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与郭兴福教学法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反教条主义的斗争,使人民解放军的教育训练受到极大挫折。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后,苏军顾问撤走,人民解放军的教育训练更是无所适从。为改变教育训练处于低谷的状态,中央军委強调要“以我为主”,继承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但是,具体做起来,哪些是应当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怎样继承,苏军的方法又有哪些不能用,全军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部队训练五花八门,处于重新探索改革的试验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南京军区产生了郭兴福教学法。经过主管军事教育训练工作的叶剑英的大力倡导,郭兴福教学法迅速发展成为全军性的练兵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德生发现了郭兴福
  郭兴福,1930年3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乡一个贫农家庭。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只读几个月书就辍学了。1942年,他到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团当了勤务兵。1948年9月,他在济南战役中掉转枪口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后改称解放军第三十一军)的战斗连队当战士。他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漳厦金战役等。因作战勇敢,他荣立过三等功,入伍不到一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2月,21岁的班长郭兴福,被推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步兵学校学习深造。在步兵学校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时,他所学的战术、射击、军事地形学等18门课程,13门优秀,5门良好,毕业成绩被学校定为“上等”。
  1955年,郭兴福毕业,被分配到南京军区陆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军士教导营任排长。这是一个培养班长的训练机构。在军士教导营工作的四年里,郭兴福把小分队战术和技术训练摸了个透熟,这为他后来形成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5月,因为有国民党军队经历的“历史污点”而郁郁不得志的郭兴福,命运出现重大转机,被调到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第二连当排长。一年后,郭兴福升任副连长。
  1961年初,南京军区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带着军事训练中的问题,率军、师、团联合工作组,到该军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第二连蹲点,搞第一手材料,以便“对症下药”,研究解决办法。
  第二连是陆军第十二军的训练先行连。李德生来到第二连训练场,只见队列前站着一个一点八米出头、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他面孔黝黑,腰间挂着手枪、插着一面小红旗,手持步枪,声若洪钟地说:“上面我讲了冲击动作要‘勇’‘猛’‘准’的要领,现在讲‘狠’字……”
  这就是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第二连副连长郭兴福给李德生留下的第一個深刻印象。李德生被郭兴福所具有的军事教练员的良好形象和素质所吸引,感到这个人在未来能成为一面旗帜。他与军、师工作组成员研究后,决定在第二连进行单兵、小组和班的战术训练改革试验。
  1961年5月,陆军第十二军召开营以上军事主官参加的军事训练现场会。这次会议很特别,军里的领导没有出来讲话,而是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第二连全副武装的12个班上场,分别进行班战术、小组战术、单兵战术演练。大家公认,这三个课目各有特长,打破了已往训练中的形式化、公式化、走过场,走出了训练的新路子。在大家提出的100多条建议的基础上,李德生集中大家的意见,决定由郭兴福担任试点教练员,进一步总结提高。这次军事训练现场会,为后来形成郭兴福教学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郭兴福教学法形成
  郭兴福被赋予新的使命后,集中精力进行军事训练中最基本的单兵战术训练改革。陆军第十二军抽调四个参谋帮助郭兴福,对训练教学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进行认真研究推敲。最初,郭兴福对教战士拼刺刀时怎样体现战术思想不是很明确。该军作训处参谋宋文皋当过战士、排长、连长,同敌人拼过刺刀。他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给郭兴福边做边讲。他端起枪,挺起胸膛,瞪起虎眼,像猛虎下山一样扑向“敌人”。他结合这个动作说:“对敌人要狠,这个狠字就要体现在精神状态上,体现在子弹头上,体现在刺刀尖上。狭路相逢勇者胜,精神士气上要先压倒和战胜敌人。”郭兴福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集中大家的智慧,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演练,并把教学中的方法、语言记录整理成教学笔记。
  然后,郭兴福对照“教学笔记”进行千百次的训练,力争把训练动作演活,把训练理论讲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终于,郭兴福练出了一套过硬的本领。
  1961年7月,李德生特意找来十多个新战士、十多个老战士、十多个连排长,试用“教学笔记”,验收郭兴福的教学法。李德生还不放心和满意,与军里其他领导决定采用这样一种做法:让郭兴福的教学法深入到各连队去,让广大官兵去检验它、推敲它。如果不被接受,那就推倒它,这时就会有更好的方法出来代替它。
  李德生带着郭兴福和小分队在十二军部队中转开了。郭兴福教学法到一个连队一表演,就立即获得好评。有人对此不服气,认为是排练好的,老一套。但是,连着看过十多次表演后,他们发现同样的课目,根据不同的地形、情况,表演是场场不同,这才服气。郭兴福走到哪里,哪里就立即出现训练热潮。郭兴福也很谦虚,每到一地,每表演一场,都要征求意见,求教取经。他把别人的意见、经验吸取过来,变成自己的东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陆军第十二军,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曾出现过闻名全军的带兵模范王克勤。1946年,王克勤在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旅某部班长时,细致地开展政治思想互助活动,耐心地传授作战经验,使全班思想过硬、作风扎实、战术技术优良,成为全纵队的先进单位。在当年10月的巨野战役中,王克勤成为著名的战斗英雄。后来,王克勤的带兵事迹传遍全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全军,掀起了“王克勤运动”。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以打仗勇猛著称。李德生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旅旅长,领导部队刻苦练兵,积极地开展了“王克勤运动”。短短时间,第十七旅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陆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副师长武效贤,当年任王克勤所在营的教导员,有丰富的基层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经验,李德生就指定由他抓郭兴福教学法改革试验。郭兴福教学法出现后,第十二军官兵发扬“王克勤运动”的光荣传统,练兵热情很高。   1961年8月,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军训通讯》杂志副总编辑郝云虹,带着几位编辑来到了陆军第十二军。他们原是要去福州军区调研,顺路到陆军第十二军驻地看看。《军训通讯》是指导全军训练的刊物,反映全军训练动态,交流训练经验,发团以上单位,很受部队欢迎。李德生请他们观看郭兴福班战术训练表演。当时,郭兴福教学法正处于探索阶段,李德生请他们看看,提些意见。那天,气温高达37℃,郭兴福和战士们在作业场上浑身被汗水湿透,但始终情绪饱满,操演认真,要求严格。训练中,他们开展群众性的政治工作。研究问题时,他们争论热烈,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再现了人民解放军战争年代军事民主、互教互学的优良传统。郝云虹看过后,大喜过望,连声称好。他确信这就是全军都在找的“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好方法,是推动全军训练走出低谷的好方法。他当场表示不去福州军区,就留在第十二军驻地了。他请陆军第十二军派几名军官,同他们一起总结郭兴福教学经验,向全军推广。李德生立即派该军作训处参谋余西祥、宋文皋等,陪同他们到郭兴福所在连队蹲点。
  1961年10月,《军训通讯》出版一期增刊,专门介绍郭兴福教学法经验,扩大发行到连队。该期增刊刊载有陆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第二连战术训练经验,郭兴福任班长的单兵进攻战术作业笔记,以及编辑部配发的《既严又活》的专论。在此期间,陆军第十二军各师已普遍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并且先后培养出自己的典型。当时,主管军事教育训练工作的叶剑英看到这一期《军训通讯》增刊后,对郭兴福教学法高度重视。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军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9月26日,中央军委公布了新的任命: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等13人为中央军委常委,罗瑞卿为秘书长。按照中央军委分工,叶剑英负责全军的军事教育训练工作。1961年7月8日,中央军委成立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简称“训研委员会”),叶剑英任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粟裕、解放军总参谋部分管军事训练工作的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任副主任。训研委员会的职能是,负责统一管理和指导全军的军事教育训练、学术研究和条令验收等工作。这样,叶剑英在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领导全军军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领导全军院校和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一直关心部队的训练改革,时刻关注着部队训练动态的叶剑英,记住了南京军区的这一创造。
  郭兴福教学法的推广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杜平十分重视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责成分管军事训练的副司令员王必成落实这项工作。1961年10月,王必成调郭兴福等人去南京表演。王必成看过表演后,连声称赞郭兴福:“教得好!教得活!你把思想教活了,动作也教活了,向你们学习!”他当即对南京军区有关部门作了三条指示:第一,南京步兵学校毕业班的学员,要把这一套教学方法学会了才能毕业分配。第二,南京军区司令部组织郭兴福小分队到全军区部队巡回表演。第三,做好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宣传工作。南京军区机关对培养、总结、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给予了热心支持和帮助。军训部部长蒋科先后几次到陆军第十二军进行具体的帮助指导,为郭兴福教学法在面上开花结果创造条件。
  郭兴福刚在南京军区表演没几天,中央军委训研委员会副主任、副总参谋长张宗逊,就奉叶剑英的指示来南京军区观看郭兴福的表演。他看过表演后指出,像郭兴福这样严肃、认真、灵活的训练单兵和小组的方法,是个方向问题,也是人民解放军传统的练兵方法,应该推广。他回到北京后,向叶剑英汇报了自己对郭兴福教学法的观感、评价。然后,他专门撰文,评介了郭兴福教学法。
  1962年3月,南京军区发出指示,要求广泛宣传郭兴福教学法。南京軍区将郭兴福教学法总结为“四个问题、五条经验”。“四个问题”是:把思想工作摆在首位;体现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路线的练兵方法;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基层干部、战士的实际水平出发。“五条经验”是:贯彻“四带”,即带着敌情、带着仇恨、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练兵;贯彻“四练”,即练思想、练作风、练指挥、练动作紧密结合;从难从严,多练几手;民主教学,因人施教;做好训练场上的思想工作,激发练兵热情。1963年5月,南京军区进一步把郭兴福教学经验归纳为八条:(1)摸清底细,因人施教。(2)分清层次,由简到繁。(3)归纳要领,做出样子。(4)情况诱导,正误对比。(5)重点提问,反复练习。(6)民主教学,运用骨干。(7)评比竞赛,广树标兵。(8)宣传鼓动,做思想工作。
  1962年3月至10月,南京军区先后=召开各兵种战术技术训练课目汇报会,由43个分队汇报表演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成果。数百名观看的团以上干部一致认为,郭兴福教学法很简练、很实用。
  在此期间,郭兴福还带着他的小分队,应邀到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表演,也受到热烈欢迎。陆军第十二军专门派出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随同郭兴福小组巡回表演,帮助郭兴福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1963年7月18日,郭兴福提前晋升上尉军衔。
  叶剑英建议在全军推广
  1963年9月,全军军事训练会议在北京召开。南京军区在会上介绍了培养、运用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经验后,与会人员建议召开现场会进一步推广。于是,总参谋部军训部决定,委托南京军区组织一次供全军观摩的现场会。
  12月24日,郭兴福教学法现场会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叶剑英专程前往观看。叶剑英观看郭兴福、优秀教练员和先进分队的表演后,与他们及主管训练的干部进行了座谈。他说,郭兴福教学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官兵支持和郭兴福个人努力相结合的结果。他高度评价了郭兴福教学法的意义,概括了郭兴福教学法的五大特点:(1)善于在教学中抓思想,充分调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官兵互教,评教评学。(2)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地结合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战术活,而且身強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3)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4)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百听不厌,百练不倦。(5)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叶剑英说,上述这些方法,不仅适合于步兵,而且适合于各军种、兵种。叶剑英还说,不能把郭兴福教学法单单看成部队训练的一种具体方法,不能低估郭兴福教学法对全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其他文献
消费异化的表现是人的物化和社会道德滑坡。我们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给予社会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此来缓释消费异化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The performance of consumer
摘 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施乐公司为首的现代企业成功实施标杆管理的事实,引起了公共部门的充分重视。此后,各国开始在公共部门实施标杆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已发展成为公共部门有效的管理工具。但这一有效工具在我国公共部门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本文拟在通过对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的概念、意义、实施障碍及对策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公共部门的标杆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标杆管理;公共部门;障碍
2014年春节期间,我到山西省屯留县川底坪村走亲访友。闲谈中,在座的人们纷纷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不满,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有所追忆。这激起了3个人的愤怒。抗日英雄李连荣的儿子、77岁的李明章老人一听到“日本”两个字,顿时义愤填膺,两眼发怒。在场的同村人、84岁的老奶奶徐新华和89岁的郭春华老奶奶怒火中烧,抢先发言。于是,70多年前屯留县吾元镇川底坪村众民兵英勇抗敌、至死不渝的抗日故事
进驻瑶岗村  1949年4月2日黄昏,邓小平和陈毅在蚌埠火车站登上一节“闷罐车厢”,躺在专为他们铺设的行军床上,在酣睡中开向合肥。车到合肥时,已是第二天清晨了。洪家花园(今省委所在地)办事处和逍遥津接待站顿时忙碌起来。趁着大伙儿洗脸吃早饭之际,参谋李伏仇赶紧将首长们的行李先行运往瑶岗。邓小平和陈毅在合肥作了短暂停留,并在曾希圣等的陪同下游览了合肥包公祠。接下来,又改乘汽车前往瑶岗。随同邓小平进驻瑶
一、当前农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学界有人把农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农民教育主要是指农民职业教育;广义的农民教育是指除农民职业教育外,还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
三名股东共同竞拍下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所有权及经营管理权,在共同经营管理8年后,医院被一名股东“变”为独资私有,其他股东直接损失数亿元净值,却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登记确
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4日,沪深两市至少有110家汽车及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业绩及预告。中报显示,虽然整车上市公司的表现乏善可陈,但低迷车市中不乏亮点,几家欢喜几
期刊
3月15日下午,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以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方式,召开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研讨交流会,会议由室务会议召集人、主任逄立左主持,室务会议成员和全室副处级
期刊
7月26日,白酒龙头股——贵州茅台(600519.SH)经过气势如虹的持续拉升之后终于出现暂歇。虽然当日贵州茅台报收471.63元,全天下挫1.32%,但其股价依然笑傲整个A股,总市值也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