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

来源 :首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HPLC法测定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用C18柱,以甲醇一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1.56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再加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8~4.0,即得)(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流速1.0ml/min。结果咖啡酸在0.1954μg~0.5862μg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53%。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蒲公英颗粒的质量。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affeic acid in dandelion granules by HPLC. Method using C18 column, methanol-phosphate buffer (take 1.56g of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dd water to dissolve into 1000ml, add 1%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to adjust the pH to 3.8-4.0, that is) (25:75) Mobile phase, detection wavelength 323 nm, flow rate 1.0 ml/min. Results The caffeic acid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r=0.9998) between 0.1954 μg and 0.5862 μg.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102.53%.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dandelion particles.
其他文献
  江苏省盐城市于1997-2000年被卫生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社区医疗保障实验”合作项目的实验基地。几年来,通过基线调查,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方案及配套政策,建立社区卫
一、输出检疫的目的世界各国为了保障本国农业生产的安全,防止病虫害随植物从外国侵入,对植物输出国提出种种检疫上的要求。这些要求,根据国际植物防疫条约(1951年)的规定,
稻负泥虫Oulema oryjae(Kuway—ama)是江西早稻秧田及本田期常见的食叶性甲虫。为了探讨江西负泥虫寄生天敌种类,笔者于1985年5—6月在江西的南昌、铅山、万载等地进行了初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urt Rostow)是我区蔬菜生产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延长了病菌侵染时间,使之更为严重。自19
1月23日财政部以(85)财税字19号文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做好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集工作。通知重申,
将四川各地小麦白粉菌群体中代表主要毒力基因型(v_1,v_5)的10个菌株,分别接种在25个小麦品种上,考察苗期的相互作用,并在田间病圃对各品种成株期的发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
传统的农药筛选研究,首先是合成一大批化合物,在温室和田间进行一系列杀虫、杀菌和除草的生物活性试验,然后对药效明显者再进行剂型加工、田间放大试验、毒性、代谢与残留,
近些年来,兰州市的蔬菜生产,随着栽培方式的改变及籽种的广泛交流,病害发生种类多,蔬菜受害也较重。为了查清病害种类及病原归属,为今后菜病流行规律、抗病育种以及制订综合
以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的雌成蚧和若蚧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了两种虫态的最适抽样部位;根据二阶抽样理论,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叶—树配额以及叶
目前,控制和消灭烟草甲虫的新方法正在不断采用,在 B.A.T.Cigarettenfabriken GmbH 工作的研究人员也不例外。在使用甲虫本身所特有的吸引剂——性激素原则的基础上,他们研