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不端行为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来源 :医院管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开发布的科研不端行为及案件处理决定,提出防范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对策与建议.方法 查阅139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涉及的国自然项目批准(申请)号、项目所属学部、项目类型、项目被撤原因等信息.结果 与项目相关的科研不端行为中,抄袭剽窃他人项目申请书在国自然项目被撤销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17.42%),与项目涉及论文相关的科研不端行为中,同行评议过程造假所占比例最大(41.29%).结论 建议从科研工作者本身、依托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防范科研不端行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新生儿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第一季度NICU使用肠外营养治疗患儿(方案实施前,52例)和2020年第四季度使用肠外营养治疗患儿(方案实施后,49例)进行专项点评,比较新生儿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实施前后医嘱不合理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方案实施前,新生儿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率为39.86%,并发症发生率26.92%,方案实施后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率为8.95%,并发症发生率1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肠外营养管理,有助于实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医院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现状,为做好腹膜透析患者规范的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北京29家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29家医院中有10家医院(34.5%)腹膜透析中心护士配置未达到《腹膜透析标准操作流程》要求;有18家医院(62.1%)开展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18家开展营养管理的医院中有16家医院对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其中9家医院使用SGA评估工具;有12家医院进行饮食摄入评估,其中8家医院使用24小时回顾法,7家医院使用3天饮食
随着“一院多区”建设与管理的普及,综合医院开始以外部院区或托管基层医院的形式扩容下沉医疗资源.在此趋势下多院区如何统一物资管理,使各分院区的物资供应与配套设施迅速同步,保持流程标准统一,为全院区提供同质化物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建立SOP物资管理模式,以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工作行为,将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量化与细化,科学、专业、精细、高效地管理各项物资,做到全院区合理配置、顺畅请领、标准发放、细致监管、精准控制,形成物资供应链全过程的完整闭环,实现“一院多区”的物资管理同质化,更好地为全院区统一发展
目的 分析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优化儿童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规则.方法 分析比较合理用药系统与处方点评小组抗菌药物点评结果,应用5M1E方法分析两者不一致的原因,结合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在合理用药系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用药规则设计与改进.结果 2019年1季度、2020年1季度、2021年1季度儿童抗菌药物审核结果显示,合理用药系统审核合格率分别为98.74%、99.22%和99.61%,处方点评小组点评合格率为98.88%、99.30%和99.62%,系统审核与点评小组点评结果一致性分别为88.54%
目的 使用床位利用指数及DRG相关指标分析医院各科室住院患者特点,依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管控.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0年10月医院的统计年报数据以及经广东省CN-DRG分组得到的数据对不同科室床位使用效率、DRG入组情况、收治病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平均住院日从2017年5.67天降至2020年5.16天.妇科平均住院日4年间下降明显,CMI在0.9附近波动;产科平均住院日虽逐步下降,但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儿内科平均住院日维持在4.2天左右,且明显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但CMI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及标准.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功能分区、日最大检测量、地域区位内职能定位等,确定实验室配置设备的种类、品目、数量等标准.结果 分析总结实验室核酸检测设备配置及标准,对于新建或扩建实验室的核酸检测主要设备、配置数量、配置标准及检测环节所用时间提供了建议.结论 按照标准配备核酸实验室设备可有效提高检测速度,对快速应对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通过对医院外事工作内容的分析和挖掘,利用科学方法和工具,构建医院外事工作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以指导医院外事工作人才选拔、培养和考核.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析构建评价体系.结果 建立了包含3个层次、5个维度和15项要素的医院外事工作胜任力评价体系,并从正向指导医院外事工作岗位人员的选拔和反向考核现有医院外事工作人员两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所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结论 构建的医院外事工作胜任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明确医院外事工作岗位所需能力,指导医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病区陪护人员出入防控闭环管理模式.方法 构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陪护人员闭环管理模式,实现陪护人员首次进入病区时信息登记电子化、陪护人员出入病区和发热管理闭环管理模式.结果 陪护人员日均进出病区人数由1568人次缩减至1010人次,日均进出病房人数由18.4人次缩减为11.8人次,人均出病区时间缩短至21分39秒.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陪护人员出入病区实施闭环管理,能有效减少陪护人员进出病区的人次和在外时间,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目的 对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治疗中应用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预后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肺部CT检查发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依据结节定位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甲蓝染色定位,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研究组在胸腔镜肺局限性切除术进行前接受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辅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穿刺定位时间、胸腔镜切除肺部小结节时间、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定位
目的 通过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以浙江某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307例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年龄≤30岁者占75.9%,工作年限≤5年者占68.7%,护士+实习护士占72.6%;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源占比最大的是乙肝病毒,为49.5%,其次是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分别占30.6%、19.9%.暴露因素主要是操作不当、针头反弹和高危动作,分别占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