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TOD交通枢纽结构设计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火TOD交通枢纽地下5层、地上2层,包括站厅层、站台层、枢纽大厅等.考虑了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与岩土的非线性动力特征,采用了反应位移法对地铁站部位进行抗震设计,并采用了岩土与结构三维动力时程法进行地下结构整体抗震校核设计,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岩土的动力特性和结构的空间效应.枢纽大厅钢结构采用网格巨柱、斜支撑及周边钢柱支承的单层菱形网格钢网壳体系,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双非线性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等方法进行设计.结果 表明:通过上述设计方法可以保证结构的刚度、承载力、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其他文献
为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探讨微生物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壤生态系统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山西吉县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林(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细菌α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功能预测以及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恢复模式共得到25门、66纲、129类、240科、392属、760种和2213 OTUs
全球约1/4的饮用水源为岩溶水,但岩溶含水层极易遭受人类活动污染.以八步地下河为例,利用硫酸盐(SO42-)浓度、硫氧同位素(δ34S-SO4和δ18O-SO4)和水中氧同位素(δ18O-H2O)研究岩溶小流域SO42-的丰、枯水期两个季节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 表明:①受酸性矿坑水(acid mine drainage,AMD)直接影响的采样点SO42-浓度较高(≥250 mg·L-1),枯水期>丰水期,其他采样点浓度季节变化相对较弱且浓度低.②地表水丰水期δ34S-SO4与δ18O-SO4平均值分别为-
随着电子垃圾的与日俱增,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导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探究电子垃圾拆解区周边土壤-农作物系统中镉的污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采集了171对土壤和农作物样品进行系统解析.结果 表明,根茎类、叶菜类、茄果类和水果类农作物土壤中镉含量分别为(1.292±0.647)、(1.010±0.201)、(0.921±0.125)和(0.861±0.135)mg·kg-1,均值分别是浙江省土壤镉含量背景值的10.0、7.8、7.1和6.3倍,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4.31、3.4
为了阐明溶解氧对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供氧区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3、1~2和低于1 mg·L-1的运行条件下微生物应对低碳源环境生长与代谢特性的差异.随着供氧区溶解氧浓度的降低利用外碳源和内碳源脱氮量分别升高了20.23%和80.54%,内碳源的除磷利用效率升高了13.89%,进而使低碳源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得到强化.高通量测序和RDA分析结果表明,降低供氧区溶解氧浓度驱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整,促使脱氮除磷功能微生物(如:Dechloromonas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基于PI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城市加快建设步伐。在城市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从而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施
期刊
利用生物炭吸附面源污染水体NH4+-N并将其进行还田可实现此氮资源由水体到农田的安全有效迁移,而探索负载NH4+-N生物炭对N2O-N排放和NH3-N挥发的影响则对于减施化肥和降低土壤氮素损失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土柱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CK)、单施化肥(NPK)、负载氮+化学磷钾肥(N-BC +PK)和生物炭+化肥(BC+ NPK).结果 表明,相较NPK和BC+ NPK处理,N-BC+ PK处理N2O-N累积排放量、NH3-N累积挥发量、气态氮素累积损失量(以N计)分别显著降低了33.6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化学品.揭示PFOS在较大时空范围内的流动、储存和释放规律,可为PFOS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构建了1985~ 2019年中国PFOS的动态物质流模型,量化了流量、存量及环境释放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表明,国内生产是中国PFOS主要的源,生产的PFOS多以终端产品形态流向国内市场,少数以原料形式出口;土壤和水体是中国PFOS主要的汇,释放到两者中的PFOS主要来自产品使用阶段,2019年达103 t.2000年前
青藏高原属于环境极端脆弱区和人类活动敏感区,近年来在该区域检测到越来越多的人为干扰.本研究基于甘南“一江三河”和西藏“一江两河”两个流域,分析了Cr、Ni、Cu、Zn、As、Cd和Pb这7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其生态风险.结果 表明,甘南“一江三河”流域7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呈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平均含量均超过青藏高原背景值,以Cd(4.50倍)和As(2.83倍)较显著,Cd和Pb的高值主要分布在水域、城镇及农村居民用地和工交建设用地;西藏“一江两河”流域7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呈沿江一线重金属含量较低、高
金属矿开采是土壤重金属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以往针对单个或少数几个金属矿区的研究尚不足以有效支撑大尺度特别是跨省域尺度内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本研究针对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搜集了有关金属矿开采对土壤重金属影响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量化了不同情景模式(即不同子区域、矿种和土地利用类型)下金属矿开采对周边土壤As、Cd、Cr、Cu、Hg、Ni、Pb和Zn的影响,最后利用失安全系数与漏斗图检验了研究数据的发表性偏倚.结果 表明,我国西南地区金属矿开采整
地下水重金属的来源确定和健康风险评估,是新时期我国环境管理中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雷州半岛地下水环境状况,采集44件地下水样品,测定分析了Cr、Mn、Cu、Zn、As、Cd、Hg和Pb元素的浓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地下水重金属的来源,最后结合健康风险模型对不同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①除As、Mn和Cd外,雷州半岛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均未超过Ⅱ类水质标准(GB/T 14848-2017).②总体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即南部高于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