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ARS到甲型H1N1,中国疾控体系升级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6年中被改变,数百亿资金投入到疫情防控体系中,疫情信息在CDC、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之间共享
  
  6年前的那场疫情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源于中国的SARS病毒感染了世界,5327人被确定为非典或疑似患者,349人因此死亡。
  当时中国混乱的疾控体系,被认为是致使疫情失控的主要原因。在北京市人民医院—— 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感染者和健康人被圈在了一起。“我就是在那里被传上SARS的,”一位叫做罗行的非典患者说。当他因高烧不退被转移到某医院时,处于慌乱中的医生根本来不及顾及这个患者,被烧得几乎昏迷的他“在自己的排泄物中躺了好几个小时”。
  当时中国的某些官员则在花大力气隐瞒疫情。当SARS病毒在北京蔓延时,时任市长的孟学农仍宣称“可以放心来京旅游”。这名本有着大好前途的部级官员与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张文康,之后因此去职。
  “这些教训,促进了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升级。”一位医学专家表示。
  中国卫生管理体制曾长期沿用前苏联模式。这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政府大包大揽,国家和国有、集体医院承担完全责任。199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模式被引入中国,上海市率先成立了CDC——1988年,甲肝大流行感染了30万上海人。而2003年,上海的SARS感染者只有几例。
  2000年,卫生部肯定了这个模式,并从省到县先后成立CDC。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全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公共卫生检测和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还包括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养。
  但中国人“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在SARS之前,从未得到改变。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曾对媒体表示:“一个省长跟我说,SARS以前我们就不知道CDC是个什么单位,之后才知道这个单位是干什么的,是值得重视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003年底开始,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中心城市之外,重点是改造中西部省市县三级传染病医院和紧急救援中心。这次总投资达到了114亿元,共支持2306个项目建设,3年完成。
  2003~2005年,中央财政又安排了公共卫生专项资金92亿元,用于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06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被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安排公共卫生专项资金51亿元。
  在巨资的保障下,2006年底,卫生部宣布中国疾病防控体系“基本建成”,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国95%的县和70%的乡镇医疗机构,报告速度由过去的近1周提高到现在的0.8天。”日前,全国政协委员、CDC首席专家邵一鸣说,“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已经建成了领先世界的疫情直报系统。”
  这套系统保证了传染病信息的快速传递,包括狂犬病、麻疹、破伤风、甲肝等37种法定传染病。
  中国疫情报告的传统模式是: 医生诊断传染病例后,填写纸质的传染病报告卡片,交医院保健科。保健科通过邮局邮寄到所在区县卫生防疫站。区县卫生防疫站审核汇总,上报到地市卫生防疫站。地市卫生防疫站统计汇总,每旬一次上报到省级卫生防疫站。省级卫生防疫站再统计汇总,每月一次上报到卫生部——从医院发现传染病例,到县卫生防疫站收到疫情报告,平均就要5天时间。
  2002年,国家曾投入两亿元建设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建设起了疾控系统疫情传递计算机网络。但系统传递的,仍只是病例数字。应对SARS时,卫生部紧急启动医院直接上网报告SARS病例及其疑似病例机制,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具体病人的完整情况,并指导其密切接触者的追访工作。SARS过后,卫生部快速规划建设全国“网络直报系统”,2004年1月投入运行。
  中国官方也正在努力把通报的结果及时向民众公布。2003年5月9日——SARS恐慌达到顶点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2009年满一岁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则规定:公开范围的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信息及时的公开对全社会来防控疾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北京佑安医院院长助理、新闻发言人金荣华说,“首先,把你知道的东西科学地客观地公开地告诉大家,大家不会因为谣言和其他的误传而恐慌到极点;第二,把这些告诉大家,有风险沟通的味道。”
  事实也证明,此次虽然在五一期间公布了甲型H1N1疫情,但并未造成民众生活的异常。
  作为北京最大的传染病医院的有关负责人,金荣华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对传染病医院投入的增加。这个医院的门诊大楼和呼吸科大楼——包括设备,总投资超过了4亿。同样,10个亿的资金,被用于北京另一家传染病医院——地坛医院的建设,在这个医院里,常备2万套防护服、2万副口罩。
  理想的模式是,疫情信息在CDC、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之间充分共享——前者是预防,后两者是救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说,应该在三者之间建立一个行动指南,面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最快速度作出反应”。他还表示:“在这个整体的防控网络里,前期的预防和快速反应以CDC为主,后期的治疗由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主要承担。”
  要建立三位一体的防控网络,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认为:人才缺失是目前的最大问题——一线人员技术能力弱,中枢机构领军人才储备不足。此前邵一鸣曾指出,经费不足也是问题之一,全国疾控体系人员工资的1/2、工作经费的1/3,都要靠做与公共卫生无关的服务来弥补。即便是国家疾控中心也存在这个问题。截至2008年年底,拥有近2000名职工的国家CDC的人员经费赤字已达9900多万元。
  而资金问题或许在最近会有所好转——国家总理温家宝在有关会议上部署,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疫情的保障防控工作。
  目前,中国疾控体系的进步已经被国际初步认可。2009年5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总体来说,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方面的工作是做得很好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具备了从SARS和禽流感这些病毒爆发当中取得的既往经验,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正確的选择。”
其他文献
国王和红衣主教可以各安一方,但是国王手下的火枪手和教会的禁卫军之间却难免争斗,所不同的是,这次,总理和总统会警告自己的亲信不得越雷池半步    2008年5月7日注定将在俄罗斯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12时整,伴随着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塔楼自鸣钟的第一声轰鸣,身穿深色西装、系浅灰色领带的梅德韦杰夫信步踏着红地毯,穿过大克里姆林宫的格奥尔基大厅、亚历山大大厅进入安德烈大厅。总统普京、宪法法院院长佐尔
十多部地方法规规章限制北京新市民民生权利,导致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或存隐忧,律师学者联名上书,力促新北京人获享市民待遇    在北京,苏琪生活了8年,她是一名电脑程序员。  每一次打电话回家,亲戚都会羡慕地说:“妮子啊,你现在是北京人,不简单啊。”  苏琪便会呵呵笑两声,让对方感到自己的谦虚。其实,她知道,这完全是自嘲。  苏琪只是所谓的600万“北京新市民”中的普通一员。他们远离故乡,在北京长期工
一場被称为世纪骗局的政治事件,折射出台湾“金援外交”的末路    “世上再没有比民进党当局更丢脸的执政者了。在位的最后20天,他们都无法平静捱过。”台北的自由撰稿人林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5月2日,林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幕: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神情肃穆地说,“中华民国”被两个“叛徒”以协办“建交”为名诈骗了高达10亿元新台币。    官方提供“受骗”版本    按照台湾“外交部长”黄
已经度过紧缺期的中国教育,在民生为本的时代,2008年无疑将继续推进教育的公平性    在友谊商店里盘桓了半天后,王明新一指店东角陈列的海尔对开门冰箱:要了。帆布包里裹着的一卷新钞露了出来。  这是寒假后的第二天,尽管年终奖刚拿到,对于年过半百的王明新,甚至对位于甘肃省徽县永宁镇来说,这样的冰箱仍然是一种奢侈品。何况,冬天冰箱并不太用得上。  不过,“迟早是要买的”,王明新说。更实际的意义在于:过
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有张著名的照片: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脸自我沉醉地怀抱着两瓶酒走在回家的路上。數十年前,布列松也曾数度到过中国,如果他深入到小街里巷中,就会发现,类似的情景其实俯拾皆是。年纪在30岁以上的中国人,大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晃荡着一只撕掉了所有商标纸的玻璃瓶,拖着极不情愿的步子,踢踢踏踏走到家附近的杂货铺里买酱油。回来的时候,则会吮着流溢到手指上的酱油,以此打发一路上的无聊时光。  
公益组织与相关部委之间缺乏制度性联系渠道,是游说活动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表达想法,就得不停呐喊。”2月底,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通过向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供议案的方式,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呐喊”。  信力建的建议之一是,义务教育经费应由中央统一转移支付,覆盖所有的中小学教育机构,其中民办中小学也应享受相应的学杂费补贴。在过去的10年,信力建在广东开办的30多所学校,已经陆续倒闭了三分之
随着中国人均GDP的稳步提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度同步提升。与此同时,社会、法律、伦理等众多领域的交叉,使得这一问题的立法格外复杂      1985年8月,卫生部指示四川、湖南两省卫生厅派出5人专家小组,起草《精神卫生法》。  24年后,受到SARS、禽流感、食品安全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精神卫生法》的出台仍然提不上议事日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黄悦勤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7年以来,民办教育界普遍自喻“已经遭受到了5次大规模的冲击”    “民办教育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柴纯青开门见山。  这一天,是2009年5月15日,“如何振兴中国民办教育”研讨会正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大厦三楼会议室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以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已经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专题
想想我这亲戚的孩子,想想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在各个兴衰混乱时期的榜样,可以说是无穷无尽,难道在他们的书本里就没有一位人格的典范,在他们心理的危难之时,从他们的心灵深处挺身而出?  我有一个亲戚的小孩,15岁,一个多月前开始在夜里两三点钟时出走,亲戚只好在后面紧跟。几天前,他将这孩子送到脑科医院检查,经初步诊断有神经分裂的可能。两口子大吃一惊的同时,也心惊胆寒。  说来话长,这孩子小时候并不生活在父母
如果萨特不抽烟,他会写出那么多激昂、思辨的文字吗?这场席卷法国的禁烟风暴,会否改变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1月2日早晨8点,克里斯多夫打开“里昂终点站”咖啡馆的大门。这一天看上去和往常没什么不同。桌上的烟灰缸里还残留着昨晚顾客留下的烟蒂,克里斯多夫把烟灰缸一一收起放进了里屋,然后把一张“严禁吸烟”的标志贴在了咖啡馆的门玻璃上。   有这样经历的不是“里昂终点站”一家。从这一天起,“禁止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