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发生脓毒症时反应失调的炎症累及大脑而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表现为躁动、注意力下降、意识改变、睡眠节律紊乱、谵妄等,超过50%的脓毒症患者可出现此类症状[1],甚至早在脓毒症诊断明确前出现。研究表明SAE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患者长期认知功能障碍[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可溶性CD163(sCD163)、炎症因子(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TBM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鞘内注射、脑脊液置换治疗及抗结核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中CK-BB、sCD163、肿瘤坏死因子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起源于前体T细胞恶性转变和克隆性增殖。T-ALL的发生通常与基因突变和(或)染色体易位有关,从而导致T细胞发育中的T细胞生存、增殖和祖细胞分化的通路发生改变。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对造血干细胞调节和正常T细胞发育至关重要,在T-ALL中也发生异常改变。文章就近年Wnt信号通路在T-ALL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MRI与脑脊液检查对颅内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MRI检查的400例颅内结核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病变大小、数量、脑脊液生化指标(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脑脊液细胞学指标(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粒细胞计数、颅内压、淋巴细胞计数)。结果MRI影像学图片显示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灶数、病灶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