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DSA能明确诊断,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的情况.5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单纯真丝线段栓塞36例,真丝线段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联合栓塞16例.栓塞程度: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2例,畸形血管团减少75%以上者21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在50%~75%者11例,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50%者8例.结论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合理而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种糖皮质类固醇。它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它还具有抗炎、抗毒作用。国内有关出血热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变化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最常见的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改变的标志,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确.业
患者1 男,19岁,因"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于2004年6月到我院消化内科就诊.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右上腹可触及质韧肿块,有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直接胆红素82.1μmol/L,间接胆红素30.0μmol/L,符合梗阻性黄疸诊断标准;癌抗原19-9正常。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定性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2004年收治的病因明确的152例腹水患者的血清及腹水标本,分为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呈混合型表现有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1例、肿瘤4例,其中合并肝癌3例).腹水总蛋白(AFTP)≥25 g/L,腹水密度≥1.1018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SAAG≥11 g/L诊断为门脉高压相关性腹水,SAAG<11 g/L为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小鼠血脂、血糖和肝细胞核因子-1β(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1β,HNF-1β/TCF2)表达的影响,探讨平胃散调节糖脂代谢可能存在
窗外,天空湛蓝得如碧玉一般,山茶花灿烂地绽放着,红艳艳的。
在急救与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是一项关键步骤,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和全身麻醉的成败.但患者气道解剖的异常会造成气管内插管困难,据统计,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为2%~3%.我院为18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用胆道镜引导行气管内插管,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是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当血小板活化时。GMP-140表达在血小扳膜表面,且随血水板活化程度其膜GMP-140分子数增加,被认为是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较特异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简称CP)是一种含铜的具有氧化酶活性的α2糖蛋白,95%以上的血清铜与之牢固结合,显蓝色,故称铜蓝蛋白。有关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水平国内报道
<正>本文对3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的测定,并与30例正常成人进行对照并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正常对照组选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