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慧珺的书法艺术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代书家中,女性书家比较少见,我们知道的便是诸如卫夫人、管道升等。目前针对女性书家的研究资料也不多,仅有零星寥寥的记载。本文即是针对现代女性代表书家周慧珺的研究,剖析周慧珺的书法艺术观。
  关键词:周慧珺 ;李静;教育;创新;观念
  弁言
  


  上海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发祥地,上海书法曾号称全国“半壁江山”。自民国初年以来,这里云集了来自江、浙、皖地区为数众多的书法精英,曾出现了吴昌硕、沈尹默、白蕉、潘伯鹰、王遽常、谢稚柳等名震遐迩的书法大家。周慧珺跟随沈尹默、翁闿运等大师学习书法,于1962年上海的一次书法展览崭露头角,由此开启了她的书艺道路。目前针对她的艺术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她的关注程度。我们知道,周慧珺先生腿脚不好,但她用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先天不足,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精品,可想而知,其中的辛苦是常人难以体味的。本文即从学书历程、教育观念等方面来剖析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以此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
  周慧珺(1939—),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出版有《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周慧珺古代爱国诗词行书字帖》《周慧珺行书杜甫诗选》《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周慧珺行草千字文》《周慧珺教魏碑》等。
  周慧珺出生于浙江镇海的商人之家,家里收藏甚富。受家庭熏染,周慧珺自幼学习书法,起初受父亲周志醒影响学习赵孟頫书法,但“赵书”中的清秀流美一路书风并没有激起她的兴趣,反而无意间发现的米芾《蜀素帖》令其心生荡漾,从此心摹手追。周慧珺本人在一次访谈中曾谈及她对米字的喜爱:“米芾的书风跌宕取势,一泻千里,有‘刷字’美誉,我很喜爱。我觉得这还是和我的性格有关联,我喜欢刚强的一路”。[1]自此,周慧珺遍临米字,从米字中汲取养分。
  其后,周慧珺又得沈尹默、翁闿运、拱德邻等几位大师亲授,在1962年的第一次上海书法展览上以節临米芾《蜀素帖》崭露头角,渐渐走上专业的书法艺术道路。随着书艺上的渐入佳境,一场“噩梦”悄然袭来。1966—1976年,周慧珺经历了最动荡的“文革”十年,其在《自序》中言:“文革中家庭遭受变故及自身受疾病折磨,这一时期的书风追求雄强刚健,以表达自己逆境中不甘屈服的心志”。曹正文先生也记录了这一时期周慧珺的创作情况,他说:“周慧珺原有一个幸福的家……但在十年动乱时,灾难没有放过这个家庭,房子被无故没收了,一家三代六口被赶到这间被阳光遗忘的小屋里。除了床,还是床,吃饭桌子也被挤在走廊上。当时周慧珺嗜书法如命。她白天在灯下铺纸、磨墨、挥毫;到了吃饭的时候,她只能让步,独自靠在床头,用手指临空默写古代名家的墨迹。晚饭以后,桌子总算归她所用。家人都进入了梦乡,她却神游于墨香的天地之中。十年寒窗陋室中,米元章的潇洒,王羲之的奇伟,黄庭坚的清劲,赵孟頫的秀美,颜真卿的凝重,都一一聚集到她的笔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博采古今名家精华的基础上,闯出新路,形成了自己风流蕴藉、挺拔俊美的艺术风格。”[2]现实环境的艰辛并未将这位不服输的女书家打倒,相反,她一直在执着地前进。
  二
  


  周慧珺少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诗词书画收藏丰富。但她的一生并不顺畅,坎坎坷坷。童年时期的周慧珺很快乐,走上书法这条道路应是受父亲周志醒的影响很大,她曾回忆:“父亲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一直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做生意是肮脏的,搞书画是清白的’,因而从小就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练习写字,甚至定下日课。”[3]可以说,父亲周志醒算是周慧珺书法学习的启蒙老师。
  幼时的日课为周慧珺日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书初学赵孟頫,后于米芾用功甚勤;青年时代得益于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大家指导,书艺进步神速,已能将米字的“八面出锋”、欹斜跌宕、“刷字”书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米字基础上,她又广临北魏碑版、汉简木牍,继而上溯晋唐,下及明清,取法多样。她的书法并没有限于一家,而是一直都在学习多家,广泛吸收,融为一体。在书法道路上,周慧珺一直都在努力钻研,不断尝试新的领域。
  如果给她的学书历程做一分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周慧珺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帖学派;80年代以后,受翁闿运先生影响,其对金石碑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了对碑学的研究,应是碑帖融合一派。纵观周慧珺的书法,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面貌。她前期的书法尽显米字的内涵。及至后期,她以帖学为基础而学习金石碑版,证明一直在探索、进步、创新。
  纵观周慧珺的艺术生涯,其成名应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第一次被大众认识应是1962年举办的第一次上海书法展览,被大众熟知并轰动书坛应是《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的发行,由此引发了“周慧珺热”。其后,周慧珺便进入上海书画院成为专职书法家,在此期间,多次访问日本,进行学习交流。再后,周慧珺当选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启用沃兴华、戴小京等人,开始了振兴上海书坛、弘扬书法艺术的工作。可以说,在书法艺术上,求变是她一直都在追求的。在工作上,她一丝不苟,为中国书坛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
  周慧珺在沈尹默、翁闿运的教育下受益颇多,后来,她又将老师的优秀传统和自己的艺术体验无私地传递给学生。李静是周慧珺的得意门生,师生关系亲密无间,虽为师生实际情同母女。她曾对李静说:“这一生有了你,多了很多快乐。”而对于李静来说,能拜周慧珺为师则是她此生最大的幸运,可以说是老师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在周慧珺的学生中,李静可谓较好地继承了老师的衣钵。她书法初学褚遂良、颜真卿,后取法魏碑多种,行书主要学米芾,兼学黄、苏、蔡等,稍后学张旭、怀素等草书,尤倾折于汉简帛书的古朴率意及明清书法的跌宕多姿。师生二人学书皆视野开阔,取法多样,且李静受周慧珺影响,亦于米字下足功夫,形成了甚为丰富的书法面貌。周慧珺成熟期的书法将早年作品中透出的锋利有所收敛,增添了碑学的意味,将碑融于帖中,给人一种端雅、大方的感觉,又不失刚强的一面。而李静的书法同样是学米字,风格和周慧珺很像;但及至后期,书风为之一变,将汗简、日本假名书法融入自己的章法布局上,借鉴日本假名书法的排列分布,使结体、线条千变万化,富有节奏感。可以说,李静在继承老师的基础上又独辟蹊径,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书风。
  


  周慧珺曾说过:“深入传统、开拓创新永远是艺术家的追求目标。”[4]可见,创新是周慧珺一直追求的。这一点,李静深受影响,她在《对书法的思考》一文中说:“我决不诋毁流行书风,相反从心里钦佩那些孜孜不倦地追求,虽天真不成熟却勇于闯荡创新的人。”还说:“首先我对书法是很热爱的,临池三十余年,想得最多的还是书法,也时时想着创新,想走出自己的路。”李静成功了。如果说,李静的早期作品中,有老师周慧珺的影子,那么,在她近期的书法中,已经充分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个性。我们看她的作品,尽管仍保持着早期的豪放洒脱,却已是面貌一新。其间有汗简的刚劲简练,亦有日本现代书法的飘逸奇崛……
  由此,我们看到了家庭里的周慧珺,作为学生的周慧珺,工作中的周慧珺以及作为老师的周慧珺,无不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周边人。作为学生的李静,如今担任了周慧珺书法艺术研究馆的馆长,正热情地组织各种展览、培训师资,像老师一样热烈地致力于推广中国书法艺术。
  


  结语
  周慧珺是现当代著名的女书家。她把其艺术历程称为“书道苦旅”,其中的酸甜苦辣,常人真难以体会。我们研究周慧珺,应当从整个时代背景、生平经历以及她的工作、教育等诸多层面考究,找到其共同点并联系起来,这样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注释:
  [1][3]李静、张亚圣:《周慧珺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51页,219页,95页,25页,62页,78页。
  [2]曹正文:《喝午茶——米舒随笔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72页。
  [4]周慧珺:《李静的书法》,《书法报》2006年。
  作者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元)
其他文献
3ECAN技术的特性及与其他技术的比较由于ECAN完全具备了EPON所有的技术特性和功能,与基于家庭网络技术的“EoC”(如HomePlugAV)相比较,主要有四大优势,解决了家庭网络技术的四大问
上篇已谈到目前CATV系统已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的HFC方式日益向FTTH系统推进。本文继续就光传送线路FTTH方式进化中的诸多课题作一介绍。
鲁子健(1931—2012),云南昆明人,文史学者,早年从事学生运动及革命工作,后入蜀就学,继而从事文史研究工作。其史学研究范围广泛,在清代财政史、盐业史及中国古代科技史等领域学
从UPS的工作环境保证以及UPS的安装、使用、维护、测试等方面,介绍了使用与维护电视播控机房在线式UPS的一些体会。
本文探讨了IP城域网的建设,介绍了基于该IP城域网的几种业务应用模式及应用案例。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以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Mobile TV)、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新业务的发展对广电的挑战,颇值得广电人深入思考。广电视频云等技术革新也同步诞
期刊
为了分析日粮中不同水平的铜对貉造血功能和肝脏中铜的沉积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貉12只,随机平分成4组,分别编号为Ⅰ、Ⅱ、Ⅲ、Ⅳ组。Ⅳ组为对照组正常投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中
随着直播卫星的开播和中央3、5、6、8的解密,单向有线电视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因此,开展双向业务成了网络公司的首选。本文介绍漯河市的双向HFC网络的改造方案。
唐玄宗时的宫廷画师韩幹擅长画马,在当时就享有极高的声誉。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记载较为详细:“韩幹,大梁人。……玄宗好大马,御厩至四十万,遂有沛艾大马,命
整合、上市、整转、改制……在全国广电网络公司中,陕西广电网络的发展可以说一直处于前沿状态。虽然陕西广电网络的速度够快,但竞争对手的发展则更为迅猛:2012年陕西电信以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