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痒难耐的外耳道真菌病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dy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近来,李女士莫名觉得耳痒,常常自己用棉签掏耳朵止痒。可奇怪的是,“耳屎”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每隔半小时,李女士就忍不住要用棉签掏耳朵。她还发现,自己的“耳屎”不仅黏糊糊的,还伴有臭味,及淡黄色的脓液渗出,听力也明显下降。李女士再也坐不住了,去医院就诊后,她被诊断为患“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偏爱”哪些人
  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以高温潮湿季节多发。一般而言,外耳道真菌病的好发人群有以下4类: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者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时,有利于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喜欢掏耳朵的人耵聍(“耳屎”)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频繁过度清理耳道易造成天然屏障损伤,为真菌“入侵”提供“可乘之机”。
  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炎患者耳内分泌物积聚,易并发真菌感染。
  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常有外耳道瘙痒、湿疹,其所造成的酸性环境对真菌生长繁殖有利。
  不同阶段,症状不同
  外耳道真菌病的初发阶段或轻症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多数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外耳道深部和分泌物表面可有密集粉末或颗粒状物堆积,甚至白色绒毛附着,很容易拭去。(图1、2)
  随着病程延长,真菌侵入上皮层后,患者可出现耳痒、闷胀堵塞感、潮湿、分泌物(呈团块状或痂皮状)增多,常常伴有听力下降。此时,患者耳道深部有黄褐色或黑褐色分泌物堆积成团块,清理后可见皮肤潮红、肿胀、糜烂。(.图3)若耳道皮肤破损或进水,易合并细菌感染,引起耳痛,分泌物可为脓性,且有臭味。
  若疾病持续发展,将引起软组织肿胀,耳道更狭窄,造成恶性循环,甚至累及鼓膜。长期反复发作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耳道皮肤有明显的增厚、脱屑等表现。
  治疗讲究及时、规范
  外耳道真菌病的治疗必须及时、规范,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①以过氧化氢、碘伏等清洁耳道并拭干后,在耳道内局部涂抹抗真菌类药膏;②必要时,须同时治疗可能存在的外耳道湿疹或中耳炎等原发病;③局部用药难以控制病情者,需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预防外耳道真菌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①保持耳内干燥,尽量避免进水;②改正过度挖耳的坏习惯,以免损伤耳道皮肤:③尽可能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④过敏体质者可尝试查找过敏原,发病后应及早进行抗过敏治疗。
  臨床上,外耳道真菌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不外乎听力是否会受影响。在疾病发作期间,外耳道充血、肿胀、糜烂、分泌物堵塞、鼓膜感染等因素,均会影响听力,甚至造成耳鸣。当然,绝大多数患者痊愈后,听力可恢复如初。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湿疹、真菌性鼓膜炎等疾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部分症状相似。外耳道真菌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不愈,易加重或诱发其他耳科疾病,包括真菌性鼓膜炎、真菌性中耳炎、弥漫性外耳道炎,或者更为严重的坏死性外耳道炎等。因此,及早治疗很重要。所谓“病从浅中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他文献
過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生活实例:近日,为筹备同学毕业20年聚会,王小姐既紧张又忙碌,平时好好的肠胃也来“凑热闹”,不时出现腹痛、腹泻。经胃镜、肠镜等检查,王小姐并无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疾病。原来,她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经辨证论治,笔者用“经验方”健脾温阳方治愈了她的顽疾。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腹痛可以是胀痛、痉挛痛或钝痛,程度各异。有些患者可表现为一吃生冷食物或一
送名贵中药,并非越贵越好  如今,不少人喜欢购买一些名贵中药作为看望病人的礼品。然而,中药并非名贵就好,还需要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和中药的适应证合理选择,不能唯“名贵论”,也不能唯“流行论”,好药要用在对的人身上,才能起到良好的药效。以下介绍几种人们经常作为探望病人礼品的中药的特点,方便大家按需选购。  ·参参有诸多品种,常用的有:山参、白参、红参及西洋参。它们均有补气作用,但在药性、强度、价格上有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人”,这对父女也不例外。当父亲走进咨询室,一屁股坐在双人沙发上的时候,跟着进来的女儿一瞪眼,继而瞥向单人沙发,父亲就“乖乖地”起身坐到单人沙发上,女儿和母亲就并排坐在双人沙发上。眼前的这个女孩14岁,因为被精神科诊断为情绪障碍伴自残行为前来咨询。  父女间的悲哀  据父亲说,因为妻子工作忙碌,女儿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原来成绩很好,但最近两年,女儿学习成绩下降,还非常叛逆。对
不知从何时起,我在门诊开完处方后,常有患者问:“喝中药期间是不是不能喝茶?”也有非常可爱的患者,复诊时为了表示对我治疗的尊重与配合,特地告诉我:“我服药期间连茶也忌了,一口茶也没有喝。”每当听到这些话,感动之余,我也很奇怪:从何时起,大家认为服中药时需忌茶呢?  服中药是否需忌茶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史欣德  茶是一种传统饮品,普通如一日三餐的饭菜,同时也是一味使用历史悠久的中药。  历
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地区,全世界约有45%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胃癌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近年来,胃癌发病有逐渐年轻化趋向,因此,青年人也要警惕胃癌的偷袭。  胃癌病因很复杂,诱发因素也很多。目前认为,以下5种因素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诱因。  1.合餐制  合餐制是中国重视亲属血缘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
2019年初,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该指南的起草人不仅有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的专家,还有来自感染学、骨科学、创面外科学、精神病学等多专业的专家,反映了国内外糖尿病防治领域的丰富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  作为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很差。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足最为常见的
很多爱美的女性常常发现眼周出现一些“小疙瘩”。这些“小疙瘩”可能是汗管瘤、粟丘疹、睑黄瘤、扁平疣等,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有的“小疙瘩”能自行消退,有的则“层出不穷”,让人很是苦恼。有些人自行用针挑破它们,或在一些不正规的美容店处理,结果非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不良反应,甚至留下瘢痕。汗管瘤:无须治疗的良性肿瘤  汗管瘤是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导致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肤色的半球形或扁平皮疹,直
癌症治疗选择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经常有患者问,癌症治疗到底是选择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其实中医、西医治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因人、因时、因病况而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改善癌症预后的最主要因素。癌症早期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一般地说,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对不能切除的癌症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如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扶正抗癌,具有五大特点。  1.较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第四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膳食指南,之后分别于1997年、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2016年新版膳食指南的修订自2014年开始,由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启动膳食指南的修订工作,针对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科学依据,结合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同地区对食物的可及性等因素进行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