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钓棚

来源 :海峡钓之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钓棚?钓棚就是鱼饵留在水中的位置,简单地说就是整个钓组的长度。它跟鱼的泳层是息息相关的,要钓鱼当然要知道鱼会在何处及会留在什么深度,由于鱼的活动范围有上、中、下之分,因而我们要先决定钓哪种对象鱼,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策略,如先将鱼分为水面鱼和沉底鱼两部分,然后再去考究鱼离水面多少和离水底多少。
  有很多钓了大半生鱼的人,仍然没有认识到钓棚及泳层的问题,他们只顾千篇一律把钩子挂上鱼饵,然后习惯地固定钓组的长度,投入水中便开始矶钓。可能是以前这副钓组的长度令他钓过大鱼,所以自此就不断采用。需知道,就算在同一地方,海水是不断变化的,有风向大小、水流方向、潮水涨退及温度的差别。这种种因素都会改变鱼的泳层。大家都知道,鱲鱼一般习惯靠海底棲身,但在渔排上不是也有很多的朋友见到鲷鱼在水面游过,甚至留在鱼排底下,用肉眼也可以看到。这就说明鱼是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游到不同的泳层的,
  鱼类的泳层为何会变幻莫测呢?相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度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鱼会因不同气温下改变泳层。鱼也是动物,它们会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樓身地,就像人类一样,天气太冷我们为了保温就会穿较厚的衣服,而太热时我们也会找阴凉的地方,这是身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叫我们作适当的调节:而鱼的侧线,也有探测温度的功能,所以也知道哪种温度才适合自己,我们知道,鱼的一生只为了两件事:一是繁殖性下一代,其二就是为了找食物。在夏天水面的生物特别多,所以很多小鱼都会游到水面觅食,而专门追捕小鱼的鱼类就会在夏天游到离岸不远的水面来,就好像吞拿鱼等鱼类,它们在夏季为了追捕小鱼而在离岸海面8至10米处活动。而在冬季,因为水面没有小生物作小鱼的食粮,又因东北风的汹涌,令小鱼都游到深海去,所以夏天的捕食者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泳层。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其实在冬季小鱼真是不多,所以很多鱼都只选择在夏天大量进食,而冬季就如冬眠一样,只留在深海少活动和少觅食。就这个理论,我们应该可以了解到石斑等鱼为何只会在夏天才会钓到。其实这个论点可以从养鱼排的喂食习惯去理解,很多渔排排主只会在夏天而靓流水下才会喂鱼,而冬天喂鱼情况就很少了。
  


  我们知道了温度变化会使鱼群的泳层也跟着变后,再加上对目标鱼的认识,那就大致可以找出钓棚的深度了。但是在不同的深度下我们的钓棚也应该有适当的调整,所以首先要了解钓场的深度,尤其是走到陌生的钓场,一定要先测试水深,然后再了解温度,最后才设出一副针对性的钓组出来,尤其是钓棲身于底部的鱼,例如钓鱲鱼,大家都知道黑鱲和黑沙鱲多食石边的贝类,所以钓这种鱼就要钓靠边和较底层,虽然我们在矶钓时有诱饵的帮助,但对于这种活动性较低的鱼,它们离开底层的时间将会很短,所以在这情况下把钓棚的长度设至跟水深差不多是最有利的,而且大部分针对鱲鱼的诱饵粉都是比重较高的,因此鱲鱼就会自然留在水底了。知道这一点后,又怎样决定钓棚的深度呢?例如钓点的目标位有3米深,那自然钓棚设在2米处就最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海洋中的水是会有流动的,而流动的海水是会令我们的钓组不能成一直线直落到底。所以在这情况下钓棚的深度又要因水流和夹铅的位置而改变长短,水急流时可以设至长过3米,水静无流水就在3米附近也可以。如果你要说,那不如夹重铅垂,使得鱼饵刚好在水底,那不是更理想吗?那我就会答您,如果是这样的话,鱼饵在水里就不够自然,完全失去矶钓的最大优点,不如打沉底好了。另外,为了要鱼饵可以稳定而自然地在水底漂动,就算很少很少的流水,也建议大家在以上的钓点把钓棚设到2.8米长,因为海底有高低起伏,相等于深度的钓组较容易挂在海里的礁石上。
  而钓白鱲和黄脚鱲就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两种鱲鱼是会在不同的季节追捕小鱼的,这一点可从它们的牙齿特性中得知。所以钓会追捕小鱼的鱲种,我们就要视它们的觅食习惯去决定钓棚的深度。白鱲和黄脚鱲是属于较高活性的鱼,大家可以用诱饵把它们引到离底的,不信可以试试!
  在中国的南方,四季都有不同的鱼种可钓,这也是跟较早前提及的觅食习惯有关。在夏季海面上多小鱼,而捕食者出现,从小鱼的泳层我们知道钓追捕鱼的钓棚深度;在秋天小鱼变大了。邻近的地方多了很多大的鱼,而追捕者也因变大的鱼而追到较出的海域继续觅食,所以岸钓只能钓到中型鱼;到了冬季很多鱼种都停止进食,并且游到较暖的深海去,但同时路过鱼也在这时候游进来,由于这时候水面很少有食物,所以大鱼都在海底觅食,在这时候钓棚相对也要调至靠近海底、春季略过鱼会在靠岸繁殖,所以在离岸不远的静水海底又有鱼钓,至于钓棚就不需多讲了:到了新一代小鱼出生,岸边多了很多可作食物的小鱼,追捕者又会再次游近,年年如是、生生不息。
其他文献
海钓打窝与淡水钓鱼打窝一样重要,在追求垂钓最佳效果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海钓的环境与淡水钓鱼的环境不同,海鱼与淡水鱼天生的属性不同而使得海钓打窝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与淡水钓有所不同罢了。    一、采取在上鱼后打窝的方法    如果上鱼的鱼种为鲈、梭之类喜群游觅食的个体,那就说明海里一定有鱼群在活动。而此时钓位上人手比较少,所打的钓饵不足以把鱼群留住,而且上鱼提竿时,水中鱼群周围若
期刊
品茶和钓鱼
期刊
喜欢钓鱼的人都避免不了寂寞,且钟爱钓鱼越深,寂寞的感觉就越浓。古人一句“独钓寒江雪”,已然把这种钓鱼活动中的寂寞演绎到了极致,于是乎,这千古的寂寞传延下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钓鱼文化。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寂寞就好像空气一样,几乎无孔不入。寂寞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病,像伤风感冒,而且是一种很文化的病。但寂寞的个中况味如何,似乎谁也说不清楚,也不可能向谁说个明白。因此也就有屈子“登石峦以远望兮,路渺渺之默
期刊
在巍巍的木孜塔格峰眺望南疆,放眼四周是博斯腾湖的浩瀚渺渺、巴音币鲁克草原的厂袤苍苍,巩乃斯的林海幽幽,塔里木河的波光粼粼。这是库尔勒,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陈山的故里。  公元1993年,库尔勒下完第一场雪之后,陈山决定远走他乡,南下海南岛。时光荏苒,岁月如白驹过隙十几年后,库尔勒少了一名闲时就去巴音布鲁克草原骑马放犬追逐猎物的猎手,海南岛多了一位名闻国内的全游动名将。  如今,陈山户籍海口
期刊
船外机的品牌繁多,且每一个尺寸都有很多个选择。不管这个机器以后会有什么新技术,至少在现在你只能在两冲程和四冲程里面选。下面我们就看看最适合你的又是哪些选择?  近十年来,船外机行业的趋势是四冲程出现和流行。据美国的主要几个厂家的统计,售出的新机器中70%都是四冲程。伴随着四冲程一块出现的技术是电子控制模块(ECM),可以使二冲程或者四冲程的机器燃烧更充分。二冲程的机器一般说来要更普遍些,它需要将机
期刊
炎炎夏日,并不代表海里没有鲷科鱼,只是相对而言个体比较小点,数量偏少而已。所以,在珠海的夏季,传统浮游矶钓会出现两类钓鱼群体:白天矶钓群体与夜钓群体。白天矾钓一般以主攻水面鱼(幽面、黄鱲鲳、水针等为主);夜钓鱼种相对就丰富多了。  夏季矶钓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暑,并把握好潮水见机行事,不提倡一天到晚都坚持在礁石上,否则的话会得不偿失的。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下,夏季珠海常见的鱼种:  黄立鲳:  学
期刊
如果有远方,就该让自己再次出发。南油那片海,离每一座城市都很远,离每一个海钓人的心却很近,南汕,天是钴蓝色的、海是钴蓝色的、水是钴蓝色的、风是钴蓝色、浪是钴蓝色的,连海涛的声音都是钴监色的。到了南油,人,内心的灰色会染成蓝,从内到外,一直湛蓝着。  时间:2009年6月6日~7日  地点:中国南海油田钓场  人物:中山民、富豪一海狼、阿关、阿浩、阿池、直钩、老肖、李健宏  事件:“南油八子”,驾车
期刊
新春特版
期刊
以往都是片断式的介绍全游动的钓法,这次我给大家归纳一下,并且进一步对钓组的做法作重点介绍。  海钓中一般是使用中通型浮标、带环浮标。浮标不固定在母线上,而是以鱼层为标准,在母线一定的位置上用棉线打个结。钓组就能下沉到这个位置为止,这被称为“游动钓组”(使用的浮标一般是B~3B,可以探寻一根钓竿深的鱼层是它的特征,大概能钓4米~7米左右的钓组)i还有一种是瞄准5米~15米深的鱼群的“移动钓组”。  
期刊
众所周知,钦州具有非常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流域面积在18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三条,均属桂南沿海独溶入海水系。三江皆自东北往西南流,流入钦州湾,与众多的河汊海湾构成了一个天然的优良垂钓场,因此为垂钓爱好者们提供了诸多好去处。    因为钦州濒临海边,故垂钓有咸淡水之分。置身于上游垂钓,可以钓到不受污染的淡水鱼;位于中游垂钓,既有淡的也有咸的鱼类,这些咸淡交汇处的鱼类,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