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魔术师感恩父母: 谢谢你们“三不管”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昱在近景魔术大会现场

兴趣永远在正事之后


  张昱,1983年出生于南京市江浦区,父亲张界平是一名公务员,母亲邵跃在中学当老师。和很多孩子一样,张昱也有拖沓的小毛病,做什么事都要妈妈在后面三催四请。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直截了当地对儿子说:“以后你的事自己管理,迟到了或者作业没写完,你自己去跟老师解释。”没了妈妈在后面提醒,张昱只能自己打理生活,没想到坚持下来竟然改掉了拖沓的坏毛病。
  从这件事上,母亲邵跃受到了启发。张昱上小学后,父母跟他就有了一个“君子约定”:玩耍和兴趣爱好必须排在正事之后。靠着这份“君子约定”,张昱不仅成绩名列前茅,业余时间也比一般孩子丰富得多。2001年,18岁的张昱顺利考入南京理工大学。在大学里,他依然谨记和母亲的“君子协议”。
  2002年,张昱偶然路过南京新街口,被一个玩魔术的小哥吸引。从此以后,便不可自拔地爱上了魔术。张昱把学习之外的所有精力全放在魔术上,跟着前辈学,或者跟着视频学。张昱的父母得知儿子喜欢魔术之后,两人的态度也很开明:“我们还是和你小时候的态度一样,你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行。”
  在学校时,同学是张昱的观众,到了寒暑假,张昱的父母就成了他的助手和观众。有一次,张昱苦练扑克牌的基本功,母亲邵跃自告奋勇地充当他的互动嘉宾。张昱拿出一盒崭新的扑克牌,学着专业魔术师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请你检查一下这是不是一盒还没拆封的扑克牌。”邵跃强忍笑意,接过扑克牌仔细地检查一遍,确定之后点点头。
  张昱满意地将扑克牌重新递回母亲手里,接着说:“好,下面请你把扑克牌打开。”邵跃照做。“请你背过身,任意数好牌数,最好是几十张不然没有难度。数好后将牌递给我,我能根据牌的厚度说出有多少张牌。”邵跃疑惑地看着儿子,眼神里满是不相信。张昱挑挑眉毛,示意母亲快数。邵跃背过身,默数起扑克牌。张昱看着母亲谨慎的样子觉得有点好笑。“你转过去。”一边的张界平突然说话了,原来他怕儿子能看到。张昱哭笑不得地转过身,就听见父亲一个劲儿地说:“再加两张,再加两张。”好一会,夫妻俩总算数完了。邵跃把数好的牌递给儿子,张昱只用手捏了捏说:“36张。”“你怎么知道,还真是36张。”夫妻俩面面相觑,觉得有些玄乎。“咱再来一次,没准蒙的呢?”张界平提议道。张昱得意地说:“随便你俩来几回,我保准能答对。”这一晚,张昱家因为一副扑克牌热闹非凡。

“程序猿”辞职做魔术师


  2004年,毕业后的张昱选择前往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同时正式加入维也纳魔术俱乐部。一开始张昱只是跟在大师后面模仿,后来他逐渐意识到,只有原创魔术才能不断地带给观众最新鲜的感官刺激。于是,张昱开始摸索属于自己的原创魔术。
  2008年,张昱学习魔术的同时,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2008年年底,张昱报名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一场魔术比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的魔术比赛。
  舞台上,张昱拿出一本厚厚的魔术书,故作神秘地对观众说:“这个世上所有的魔术都被记载在这本魔术书里,它能给予人神奇的力量,其中我最喜欢的魔术叫做‘Any card any number(任意一张牌,任意一个数字)’。”说完,张昱拿出一副全新的扑克牌,并隨机点出两名观众上台。观众入座,张昱照例将扑克牌交给观众检查。在确认扑克牌没有问题之后,张昱让其中一位观众任意说出一张牌,观众选择“方片J”。接着张昱又让另一位观众任意说出一个数字,对方说出数字“17”。张昱晃动着手上的牌,轻轻地吹了一口气,让人惊奇的是整副扑克牌里唯独“方片J”凭空消失了。底下的观众连连惊叹。张昱让大家安静,他拿起魔法书,打开第17页,“方片J”正静静地躺在里面。凭借这个不俗的原创魔术,张昱获得了近景铜奖。
  首次演出就夺得铜奖,张昱心里激动难耐,有了辞职的念头。父母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儿子的决定。只是他们说:“既然你选择了做一名魔术师,那么你的生活重心也要放在魔术上,成为最顶尖的魔术大师,就是你以后的目标。”张昱点点头:“妈,你放心,这些年我什么时间做什么,怎么做,都心知肚明,我可以对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负责到底。”
  成为职业魔术师之后,张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种比赛、演出、讲座中度过。每一次外出比赛、演出,张昱总会被各种新奇的魔术重新激发出灵感,他将这些灵感汇总、凝结,最后创作出只属于自己的原创魔术。凭借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发明创作,张昱逐渐在世界魔术圈崭露头角。他先后获得2011年捷克魔术节近景冠军和总冠军 ;2015年比利时国家魔术大会近景金奖和总冠军 ;2016年纽约FFFF世界原创近景魔术研讨会嘉宾(获得全场起立鼓掌);2016年德国大师魔术冠军赛,纸牌部门金奖等等……每一次获奖,张昱总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让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兑现当初要成为优秀魔术师的承诺。

在对的时间做最该做的事


  2017年2月16日,三年一届的FISM国际魔术大会即将在英国黑池举行。(FISM:国际魔术联盟,这是当今被世界魔术界公认的、正式的、最具严肃性的、专业化的、最具规模的、唯一最具权威的国际魔术组织。)这场国际魔术大会,可谓精英荟萃,它集中了世界魔术顶尖高手。如此难得的机会,张昱自然不愿错过,经过初赛、复赛,他顺利地进入了最终的决赛。
  下午三点,张昱带着原创魔术“any called card rising”登场。不可思议的是张昱的原创魔术与一百年前的魔界谜团,号称三大魔术奇迹之一的“胡克不可思议的升牌术(Hooker Rising Cards)”高度契合。这使整个比赛从一开始就弥漫起复古神秘的色彩。张昱上台后,也充分渲染了这一点,舞台和音乐都十分契合。
  相比别的魔术师,张昱的道具格外简单,一张桌子,一副崭新的扑克牌还有一个高脚杯,这便是全部。张昱将一副未拆封的扑克牌交由展厅里任意一位魔术师检查并洗乱,然后张昱将洗乱的扑克牌放入高脚玻璃杯中。接着,张昱又随机邀请一位观众说出任何一张牌,观众要了“红桃9”。于是,在张昱完全不接触扑克牌的情况下,红桃9便从洗乱的扑克牌中慢慢升起!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观众又同时说出两张牌:黑梅7和方片Q,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黑梅7从杯中缓缓升起,突然间又奇幻般地变成方片Q!为了证明杯子和桌子没有关联,张昱特意将杯子放在桌子任何一个角落,被点名的牌仍然自己缓缓升起……表演结束,整个展厅静悄悄的,全场魔术师都懵了。直到张昱谢幕,4000位魔术师和评委们才反应过来,他们全体站立继而迸发出热烈的掌声!
  凭借神乎其神的原创魔术,张昱一举夺下FISM国际魔术大会纸牌类别冠军和近景魔术总冠军。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夺得FISM总冠军的华人,也是FISM欧洲赛事第一个近景魔术总冠军!多年的心愿达成,张昱第一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汇报了这条喜讯。
  2018年7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FISM世界魔术大会上,张昱再次如愿夺得世界冠军的奖杯,对他来说,这代表着一个新旅程,新开始。(文中当事人均为真实姓名)
  责编/昱青
其他文献
顾城写过一句诗:“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活得干净。”  越来越觉得,那些能够在俗世纷扰之中,始终心有净气的人,才是最难得的人。  复旦女教师陈果曾让无数人倾倒,有人高呼:“老师这么美,当她的学生很幸福!”其实陈果的外形并不算惊艳,但她却能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得体,魅力十足。  俗话说相由心生,每一个成熟的人,都需要对自己的外貌负责。粗暴的人常常满脸横肉,狭隘的人大多贼眉鼠眼;善良的人一般慈眉善目,
期刊
2018年6月,泰国发生了一起让人难过震惊的事情:在泰国宋卡府Chana县的一个潜湾中发现一条被困的小鲸鱼,它的下嘴唇、尾部分别有5厘米深、10厘米深的伤口,6月1日傍晚,鲸鱼的状况突然恶化,反胃吐出5个黑色塑料袋后死亡,兽医解剖鲸鱼后,在它的胃中发现了整整80个塑料袋,8公斤之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率最高的,大概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和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塑料有许多有价值
期刊
写在前面: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伴随着艾滋病带给人类的伤害,更让人震惊的是不少人对艾滋病的恐惧,并以此滋生的数量庞大的“恐艾症”患者,他们在网络和现实中遮起面庞、惶惶度日。而对这些人的心理干预工作,仍处在一个昏暗的边缘地带。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强烈的恐惧,并伴有焦虑、抑郁、强迫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心理咨询师张珂说,这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且在逐年增长
期刊
2016年8月9日,马艳叮嘱9岁的儿子服药。泰泰趁妈妈不注意,将3颗镇静类药片扔进垃圾桶。马艳生气地打了儿子一巴掌,泰泰跑进房间将门反锁。十多分钟后,继父耿韬找出备用钥匙将门打开,只见泰泰靠在床头,用锋利的铅笔刀割破左腕自杀 ,血水汩汩往外涌……QQ群暗战余波难平  2006年5月1日,耿韜登录大学同学QQ群,发现大家都在群里发祝福花瓣雨。耿韬痛心地意识到,马艳已彻底从他的生命里退出了。酸涩往事在
期刊
2018年4月,一则“校园欺凌延续10年,她不再沉默”的新闻,让当事人李菲迅速抢占微博新闻的头版头条,也让“校园霸凌”这个沉重而敏感的词,以如此直白的方式走进大众的视野。在遭遇校园霸凌之前,李菲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仅仅因为同桌一个无意的玩笑,使她一下成为众矢之的。“撒谎精”“男友成群”“卖淫”等极具杀伤力的词汇伴随了李菲整个高中时期。原本性格开朗的李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两次自杀未遂。离开学校
期刊
玉米传入中国已经有四百多年,成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靓丽一景。对很多来自乡村的人来说,夏秋季节,高高密密的玉米林子,青幽幽或金灿灿,每一个饱满、沉甸甸的玉米苞都充满着农家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玉米浑身是宝,这是从小妈妈就告诉我们的。而我们也从妈妈对玉米的“精耕细作”中,不断体验到玉米的宝贵之处。  玉米,从开始挂须长穗起,就在体现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小时候,在种玉米的过程中,我们发觉不是所有
期刊
有天下午去单位,路过一個菜摊,我停下来挑了几个西红柿。  我拿起手机准备付款,老板娘说不够10元钱,建议我凑个整,说着她便随手拿了一个西红柿放进去。我付过钱之后,匆匆提着西红柿回单位了。晚上回到家做饭的时候,我打开袋子,发现有一个坏西红柿。透过薄透的皮能看到里面的瓤已经变色了,轻轻一捏便流了一地的烂汁。  我把西红柿扔到垃圾桶,心情坏到了极点,发誓再也不去那家小摊上买东西。  其实,人人都很聪明,
期刊
一位教授拿起一個装有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我也不知道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也不会觉得累。”“那好。如果像这样拿着持续一个小时,又会怎样?”教授再次发问。“胳膊会有点酸。”一位听众回答。“说得对。如果我这样拿着一整天呢?”“那胳膊肯定会变得麻木,说不定肌肉会痉挛,到时免不了要到医院跑一趟。”另外一名听众大
期刊
因为童年险些被送人的心理阴影,渠县籍女作家陈之秀离开家23年来,只回过家6次。如今人到中年,时过境迁,这本陈之秀写的《走向都市的女人》出版之后,她从北京回到了渠县老家,给了母亲一个拥抱,含泪说出了:“妈妈,对不起!我会永远孝敬您和爸爸的。”母亲杨炳英也说:“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二女儿陈之秀。”因为母亲“不爱”她,逃离家乡去打工  1976年8月,陈之秀出生于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里的第二个女
期刊
结缘深山奶奶,弃儿有个温暖的家  2010年11月底的一天,兰溪市柏社乡的盛美娟家来了一位黑人小男孩。儿子盛晓阳告诉她,这位小男孩是他非洲籍老板的儿子,名字叫巴比。他老板临时有事回国了,托付他抚养巴比两个月。最近他和妻子都很忙,只好送回来给盛美娟照顾。小男孩扑闪着大眼睛胆怯地打量着陌生的环境,还羞涩地朝盛美娟甜甜一笑。盛美娟也没有多想,就张罗着先给孩子填饱肚子。本来她还担心这个洋小孩吃不惯中国的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