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命西去的骑手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柯英年遽逝,令世人扼腕叹息。有人感慨:生命最大,何必玩命写作?有人叹气:写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把命搭上划不来;也有人揶揄:为了个茅奖,不顾性命,太看重名利了!以笔者同红柯多年交往观察,红柯不是世俗之人,尤其不是名利之辈。他的钟情用命写作,出于天然本性。他曾说过,他心里的故事就像新疆的葡萄,一咕噜一咕噜的。他不是硬写硬挤,不是苦熬型作家。他是天才的讲故事能手,他能把故事讲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既实际又浪漫,既有人间烟火又有神境缥缈,既有中国文学传统手法又富域外文学魔幻形式,他综合了贾平凹和莫言。他的作品,渗透了边塞游牧少数民族文学、关中周秦汉唐传统文学、现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和域外魔幻浪漫文学等多种元素。就此而言,红柯在当世的作家中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因而引起了极大的惋惜和悲痛。在他去世之前,至少有一、两部长篇在其头脑中已构思多时,可惜天不假年,我们再也见不到了。写作是红柯的宿命,是他的全部人生價值。这就好像作茧的蚕和犁地的牛,作茧和犁地是其天职,虽然有定然的结局等着,他们也自然其然,毫不停顿和犹豫。对于得奖和各种名利,红柯看得很淡然。他不是世俗之人,但也生活在人世间,他不排斥获奖,也希望获大奖。但根本态度是积极参加,顺其自然。他四次入围茅奖,从不去北京活动,从不找人托关系。他是明白人,很清楚明的暗的各种规则。他多次表示,我是一个凭良心守规矩的作家,只是凭作品说话。我不会活动,更不屑活动,也没有资本活动。以我看,如果红柯像某些“聪明”作家一样,稍稍拉些关系,茅奖多年前就拿了。不仅茅奖,如果翻译推介工作能够跟上,获取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很可能的。至于其不知道爱惜身体,拼命写作,这是他的致命弱点。他曾说过他的父母都长寿,他有长寿基因,所以不大注意养生保健,不大会调节劳逸。同时他对自身的心脏病危险了解不多,有点麻痹大意,这也是最后逝世直接的导火索。总之,红柯其人,属于天才型作家,生来就是写作手,他背上了用命写作的十字架。命矣!运矣!抑或定数矣?世俗与他无关,名利与他无涉。丧礼之后,此时此刻,我们追思这位不知疲倦用命写作,过早西去的骑手,面对他留给世人的巨大文学财富和无限痛惜,只能仰天长叹,徒呼奈何了!
其他文献
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尚无根治药物,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式,近些年来,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计划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成人乙肝疫苗的应
医疗垃圾是指医院内可能被污染的各类垃圾,包括一次性医疗用品、传染性废物、包扎残余物等等,与传统的生活垃圾相比,医疗垃圾污染大,具有传染性,如果将其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在立足校内物业的基础上走向社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对社会上一些物业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大约在1997年,红柯一夜成名,虽然在此之前他发表过很多诗歌和小说作品。  一部短篇小说作品《美丽奴羊》,洁白耀眼,像凌厉的刀锋划过文坛,让许多读者眼前一亮。刀锋划过带来的是鲜活灵动的感觉,是痛感和快感,是血流涌动和力量迸发。  这就像在老马的屁股上狠抽了一鞭,就像把一只拘束很久的鹰抛上了天空——  红柯用力度和速度,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文学风范;他用诗与酒的热烈,给平庸的文坛带来酒神的狂放气质。  
期刊
同庚的红柯兄走了!走得突兀,走得匆忙,走得令人猝不及防。再次让我们在慨叹天夭英才,人生无常之际,唏嘘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值得每一个人去珍惜!  红柯兄与我同庚,长我三月,但在文学成就与声名方面远远在我之上。如同同龄的人已任高职,我尚小干事一个,而更多的是普通人一样。这让我想起那句“人家坐轿我骑驴,比上不足下有余”的俚語。人生本没有可比性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何活得自在做最好的自己,同样是仁者
期刊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社会转型阶段,综合国力、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利益整合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的核心下,我国绩效审计改革工作开始得到顺利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十分常见,在压力与水的作用下,土体结构会迅速遭到破坏,对于建筑物带来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本文主要针对湿陷性黄土的地
通过对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外围环境放射性水平设计阶段的本底进行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总结了监测方案及质保计划、实验室资质、人员、仪器设备、监测分析过程、质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与西方人语言交流的重要障碍,如果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太了解的话,在交际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误会,陷入尴尬中.随着现在中西交流日益增强,对中西
“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下去了,在太阳被咽下的地方,可以看见大地那张阔嘴,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这时,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这是红柯小说《太阳发芽》中的一些片段。他写的是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