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剪裁高手

来源 :家庭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垂死的老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还有一个异性,是你的梦中情人,也许错过就错过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你说我在玩心理测试?不,这是一道面试题。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人被雇用了,他只是说:“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老人去医院,我留下来陪梦中情人等公车!”
  我的一个朋友除了主业外,还做两份兼职。虽然有三份工作,但她一点儿也不忙乱。所有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轻轻松松,所有流程步步到位,一气呵成。
  有一个词叫做“套裁效应”,说的就是这类人。
  套裁是一种服装裁剪工艺。在一块布料上裁制两件以上的服装时,需要作合理的安排,以尽量减少浪费材料。套裁效应是指在考虑问题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各种矛盾,以求得到最合理的收益。
  你可能会发现,我们每天面临的事情差不多,但有些人似乎永远在忙,有些人却优哉游哉。回头一看,永远在忙的人有时候还难免挂一漏万,优哉游哉的人反而该做的都做了。
  差别在哪儿?关键是会不会套裁。
  一家企业老总,要求秘书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即批阅,橘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路子一定,再多的工作也会进入既定轨道,各就各位。
  学业也一样。会学习的孩子,总是各科合理安排,在大脑哪个区域最活跃的时候复习哪一科,在某一个科目混沌的时候绝不勉强自己;不会学习的孩子,却总是跟自己过不去,数学这会儿不行偏要较劲,语文本来挺有感觉偏要去看物理,结果搞得门门一团糟。
  是的,我们都是一个裁剪师。手艺高超的师傅,把工作生活剪裁得有条有理,手艺差点儿的师傅,总是抓了这头丢了那头,抓了那头这头又够不着了。
  想要厘清生活?先厘清头脑。
  有人说,看你办公桌有多乱,就能看出你这个人有多乱。不妨先从整理办公桌开始,把工作分出轻重缓急,条理分明,利用有效时间发挥最大效率;把工作任务切分,如果太大,可以变成分步实现,给自己一些动力;让工作进入一个轨道,并不断强化,让这个思路进入良性循环。
  有的时候,你需要放弃“完美主义”。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如果失去全局观念,过分拘泥于某一个细枝末节、某一个灵感突现、某一个起因原委的时候,你就会迷失在重复和懊悔的漩涡里,永远难抽身。
  (摘自《大家健康》2011年第10期)
  “苹果”为何被咬一口/尹成荣
  1954年的一个清晨,在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先驱者艾伦·图灵的家庭实验室里,发生了一幕凄惨的悲剧—‘艾伦·图灵自杀了。
  图灵很早之前就患了一种难言的疾病,这种病疼起来让他痛不欲生。加上世人对他一些生活细节上的误解,在精神上给他施加了不小的压力。而最为不幸的是,他又被一名同性恋者给敲诈了。坏事连连,加上病痛的不断折磨,这些负面因素的不断叠加终于促使图灵有了轻生的念头。于是,他配制了一种剧毒药品氰化物制剂,用注射器注入到一只苹果里面,并且一口咬掉了近半个苹果,接着便毒发身亡。一代著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先驱,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图灵去世以后,人们在惋惜的同时,对计算机的研究仍然没有停止。21年过去了,美国的两名大学生经过潜心研究和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研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脑,并将其命名为苹果电脑。在设计这个苹果电脑商标时,他们联想到了计算机先驱图灵的惨死,以及那只被咬掉一口的致命毒苹果,便把商标设计成了现在人们看到的模样。而那两住大学生,正是一手打造了“苹果”帝国的乔布斯,还有他的同学沃兹。
  (摘自《知识窗》2011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有一个人,她擅于解说《论语》,从《论语》中她也领悟到了“家教”的意思,“入则孝,出则悌”,即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学习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她很喜欢“家教”这个词,认为“家教”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一种长期的自然人格。是的,她就是于丹。  让孩子有“牵挂”  于丹说,家庭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牵挂”家人就是“孝”与“悌”。  于丹在女儿苗苗一岁多时,就开始有
有一个在高级酒店工作的服务生,经常看到客人开着名车来酒店,每当看到那一辆辆豪华名车时,喜欢车的他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拥有这样一辆车。  有一天,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停到了这个酒店的门口,从车里走出一个大腹便便、神态做陧的中年男人,他下了车,用一种倨傲的眼神看了看站在门口的服务生,用带有命令的口气对服务生说:“把我的车给我好好洗一洗,要洗得干净彻底,但不能把我的车子弄坏,你千万要小心点,不可以有一
1574年,石田三成来到长滨城郊外的一座观音寺修行,当了一名茶童。因为他成天要笑容满面地为施主端茶倒水,几乎没有时间听师傅颂经讲学,石田三成的差事为师兄弟们所不屑。听到嘲讽,石田三成不争辩也不生气,依然默默地钻研着各种茶经茶道,用心服务每位客人。  一天,长滨城主丰臣秀吉打猎时路过寺庙,感到口渴便进入寺里求茶。石田三成毕恭毕敬地奉上满满一大碗凉茶。丰臣秀吉一饮而尽,直夸好茶,示意再来一碗。石田三成
李安的父亲对李安的期望值一直很高,可李安却曾让他伤透了心。李安曾两度高考落第,直到第三年,才侥幸考上艺专影剧科。  读艺专时,李安决心在艺术领域大展拳脚。在从艺专到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甚至是画素描,多方尝试,但直到近30岁,他还是无所建树。李安在纽约大学读硕士时的老师、著名的电影导演罗伯特·罗森一直对李安的勤奋很欣赏,可又为他找不到方向而焦急。  罗森50岁生日那天,邀请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