哲学的学习和训练,并掌握"善"的理念,才能成为完美的城邦护卫者。柏拉图用太阳喻突出论证"善"之地位,用线段喻来解释太阳喻中的可知世界与可见世界。哲人王这一概念是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此一核心问题对于理解柏拉图理想城邦建构理论具有线索式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时刻关注教学改革的新动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今年高三毕业班是使用新教材新课标的第一届,如何巧用方法进行系统复习,应对2007年高考,是高三语文老师的迫切要求。纵观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只有广东、上海和重庆考文学常识,其中广东试卷中占2分,重庆和上海试卷都是占1分。老师们一般不大重视文学常识的复习,但也很希望学生能得到这一两分。那么,如
本文尝试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英语学术论文的翻译问题。笔者以道格·伽瑟瑞(Doug Guthrie)的学术论文——《信息不对称及认识难题:论结构地位在中国“关系”重要性
<正>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温州媒体,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中,如何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本文以温州晚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报道·温州人家》专栏(以下简称"温州人家"
古典政治哲学所谓的"哲人王"观念只是一种理论预设,其目的在于批判人间"理想国"、为现实政治寻找理论"范式"、指导尘世国度的统治者以及为现实政治寻找超越性的神圣依据。古
迄今为止部分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概念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本文阐述了数学概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