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贴与胶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静脉留置针在各大医院临床中已广泛应用,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和相关文献报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96 h,更换贴膜时间以3d更换1次为好,当敷料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使用静脉留置针要注明使用日期、时间(具体到分钟).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无菌敷料严重卷边、医用胶带固定不规范现象,导致穿刺处不易观察,护理上存在安全隐患.我科规范了静脉留置针和无菌贴膜的固定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笔者在日常的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总结自制了留置针保护套,用于固定保护留置针,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取一长25 cm宽3 cm双层布块,两边固定松紧带.布块两头订上子母贴,可调节松紧度.在其中部挖掉半径为2 cm的圆形口,另取一块布做半径为3 cm的盖子,将其连接在圆形口的一侧,周边以子母贴固定。
期刊
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老年护理的挑战及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围绕其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探讨适合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方向,展望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护理工作质量。
2011年7-9月在联合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商品名稳可信,Eli Lilly JapanK.K.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356)与头孢匹胺(商品名新泽新广州白云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期刊
氧气吸入是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在临床使用中,常常发现冬季在给患者吸氧时,由于氧气湿化装置内装的蒸馏水较冷,氧气通过时,寒冷气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顺从性.如用温开水充当湿化液,它的保温时间较短,需经常换水,操作十分麻烦.笔者设计并制作一种新型氧气湿化装置专用加热保护套,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
期刊
我住的这条巷子  隔一段时间就整修一次  修成这座城市最为醒目的巷子  岁月安宁  再往前,再往前  比如唐代,有人走进木塔巷  随便一块石头  也是一千三百年前的高昌国国王鞠文泰看见的  他途经这里上书皇上  修建木塔寺  曾经高大的寺里  有悠扬的钟声  一只小猫偷吃悬挂的鱼  一位老人在冷风里竖起棉衣的领子  院子里有一架绿葡萄  长得繁盛,吃了葡萄的人  說话比蜜甜  现在,只有落尽了叶子
期刊
随着国内外剖宫产率日益增高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如尿潴留、便秘、腹胀、肠粘连等也屡屡发生。腹胀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胀发生率高达54%,不仅造成产妇的极度不适,而且影响产妇的进食、休息、切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甚至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严重的腹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呼吸功能,也可使下腔静脉受压,影响血液回流。因此,
期刊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多巴胺外渗性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多巴胺外渗所导致组织损伤的患儿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lml+生理盐水1ml局部封闭,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痊愈17例,有效6例)优于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15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产后心理健康状况,以开展针对性的产后心理健康维护.方法 选择生产并进行心理测评的产妇14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DXC -Ⅲ型多项心理测评仪,经过数据转换为各因子平均分.结果 146例产妇除躯体化外,其他各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敌对因子得分146例产妇为(1.32±0.52)分,高于中国女性常模
路封了。我们五个,像一只手掌的五指  三个因为担心,或已成黄码  从城里到不了村里  一个文书临产在家  还有一个副手,家里亲人去世  偌大的村落,小成了一个家  之前,我们  用三轮车堵了一个村巷  第二天,一位倔老人  三轮车的主人把车开回了家  一个提着馒头的人开玩笑  说没人给他送口罩  还有人在村民群里问  卖菜的人怎么进村里了  邻村马嘴,有一个患者,一家被送去隔离  新冠疫情窜到了村
期刊
面罩给氧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常因头带固定过紧,面罩材料过硬,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而致鼻梁处及两颧骨处皮肤红肿、疼痛,甚至破溃.近年来,我们将泡沫敷料应用于面罩给氧中,有效地减少了鼻面部皮肤损伤的风险,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