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对师生的生活及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大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式上面临着各方的冲击及挑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信息化;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2-02
  高校图书馆在各大高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文献资料集中体现的中心,也是学校进行科研教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就是通过对现代管理学相关原理及方法的研究,经过详细的计划、指挥、协调及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及配置图书馆资源,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为广大师生带来更多的益处。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图书在信息资源中占据主要地位,而高校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很多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逐渐趋向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由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以前我们对传统纸质图书资源进行查询及整理时的工作过程过于复杂,而通过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及广大读者自身的服务终端则可以实现服务一体化的技术,它能将信息查询、文件下载、文献检索等功能集成一体;二是信息时代环境下的图书管理方式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提高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不断对自身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进行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不仅使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结构及获取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还使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发生了转变,使其逐渐趋向开放式及网络式,由传统的单一功能逐渐趋于多功能,对服务理念也进行了改变。图书馆的业务手段日新月异,服务范围不断扩张。所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是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藏书资料过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各大高校由于受传统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影响,导致藏书资料大部分都是一些过时的,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导致很多图书馆侧重藏书的数量,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实用性,使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断降低,这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虽然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里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改善,但对于藏书的态度却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重量不重质的情况频繁发生,广大师生往往不容易找到对他们有所帮助的资料,大大降低了图书馆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从而对学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读者群体较为单一,资料设置过于死板。首先,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只对本校师生开放,其他读者若想从此获取资料存在困难,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了本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思维模式,使读者只能从有限的范围里获取资料,有时这些资料还不一定是最新的。其次,很多高校对图书的设置过于形式化,缺乏灵活性,图书设置过于死板无法体现图书的侧重点,所有专业书籍没有按照各自的等级进行区分。
  3.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信息化的发展给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及内容带来了很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对我国目前各所高校图书馆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技能及知识层面上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无法顺利进行工作的,而随着信息化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运用,这些问题不断显现出来,特别是人员老龄化、缺乏技术及工作没有热情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对策
  1.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合理购置图书,满足需求。各大高校在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购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广大读者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进行购置,并广泛提取读者意见,从而避免图书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特别是一些购买能力有所限制的学校,更要在有效的条件下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使用率。为了实现该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查。首先,我们可以定期统计读者借阅的情况,然后再对广大读者做问卷调查,积极鼓励大家提出各自的想法及建议,根据读者所反馈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改善工作流程。
  2.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对一些重点学科资料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为了避免各大高校图书馆中出现信息资料重复的现象,每个学校都应按照本校的特色,广泛收集一些与重点特色专业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本校信息资料的特色化及专业化。各所高校在办学理念及特色上都存在差异,其重点也千差万别。例如,经济院校重点学科是会计学、金融等,而一些美术院校则侧重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理工科院校着重对工科类学科的建设,即使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院校也会有自身的着重点。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建设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料时,应注意藏书模式的重要性,避免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实现专而细且广而精的模式效果,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3.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同时这也是图书馆管理内容中的重要一项,我们必须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养、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较好的外语水平等。学校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提供足够的进修学习机会,使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实际上提高高校信息化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4.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以读者至上的理念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从而使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为读者提供服务,并要求他们尊重读者,文明服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四、发展趋势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上来看,首先,高校图书馆资料的呈现方式将出现很大的变化,会从简单的纸质形式渐渐趋向电子化的表现方式,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基础也会由藏书资料及网上资料一起组成。高校图书馆应尽量建立完善本校的信息资源体系,并结合网络技术实现网上联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使读者能够通过一家图书馆获取所有其他图书馆中的信息。其次,虽然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应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但传统图书馆中的一些正确理念我们应继续沿用,对其技术及服务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信息化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要想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数字化及信息化,满足社会发展及广大读者的需求,必须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其主要手段,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高校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技术设备较为落后,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图书馆投入的力度,采取正确的措施改善阅读环境,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实现网络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的图书馆,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俊英.电子信化过程中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2009,(6).
  [2]粱忐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J].2009,(8).
  [3]丛鲁丽.浅析高校图书馆精益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
  [4]段永霞,郭霞.构建数字化校园图书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3).
  [5]冷梅.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其他文献
分析总结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效果(10个县)2003年的监测成果.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的抗旱、保墒、培肥土壤、增产、增收和防治沙尘暴等都初见成效,尤其在旱地的效果更佳.试
介绍了润磨机在球团矿生产中的使用情况,润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对设备的改进和使用效果。
随着轧机的轧制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润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稀油润滑系统的控制中。介绍承钢二高线稀油润滑系统的设计,采
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电磁振动排种器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影响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参数激振频率、激振力幅值、激振力作用角进
水果或蔬菜在收获、运输、加工和贮藏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机械损伤,并造成大量损失.多数机械损伤都与外载引起的细胞损伤紧密相关.为此,把细胞模拟成充满不可压缩
预测功能是当今大多数MIS系统开发中较薄弱的部分。为此.论述了农业机械销售预测软件包的研制开发过程。该系统结合农业机械销售的特点.确定了农机销售预测系统中应采用的5种预
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前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强医学生尤其是西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
采用专家系统控制策略,对蓄电池的充电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可对蓄电池进行串联,进行常速、快速等方式的充电,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和容量明显提高.在串联充电过程中
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且在逐步的与国际接轨,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也在逐渐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使得建筑行业健康稳步的向上发展。招
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就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以期达到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13-02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下文简称工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6年经国务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