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流动、污名话语与国家认同:基于中缅边境田野调查的思考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中缅边境经济交流、社会互动和文化发展的发展,中国边民对缅甸形成了诸多负面印象。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从边境日常生活出发,讨论在跨境流动过程中的污名话语建构与实践,以及污名话语背后的国家认同问题。中缅边境日常生活中的污名话语,背后实则是政治经济结构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化呈现,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边境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
其他文献
社会性别结构是内置于一系列社会关系中的规则和资源,并在日常实践中得以维系、调整和修正。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实践者的角色、家庭策略的研究发现,信仰实践中的性别
晚清具有多重身份的徽州乡绅汪光淼撰写的《局董日记》,详细记载了晚清时期徽州府祁门县乡村社会中的店铺经营、茶叶贸易、民间借贷、劳动力市场、崔征钱粮和田地收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