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解读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是在高质量国际循证指南基础上,针对中国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制订的改编指南。本指南涵盖了12个临床问题和24条推荐意见,特色在于强调了在不同疾病阶段、采用不同诊断(再)评估策略、依据出血和生活质量来决策治疗。本文旨在介绍本指南的特色,并对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高峰论坛——第四届儿童健康与成人疾病早期预防专题峰会于2021年7月22至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会议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
期刊
目的探讨CD200和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M1)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的表达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69例胃肠胰NEN,66例胃肠胰非NEN和16例转移性NEN中检测CD200、INSM1、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Cg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D200、INSM1、突触素和CgA及其组合在胃肠胰NEN中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CD200
目的探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14例)和北京协和医院(46例)2000年9月至2019年11月外检(44例)及会诊(16例)共60例PMBL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及microRNA表达谱。结果6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15~64岁(中位年龄28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全B
期刊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重要的心肺功能支持技术,目前已逐渐用于危重新生儿救治。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接受ECMO治疗新生儿总体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其中神经系统损伤是存活患儿中发病率最高、与远期不良结局相关性最大的一类并发症。本文就新生儿ECMO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神经监护技术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HILOS)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在1名志愿者(男性,34岁,身高173 cm,体重65 kg)股骨CT数据基础上,通过Mimics 21.0、3-matic12.0、Geomagic12.0、Hypermesh 2017.0等数字医学软件建立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股骨模型上切割股骨转子,植入股骨柄,分别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和倒三角形空心螺钉(CCS)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19例成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FNS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为(54.0±13.0)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13例,Ⅲ型34例,Ⅳ型15例;采用FNS固定治疗。CCS组57例,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采用FNS固定治疗及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采用DHS固定治疗的105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FNS组54例,男18例,女36例;年龄为(60.7±15.2)岁。DHS组51例,男14例,女37例;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20年1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FNS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为(49.4±11.0)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10例;采用FNS固定治疗。空心螺钉(CCS)组38例,男19例,女1
遗传代谢病是一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可引起多系统损伤。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减少等,其中以贫血最为常见。贫血机制不同,一些由于铁、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障碍,另一些造成红细胞膜、相关酶或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本文介绍以巨幼细胞性、溶血性、铁粒幼细胞性和小细胞性贫血相关的遗传代谢病,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遗传代谢病所致贫血及血常规异常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