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应用分析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如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机制已经渐渐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向所靠拢,不过因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这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中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能力稍显不足,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教具来进行教学。通过利用教具,可以将学习内容中的一些抽象的部分更为具象得体现出来,更加利于学生进行理解,进而保证数学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具
  引言: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教具能够有效地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不过,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有效地应用数学教具则是老师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教具的合理选择与利用直接关系到了教学的效率,只有充分发挥教具的优势,才能使其更好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教具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充分抓住并利用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教授学生教具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同时结合不同的年级阶段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要通过一些直观简易便于理解的教具来进行教学,而这个阶段中开展基础教具知识的教学正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之后掌握更多教具知识方面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一些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则是学习能力逐渐完善的过程,该阶段的学生们针对一些简易的教具已经较为熟练,并且也掌握了更多教具的使用方法,而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简易教具的自制。针对五六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具已经完全可以熟练应用,而这个阶段老师进行教具教学的侧重点便在于通过教具来解决更为多样、更加繁琐的问题。
  (二)教具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数学概念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学习来不断对知识和教具进行了解,并且通过不断地实践来产生一定的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则是学生自己在多次的解题过程中所归纳出的,而教具则能够满足学生针对事物与知识的认知规律需求。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深切体会来对教具进行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运用教具,以此来更加直观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产生数学概念。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具
  老师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教具的选择进行严加甄别,保证教具的合理性和具备可行性,避免教具选择错误而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因此,老师需要选择最为贴近教学内容的教具。比如,在小学数学课程“认识时分”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个小巧迷你的小闹钟,而这个小闹钟外观需要比较新颖,比如一些卡通人物外观,或是小动物等都可以,这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小钟表的兴趣,之后向学生们展示钟表背后的分针调节纽,并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秒针、分针、时针,那么为什么所有钟表背后只有一个调节纽呢?”通过问题来引发思考,而一些有过给家里挂钟换过电池的学生则可能会有过操作经验,知道分针转动过程中时针也会跟着一起转动这一规律。之后老师可以进行三种指针的关系进行讲解,并且在讲解的同时一边操作钟表转动分针,比如分针转满一圈时针移动一个小时等。
  (二)利用贴合实际的教具
  一些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能会存在教具是类似直尺和量角器那种专业教学用具,或是教育部门统一规范的教学工具等,其实教具远不止这些。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多变,所以这些固有的教具有时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比如,在老师进行“面积与体积”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具并不能有效地将其进行演示和讲解,而此时,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来进行讲解。比如,在体积方面,老师可以找来两个透明的水杯,之后向水杯中倒入等量的水,之后取来一块小石头,并将小石头放入其中一个水杯中,并让学生们观察放入石头的水杯中水位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体积”这一概念,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合理地设计教具的使用时段
  其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具的合理利用与数量无关,重点在于用得精、用得巧。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具若是运用数目过多也不利于学生的印象,所以教具的使用需要秉承“精、简”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才是主要角色,教具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必要时通过教具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兴趣的作用,只有在一些关键点中使用才能将其作用最大化。而教具的运用最佳时段有两种,一种是新的知识点教学,而另一种便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学。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具凭借着自身制作简易、使用简便、效果直观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起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理解,以及便于课堂顺利开展等作用。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具,并针对教具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具的使用方式方面进行创新与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保证数学教学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仲翠.小学数学自制教具的研发及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6):40-42.
  [2]唐振来.让教具在数学课堂上绽放魅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9(05):57-58.
其他文献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把孩子培养成人和成才的首要任务,是孩子获得友谊、结交朋友的前提。善良是最具有亲和力的品质,善良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赞同。  一、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善良是种子,播撒到哪里,哪里就有希望的花盛开。孩子可以没有漂亮的外表,也可以没有富足的物质财富,但是如果他没有了善良的心,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会带来亲和力,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数学,其实用性比较强,数学科目也是每个学习阶段所必学的一门科目。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要想使小学数学教育能够达到教育要求,有必要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结合实际生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而且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这
期刊
摘 要:目前,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认同运用PPT课件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很明显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并加入PPT课件可以有效的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学教师如何运用PPT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小学生使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小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解决问题;PPT课件  引言:“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难以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在教育事业上不断深入研究改革,从中发现以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不能跟随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更加不能滿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现代知识的更新正变化得越来越快,主要是现代社会发展更加快速。所以学生学得再多都不如真正的懂得创新,利用现有的知识去不断的创新发展。而阅读恰好是可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一种好方法,能否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之起于学生认知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为出发点,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的科学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思维;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一、科学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化实践  (一)通过组织教学内容体现
期刊
摘 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是学生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身体能力;培养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数学一直都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
期刊
摘 要: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现阶段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德育教育的内在需要。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离不开语文核心素养的影响,其中语言环境的设立,教学形式的优化,语文教学情景的创设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都为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做好奠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知识的硬性输出成为主要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在我国普通的教育体系中包括主要中考和高考,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常见的则是技能大赛,职教技能大赛主要检验的是教学成果,同时这也是推进职教技能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职业教学中,会计技能的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在会计技能教学中,教师还是不能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会计技能的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支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的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并简要
期刊
摘 要:开设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许多小学学校存在着不重视语文阅读教育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于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
期刊
摘 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学科的价值追求。时政教育作为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借初中时政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立足课堂阵地,引导学生学习,真正实现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在时事教育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时政教育 核心素养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学科的价值追求。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