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王纪言的博客开张了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岳麓出版社准备出版《杨锦麟这家伙》时,给我传来几个封面设计方案,看得出设计者的苦心,但总觉得封面选择的照片似乎欠缺些什么?编辑选用的杨锦麟照片其实都还算不错,却还是少了点精气神。
  我不谙照相,我知道那是一门足以让人高山仰止的艺术。没有一点艺术细胞和素养,是很难和照相艺术靠上点关系的。
  于是,我就向被尊称为“院长”的王纪言求援。
  这就是《杨锦麟这家伙》封面照片的由来。
  凤凰卫视的能人很多,冷不丁在走廊上迎面走来的,可能就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或者是得奖无数,懒得再参加获奖比赛的专栏作家,或者是当下依然叱诧风云的艺术家……而照相发烧友在凤凰卫视更是比比皆是,但够得上大师级别的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院长”当仁不让的是佼佼者之一。
  不是因为他是在下的长官,刻意在此给他的靴子“抹鞋油”,而是因为摄影原本就是他的专业,在大学教授的就是这门课程,门生弟子满天下,摄影的影龄至少在三十多年以上,三十多年的经验,不好意思道一个“老”字,一般对这种资历的行尊,最好使用的两个字是“资深”。
  凤凰网开设博客之后,在下等一众凤凰同仁纷纷开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花争艳,各自精彩。
  某日,有机会和“院长”私下聊天,郑重向他提出开博的建议。这个博客必须博出自己的特色,独沽一味、就是集中将自己历年来最精采的摄影艺术作品贴上,配上适当的文字说明,也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纪录,如此这般,完全可以在众多博客中脱颖而出,点击率肯定理想。已经炉火纯青,处于艺术创作高峰时期的十年,正是凤凰卫视从创业到逐渐成长的十年,透过照相机的广角镜,给世人进一步深入了解凤凰人提供别出心裁的视角。
  一向谦虚的“院长”似乎有些心动了,在下以为在此之前势必有很多欣赏他的艺术作品的朋友,同事,门生等,向他提出相似的建议。当时的“院长”只是微笑,未曾表示明确态度。心想介日忙得连轴转的他,恐怕难于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博……
  终于,王纪言“院长”精心筹备的专业博客在九月一目正式开通!九九归一,这个一就是艺术的巅峰就是一如既往的坚持,一以贯之的探索。在下于此处写几个字表示祝贺,也算是对他的热心、爽快、豪爽为人和知遇之恩的一点虔诚的回馈。
  与时俱进,没有人能够抗拒新媒体,没有人能够自外于博客的诱惑。只是不知道,“院长”会不会只是图一时新鲜,赶当下潮流,他的博客会不会持之以恒。因为我知道一旦开博之后,维持和经营是需要诸多精神,总会有欲罢不能的时候。这一点苦恼,我有切身感受。倘若坚持下去,我相信“院长”的博客开门大吉之后,势必有很多的精彩,这将是视觉的冲击,艺术的享受。我是摄影艺术的门外汉,但我总觉得“院长”拍摄的作品,是鲜活的动感的,触手可及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读出一篇篇故事;用心构思的画面,总是可以寻觅诸多人生哲理的隽永……
  我告诉“院长”,在下的博客点击率已经接近五十万,我希望他的博客很快就会超过这个点击率。
  毕竟,人们对专业的,艺术的,高端的都会有一种下意识的敬畏。
其他文献
很难想象,眼前的陈晓楠,一个斯文白净的邻家女孩,何以又上前线战场,又上青藏高原,处处挑战高难度,精彩地演绎了2006,却丝毫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后的沧桑。这一年,她遇上三个令人瞩目的国际新闻,经历人生的三个极限:心理极限、生理极限、采访极限。用她的话来说,这一切都不在计划之中。生活就像新闻—样不可预料,今天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突发事件,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新惊喜、新震撼;生活又像天气—样,纵然你无法
期刊
01  特别的—贺信  今年的圣诞,中国的家庭和儿童会有意外惊喜!为增添今年圣诞节的纯正、惊喜和节日祝福氛围,北极圣诞树圣诞祝福中心首度通过中国官方运营伙伴华夏银行把圣诞贺信,就是把圣诞老人在芬兰北极圣诞村(距离中国北京有6680公里之遥)用13种语言文字写就的圣诞祝福,带给你的家人,孩子,朋友.事业上的伙伴以及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朋友,圣诞老人的亲笔签名贺信,渗透圣诞风格的专属信封、信笺、邮票、邮戳
期刊
上个世纪,“要一一间自己的屋子”是人们共同的呐喊;本世纪,“要一个自己的圈子”的声音日益壮大。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品质.变得缺一不可:努力工作,但绝不让脸色变得枯槁;爱护家庭.但绝不婆婆妈妈拖泥带水;享受爱情,但更看重自己与朋友们之间自得其乐的“约会”;把握现在.但更懂得积极地设计自己的未来。而当人们开始积极、精心设计起自己的“圈子”时,却发现“圈子”或者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或者自己成了围绕“圈
期刊
相对论:没有人计算过中国有多少房奴,但有统计显示,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人群达1.6亿人,各地开花的奢侈品展上也是人来人往。到底是奢侈品消费者比房奴多,还是房奴比奢侈品消费者多,我们到底是穷人还是富人?谁也回答不了2006年留下的这个悖论。    房奴、医奴、教育奴:大家都是高收入的穷人    “房奴”、“医奴”、“教育奴” ……这些都是中国大陆特色的“仿词”,而词根则都来自于台湾流行的“卡奴”。  对
期刊
相对论:都说今年是结婚年,可有人忙不迭地结婚,有人还在落寞地征婚,结婚年的风景不但有结婚的喜庆,还有征婚、求婚的是非,真好看。    千万对新人    早在2005年,就有不少人对2006年满怀期待了,据说2006年是“结婚年”。  原因很多,收集一下,大概是因为2005年全年内无立春,俗称寡妇年(寡年)。而农历2006年全年内有两个立春,俗称双春年。民间认为,双春年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再加上今
期刊
回归剧场,功德圆满    不管按哪个标准,“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入围2006年度最红的艺人都是毫无悬念的。这倒不因为他大红大紫,也并非绯闻多,而是因为他和他的德云社在今年炙手可热。 不久前,德云社10周年庆典,在世界杯上疯狂的黄健翔和董路等众人来捧场,穿上长衫上台客串了一段相声。从10年前德云社演出最少只有1个观众,到今年一票难求,火爆京城中产、白领圈,以至于娱乐圈内不少大腕想看德云社的演出都
期刊
相对论:人们并不是第一次注意到工作压力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2006年终于爆发了,其代价是年轻的生命。痛定思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一种新的“乐活”概念,乐观、快乐地活着,工作与生活的权衡,生命与生计的博弈,2006年,做到死还是做到“活”的确是每个职场人士面临的选择。    加班ing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有一条金科玉律:“没有任何一条新闻值得用生命换取。”  但今天,这样的金科玉律放在中国
期刊
相对论:设计改变生活,于是造就了一系列伟大的设计,比如apple的Ipod、北京的奥运场馆,但2006年,有人反对这种设计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反设计、超设计的声音不绝于耳。    设计改变生活    2006年,设计改变生活的力量最先出现在建筑领域。一大批被质疑,被批判的设计在今年从图纸变成了现实。这些创意独特的设计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设计对人居生活的影响。比如,一直被怀疑技术上难以实现的2008年
期刊
相对论:因为“禽流感”,国人改掉了随地吐痰等不好的习惯,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庆幸,中国人海外不文明行为就沸沸扬扬了。2006年,在文明和不文明之间,我们还—直徘徊着。    “禽流感”下的蛋    早在2005年,“禽流感”就是很热门的话题了。在年初《凤凰生活》创刊时,吴小莉写来祝词:“2006年最希望禽流感不要爆发。”尽管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愿景,“禽流感”病毒还是从H5N1迅速变种为H5N2、H5N
期刊
尽管“酷”这个词早已不再流行,但在北半球的这个深冬季节,无论是气温还是最让我们心动的出游项目还是会让我大呼—声:“That is Cool!”  在这个季节里,忙碌了一年的我们开始为自己欠下的年假赎罪。老板面前死磨硬泡换来短暂的几天假期。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外出度假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去热带的岛屿游泳,还是听周杰伦的话,“一路向北”,到“千里之外”的寒带体验“冰冻”的感觉?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搜罗了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