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遗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揭示不同交配类型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关系,对于林木杂交育种及种子园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选取来自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及杂交鹅掌楸的16个交配亲本,共组配14个杂交组合,分属5种交配类型,分别为种间杂交、种内交配、多父本混合授粉、回交、以及自交。每个交配组合随机抽取30个子代,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各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16个交配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总体上,鹅掌楸交配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5种交配类型子代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的趋势为:多父本混合授粉子代、种间交配子代、杂种F1与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配体或适配体(Aptamer)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特异性极强的基因干扰技术。通过人工合成特异的智能配体结合靶基因的蛋白产物,达到特异干扰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这是人
在养猪业中,与脂肪沉积相关的性状如背膘厚、肥肉率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研究与脂肪沉积有关的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FIT1(Fat-inducing transcript1)基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